干城连忙起身向神秘女子行礼告辞,与几位官差前往京兆府。到了京兆府干城才算清楚,原来今日强行收税的泼皮无赖是兄弟四人,分别是赖大、赖二、赖三、赖四,所以市井之中都称他们抢钱的行径为“赖氏大税”。四兄弟也不知是受何人指使一味攀诬干城。堂下的百姓虽然群情激奋,但京兆府知府就是置若罔闻。
干城见状直接向京兆府知府拱手道:“大人,下官有证人可以证明今日之事。”说罢便从怀中掏出神秘女子交给他的锦囊。京兆府知府知道干城是天子外甥,这赖氏兄弟背后也有权贵撑腰,本来就想等他们几人闹够了当个和事老。不过知府看到锦囊也有几分好奇,于是让衙役接过来。知府打开锦囊只见一块玉牌,当他看清玉牌上的字时顿时惊慌失措,手中的玉牌仿佛长了腿一般,不断在知府大人的手上跳跃。好不容易知府稳定了情绪,颤抖着收好玉牌亲自走到干城面前,双手将锦囊奉还干城。毕恭毕敬的说道:“萧大人既然有证人作证,还请回家吧。”
干城彻底懵逼,问道:“不用请锦囊主人来问话了吗?”
知府连连摆手说道:“不敢、不敢。是本官一时糊涂,听信了赖氏兄弟的胡言,这才请萧大人到衙门对质。既然有贵人为萧大人作证,那么事情都已经明了。”
干城谢过知府,转身出了衙门,心中兀自纳闷。在场的百姓和衙役也看得瞠目结舌,天子外甥果然非同寻常,小小一个锦囊就把知府吓得魂不附体。旋即知府升堂就坐,喝令将赖氏四兄弟关入大牢之中。
干城从京兆府独自回家的路上打定主意,决不能告诉德音今日邂逅神秘女子的事,省得她又吃醋。熟料回到家中刚更完衣,德音就拿着干城的外袍一通猛嗅。然后皱着眉问道:“你今日和你那几位酒肉朋友吃完饭都去了哪里?”
干城连忙满脸谄媚的笑道:“我今日就是和几位同僚出去吃了顿饭,哪里也没去。”
德音抱着干城的衣服又问道:“你这顿饭吃的够长的,怕不是将酒家的盘子都吃光了?”
干城尴尬的笑了笑说道:“酒逢知己千杯醉,不过是与诸位同僚多吃几杯而已。又有几个喝醉的,我们几个怕他们喝多了摔倒在半路上,就把他们都送回了家,这才回来晚了。还请娘子不要多疑。”
德音又问道:“这倒是奇了,你们这是吃得什么好酒,竟然如此忘情?怕不是吃的花酒吧。”
干城犹如五雷轰顶,连忙从榻跳起来摆手说道:“娘子,我们就是几个大老爷们一起吃酒,断然没有叫那些不干净的女子相陪。”
德音笑道:“还说没吃,这袍子上的小四和香的香味是哪里来的?”
干城顿时傻眼,他哪里知道德音早就会做小四和香,只是有了孩子以后顾不上而已。德音看着一脸惊恐的干城,得意的训斥道:“你们几个臭男人也真是小气,要吃花酒就大胆的吃,何必找一些便宜货色?这些陪酒的狐媚子就用这些果皮荔枝壳来勾引你们?你们几个真是丢朝廷的脸。”
干城赶紧搀扶着德音坐下,陪着笑脸说道:“娘子,你真是冤枉我了。事情不是像你想的那样。”干城这才将今日街上遇到赖氏兄弟行凶,自己出手相助,又有神秘高贵女子施以援手,这才摆脱麻烦的事情说了一遍。
郑德音听后也甚为吃惊,惊叹道:“这还有王法吗?在天子脚下,朝廷颁布的《商税则例》竟如同废纸一般!几个泼皮无赖都敢藐视有司,欺凌商户!”
干城陪着笑脸说道:“谁说不是呢。若没那个锦囊,为夫现在都出不了京兆府。”
德音顺着干城的外袍摸索一番,找到了那个锦囊,打开一看也是十分吃惊。里面是一块玉质的牙牌,只见这牙牌上端刻着龙纹,正面刻着“蓬莱宫主人”五个字。背面刻着牙牌不许外借、遗失、伪造、改写、交换等规定。德音和干城面面相觑,原来这是一块出入皇宫的牙牌。有点类似于当代的门禁卡。而这牙牌的主人竟是一宫之主。要知道嫔妃以下等级的侍妾是没有资格独享一座寝宫的,都是几人挤在一间小房中居住。由此看来这牙牌主人的品级可不是一般的高。
干城惊讶的问道:“难道这是后宫嫔妃的牙牌?”
德音弹了干城的脑门一下,说道:“想什么呢?呆子。后宫的嫔妃岂能出宫?这八成是皇帝最小的妹妹蓬莱公主的牙牌。”德音这次到没有醋意大发,毕竟人家是对自己夫君施以援手,又没有挑逗的地方。现在的德音可不是刚入京时什么都不摸门的土财主。进京一年多来她已是京城太太圈里的重要会员,毕竟她一没靠老公,二没靠儿子,全凭自己挣的爵位,所以走到哪里都自带光环。更兼德音财务独立,不但有职分田,还有军功田,更有娘家带来的茶庄,所以出手阔绰结交了不少京中贵妇。皇家的嫔妃、公主、郡主的八卦消息对于她来说早就烂熟于心。所以今天她一下就猜出了牙牌主人。
干城听后点了点头,说道:“今日得贵人相助这才免去许多麻烦。”
德音又嘱咐道:“你明日一定悄悄将牙牌交与蒲尚书,免得别人说公主的闲话。”
干城连忙答应。德音又将蓬莱公主如何被骗婚,皇帝如何疼爱蓬莱
公主的事和干城说了一番,这才熄灯就寝。
转天一早干城快马加鞭冲向兵部,恨不得早点将蓬莱公主的牙牌交给蒲尚书。熟料一到门口就看到一群职方司和武选司的官员簇拥着蒲尚书和两位侍郎。干城的好友钟伯笑嘻嘻一把拽住干城说道:“来得正好,今日几位大人要去京郊阅兵。你就跟我走吧。”说话间衮衮诸公就出了城。今天参阅的部队有左金吾卫、右金吾卫、飞熊卫、雄武卫和宣武卫共计五卫两万五千余将士。阅兵现场军容严整、行伍整齐,一片车麟麟,马萧萧的肃杀之气。干城看后也不禁暗暗赞叹,要说军阵严整不一定代表真实的战斗力,但军阵不严整的军队战斗力肯定是不行。大晏建立近五十年,上万人的大规模战斗已经十分罕见,但从阅兵来看,京军主力部队的士气依然高涨,装备也都保养到位,战马的数量和质量也保持的比较好。阅兵后,又有部分部队被拉出来展示步射、骑射、拳法、火器以及其他种类兵器的操练,一看便知这些部队平日训练有素。很多人认为军队必须在实战中提升战力,但实际上若无平时充分的训练和保障,部队拉上战场一打就散。所以金川伯一直跟干城说:“练兵重于用兵。”
整个阅兵持续了大约三个时辰,到了中午算是正式结束。干城知道蒲尚书是个工作狂,八成要赶回部里办公。所以干城打马扬鞭就要赶到部里交牙牌。熟料刚到大营门口就被一位正四品服色的武官给截住。原来此人是刚才参阅的宣武卫佥事郭南相。干城一脸懵逼,心想我如何认识这位佥事大人,便仔细打量起对方。只见这郭南相倒是一表人才,只见他浓眉大眼,鼻直口阔,一尺长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