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琛目光如炬,冷冷地扫视着眼前这群人,沉声道:“我乃中书令孟令琛,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敢对公主无礼,莫不是想犯下欺君之罪?”
那群人听闻“中书令”三字,顿时脸色煞白,为首之人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心中暗自叫苦,没想到今日冲撞的竟是朝中要员和金枝玉叶。
秦云乔见孟令琛赶来,原本紧绷的神情瞬间放松,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柔声道:“孟大人,你来啦,可算解了我的困局。”
孟令琛微微欠身,恭敬道:“公主受惊了,臣来迟一步。”
说罢,他转身对着那群人,厉声喝道:“还不速速退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实招来,若有半句假话,休怪我动用国法严惩!”
在孟令琛的威慑下,那群人哆哆嗦嗦地交代起来。
原来是当地一些商户,不满新的商业改革政策,听闻七公主出行,便想拦住她,求她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撤销部分改革条款。
孟令琛听完,脸色愈发阴沉,心中暗自思量:改革才初见成效,这些人就按捺不住,妄图破坏,若是轻易妥协,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处理完此事,孟令琛护送秦云乔回宫。
一路上,秋风瑟瑟,街边的树枝随风摇曳,落叶飘零。
秦云乔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轻声说道:“孟大人,这改革之路,果真是步步艰难,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各方不满。”
孟令琛跟在马车旁,神色凝重,拱手应道:“公主所言极是。但改革乃大势所趋,关乎国家兴衰、百姓福祉,哪怕千难万险,臣也定当坚守,不负陛下和公主的信任。”
回到宫中,秦云乔径直前往御书房,将此事告知秦易珩。
秦易珩听完,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都晃动起来,怒声道:“这些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威胁公主!改革之事,朕心意已决,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
此时,孟令琛也来到御书房外,求见陛下。
太监通报后,孟令琛稳步走进书房,行礼道:“陛下,臣孟令琛求见。”
秦易珩看着孟令琛,神色稍缓,说道:“孟爱卿,此事你怎么看?”
孟令琛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此次事件虽只是个别商户所为,但也反映出改革在推行过程中,对政策的宣贯还不够到位。百姓们对改革的长远意义理解不足,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蛊惑。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改革政策的宣传,让百姓真正明白改革是为了他们的利益。”
秦易珩微微点头,认可道:“孟爱卿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让百姓们心服口服。”
孟令琛领命退下,心中暗自思索着宣传之策。
回到府中,他召集幕僚,商议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在京城及各地州县设立“改革宣讲所”,选派熟知改革政策、能言善道的官员前去讲解。
几日后,京城的“改革宣讲所”正式开张。
孟令琛亲自前往,只见宣讲所前人山人海,百姓们都带着好奇与疑惑的神情赶来。
孟令琛站在台上,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地说道:“乡亲们,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给大家详细讲讲咱们朝廷推行的改革政策。这改革,不是为了为难大家,而是为了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商业改革、赋税改革等措施的好处,还列举了许多实际的例子。
台下的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交头接耳,讨论着改革带来的变化。
就在改革宣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孟令琛面前。
由于改革中鼓励农桑,许多农户扩大了种植面积,导致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销售渠道却成了问题,大量农产品积压,农户们心急如焚。
孟令琛得知此事后,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苦思对策。
他深知,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农户们的利益受损,还会影响他们对改革的信心。
管家见孟令琛愁眉不展,端来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大人,先喝口茶,缓缓神。”
孟令琛接过茶,却无心品尝,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立刻起身,吩咐管家准备马车,前往户部尚书周大人府上。
到了周府,孟令琛见到周尚书,开门见山地说道:“周尚书,此次前来,是为了农产品滞销一事。我有个想法,不知周尚书意下如何。”
周尚书连忙请孟令琛坐下,微笑道:“孟中书客气了,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孟令琛说道:“我想咱们可以在各地设立官办的‘农产品交易行’,由朝廷出面,统一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再销往各地。这样既能解决农户的销售难题,又能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
周尚书听完,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妙啊,孟中书果然深谋远虑!只是这设立交易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不知从何筹备?”
孟令琛沉思片刻,说道:“资金方面,可先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再鼓励商贾出资入股,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人力嘛,可从各地衙门抽调人手,加以培训。”
周尚书点头表示赞同,两人又详细商议了一些细节,便决定联名上书,向陛下奏明此事。
秦易珩看完奏章,十分满意,当即批准了这个方案。
在孟令琛和周尚书的共同努力下,各地的“农产品交易行”迅速建立起来。
农户们的农产品有了销路,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对改革的支持也更加坚定。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他们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在勾结朝中部分官员,试图对孟令琛下手。
一日,孟令琛在朝堂上提出一项新的土地改革政策,旨在限制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将多余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此政策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与世家大族关系密切的官员开始跳出来反对,言辞激烈。
孟令琛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一一反驳,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但那些反对者却不肯罢休,甚至开始对孟令琛进行人身攻击,指责他独断专行,妄图扰乱朝纲。
孟令琛心中暗自冷笑,他深知这些人是受了世家大族的指使,故意来搅局的。
他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秦易珩,只见陛下神色凝重,陷入沉思。
孟令琛知道,此时不能慌乱,必须稳住阵脚。
他拱手向秦易珩说道:“陛下,改革之路,本就艰难,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臣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还望陛下明察。”
秦易珩微微点头,说道:“孟爱卿的忠心,朕自然知晓。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斟酌一番。退朝吧。”
退朝后,孟令琛回到府中,心中却依然忐忑不安。
他知道,这场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夜晚,明月高悬,月光洒在孟令琛的书房中。
他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想起了陛下的信任,想起了百姓们期待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不能放弃改革。
就在孟令琛沉思之际,管家匆匆走进书房,神色慌张地说道:“大人,不好了,外面有传言说您收受商贾贿赂,才会推行这些改革政策,如今已经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了!”
孟令琛闻言,脸色骤变,心中大怒:“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造谣,想败坏我的名声,阻碍改革!”
他深知,这是世家大族的又一阴招,企图用舆论来压垮他。
孟令琛沉思片刻,冷静地对管家说道:“此事不可慌乱。你立刻派人去调查,看看这谣言是从何处传出,又是何人在背后推动。我自有应对之策。”
管家领命而去。
孟令琛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了一封奏章,详细说明了改革的意义和自己的立场,并请求陛下彻查谣言一事,还自己一个清白。
第二日,孟令琛上朝,将奏章呈给秦易珩。
秦易珩看完奏章,脸色阴沉,说道:“竟有此事!孟爱卿,你放心,朕定会彻查此事,还你一个公道。若真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朕绝不轻饶!”
孟令琛跪地谢恩。
在秦易珩的命令下,大理寺迅速展开调查。
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谣言是由几个与世家大族勾结的市井无赖传出,背后的主使正是朝中一位与世家大族关系密切的官员。
秦易珩得知真相后,雷霆震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