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叫五皇子妃不见了?”萧胤彦不可置信地听着护卫的禀报,身子猛地一晃。
“属下等未能保护好皇子妃,罪该万死!”护卫将铁槛寺发生的事一一禀明,低着头痛声认罪。
“就这样消失了?毫无踪迹?”听着护卫的回话,萧胤彦浑身血液一凉,悔恨恐惧让他连连后退,差点跌坐地上。
“殿下!”身边的人赶紧来扶。
“快!马上派人去找,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皇子妃给本殿下找回来!”萧胤彦一把抚开众人,随即拔脚欲向殿外奔去。
“站住!不准走!”身后,一道尖利的声音疾声传来,是他的母妃蔡贵妃闻声赶来。
“母妃,卿儿她,被人劫走了!儿臣就不应该让她一个人去铁槛寺。”萧胤彦回望自己的母妃,脸上尽是焦急之色。
之前李卿和他商量,可否全程陪着白兰送完白老将军最后一程时,萧胤彦想的是,如果二皇子选在那日动手,远离皇城的铁槛寺会更安全,所以他才答应。可现在,他还是让她陷入险境了......
“所以你就抛下母妃,留下这堆乱局,抽身而去?”蔡贵妃端着被包扎的严严实实的左手,上前一步质问萧胤彦。
“求母妃让儿臣去吧,儿臣必须把卿儿找回来。这是个局啊,定是叛军的手笔,他们是冲着儿臣来的,儿臣不能让卿儿替儿臣受过。”萧胤彦后退一步,跪下求着自己的母妃。
“你不要跪我!你既已知道这是个局,还要冲进去?”蔡贵妃亦后退一步,右手指着萧胤彦痛斥道:“母妃,还有这大明殿、内廷、宫内宫外无数流血牺牲的将士们受不起你这跪拜!”
“母妃!”萧胤彦跪着上前。
“你难道还不明白,你父皇早就看透我们和二皇子、恒王的伎俩。他之所以坐山观虎斗,就是因为只有强者才配入他的眼。现在叛乱虽平,但宫内宫外还有大堆事等着你去做。此时若你为了儿女情长弃你父皇而去,我们所作的一切就都白费了!难道你要今夜那些伤亡的将士们鲜血白流吗?你父皇,可不止你和二皇子这两个儿子!”
“母妃,儿臣......”萧胤彦满脸痛苦,他如何不知,可......
“进去吧,你父皇今夜受了惊吓,太医说甚是凶险,你为臣为子,该尽尽孝道。”蔡贵妃见萧胤彦没了之前的决绝,终于松了一口气:“李卿那儿,母妃会命你舅舅加派人手去找,放心,定会找到的。”蔡贵妃看了眼失魂落魄的儿子,终是转身回了后宫。
他的儿子她知道,孰轻孰重,她相信他不会犯糊涂。
萧胤彦立在原地,视线已一片模糊,两行清泪从闭着的眼下滑落,混着浓郁的血气,将萧胤彦的嘴染得苦涩。“卿儿,我该怎么办,今夜我不能去找你,你会体谅我的,对吗?”
再睁开眼,萧胤彦眼中已是一片腥红,望着大明殿威严却令人心寒的殿门,他终是起身大步踏了进去。
圣熙二十三秋,大周仁圣文武皇帝病重,病榻之上,立五皇子萧胤彦为太子。翌日又降旨,贬二皇子为庶人,举家发配北部严寒之地,有生之年不得回皇城。
霜降时节,寒风冷雨吹落满地枯黄。皇帝病重的身体一日拖着一日,终于在一个湿冷寒凉的夜晚,在只有三日就迎来五十岁寿辰之际,撒手人寰。
皇帝驾崩了!四十五道沉重的钟声从宫墙内传出,响遍了整个皇城。一时间,朝野悲嚎,全城恸哭,哀悼之声响彻天际。
太子萧胤彦灵前继位,主丧礼,在二十七天隆重丧仪过后,尊蔡贵妃为太后,册封各宫太妃,在满朝文武拥护下祭天地,择吉时,行登基大典,正式成为王朝最高权力的新任继承者。
登基大典前,所有人众星捧月般围着新皇萧胤彦做着最后的准备,蔡太后更是亲自来盯着,不容许出一丁点差错。
“太后娘娘!”蔡太后身边的老奴方嬷嬷来到其身边,低声向她禀告着什么。
“知道了。把人先拦下来,有什么事等登基大典结束后再说。”蔡太后摆摆手,方嬷嬷得令立刻恭敬退下。
“母后。”一切准备妥当,萧胤彦来到蔡太后跟前。
凝望着朝自己走来,器宇轩昂、贵气天成的儿子,蔡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走吧!”
崇政殿,文武百官列队而立,敛气屏声地等候着新皇的到来。
萧胤彦也终于来到殿门前,他脚步稍顿,抬眼仔细看了看崇政殿耀眼夺目的牌匾,端端正正的楷体苍劲有力,犹如神龙向他飞驰而来,激起了全身上下咆哮欲出的血液。
角落处,一袭黑衣与金碧辉煌的大殿如此格格不入。萧胤彦望了眼欲言又止的空音客,双目微闭。
收拾好心绪,再睁眼,精光四射,浑身气度如换了个人般。
卿儿,等我,天涯海角,我定将你找回来。
隆重的登基仪式,奢华的庆祝宴,持续到了晚上。声声不绝于耳的祝唱中,萧胤彦接受着群臣的匍匐跪拜,心却好似缺了一大块。终于酒终人散,醉意熏熏的萧胤彦被人抬着护送回了大明殿。
“哟,瞧瞧我们的新皇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