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雪落红楼万芳春 两面金黄

15. 第八回上 薄命人偏有伤心事

小说:

雪落红楼万芳春

作者:

两面金黄

分类:

穿越架空

如海道:“第一件,便是打点小姐上京所需的物事、人等。此番虽是去外祖家,但幼女来奔,上下人等人多嘴杂,评头论足之事亦不可免。玉儿心思重,难免要受委屈,此事务要用些心,要办得妥当。”

秦铮家的立即答应道:“老爷放心,自从得了老爷的信儿,给京里的礼物等物事就已开始准备,前日均已备齐,只等老爷过目;至于跟小姐去的人,少了不成话,多了又显得我们不尊重,我已先拟了几个可靠的人,晚些再请小姐亲自酌定。”

这番答话十分妥帖周到。

如海拈须颔首,又向陶兴道:“第二件,等小姐启程之后,府里又更冷清了,用不了那许多人伺候,人闲难免生乱,你取那花名册一一问去,有意离开另谋前程的,只管赏了银子放他们出去,连身契也一并发还。”

陶兴在怀中取出一份名册来,查了几页,回道:“外头庄子上的人不算,府内现有总管房、账房、买办房、库房、厨房、茶房、药房、车马房、针线房、浆洗房、门房等共五十三人,另澹怀堂、三宜阁并两个姨奶奶房里的丫头、老奶奶共二十一人,归总是七十四人。跟其他府上相比,这实在已不算是人多。之前见老爷有想裁减人口的意思,咱们便已停了府里的人口采买。这当儿要放人出去,咱们也得给下人分说明白,这是老爷心慈开恩,并不是府上开支不起。小的斗胆说一句,若家里的下人太少了,终究不像,小的计算过——各办事房酌情减些人口,留上四十五人足矣,各样事准保能照管到;各房的丫头嬷嬷,留一十五人,又减了人,又不至于委屈了主子。这样归总六十人,总共裁减一十四人。小的们之前揣摩老爷的意思,已先探过下人们的口风,大家感念主家的好,倒有大半不愿出去的,这当儿既然得了老爷的准信儿,我再细细筛一遍,哪怕府里用不上,外面庄子上还缺人呢,放了他们出去,两边都便宜。”

如海点头道:“甚是周详,就这样办。”陶、秦二人便即退下。

这边黛玉回房,向秦雪细说了近日将要启程之事,忍不住又落一回泪。

黛玉心中虽是难舍,却也不忍拂逆父亲的意思,便吩咐雪雁等收拾四季衣服和惯用的物事等,预备北上。

众丫鬟答应着,雪雁却有些神思不属的样子。

众人正仔细检点着物事,莲薏进来回说秦管家来见,黛玉忙让请进来。

秦铮家的正是刚从林如海处来,她见黛玉虽是强打精神迎着自己,面容却难掩戚色、双目微微红肿,一望便知是才痛哭了一场。

想这由自己从小儿看着长大的女孩儿即将北上远行,秦管家心内也是不忍。

她不知如何出言安慰,却把千言万语哽在喉头,一时倒未能开口。

待迎上黛玉询问的目光,秦管家定了定神,方道:“老爷吩咐我安排随您上京去的人。我心中想了几个人,拟了个单子,来请小姐的示下。”说着取出一页纸来。

黛玉并未接那纸页,沉吟片刻,道:“让秦嫂子费心了,我看也不必带什么人,这一程我只带小雪雁去便是。”

秦管家有些讶异,忙问:“依小姐的意思,是只带一个丫头去么?”

黛玉点点头,叹道:“雪雁、莲薏她们几个服侍了我这几年,我这里样样事俱是极遂心的。只是她们家中如今还有爹娘、姊妹、弟兄等人,纵使不在咱们家里做事,也都在姑苏维扬左近。若叫她们随我上京去,山高水远,骨肉分离,不知何时才能得见,我实在不忍的;还有王嬷嬷,她一向里最疼我,辛苦了这些年,好容易捱到这个年纪、能享享福了,我怎能再让她晚年辗转异乡、舟车劳顿?如此想着,只叫她们留下罢。只是这里一应服侍我的人,还要托付秦管家为她们安排好之后的事,我上京后,家里万万不可薄待了她们。”

秦铮家的尚未答话,只听后面一阵衣服悉索之声,原来是王嬷嬷匆匆忙忙地从屏风后转出来。

她手上拿着一件黛玉的春季衣裳,还不及放下,想是正在里间同丫头们一起开箱子收拾衣服。

王嬷嬷径直往屋中一跪,淌下泪来,道:“我不该偷听姐儿与秦管家的说话,但有些话我不得不说。”

黛玉忙要相扶,道:“嬷嬷快请起。”

王嬷嬷摇摇头,流泪道:“姐儿答应了我,我才起。我总同人说,咱们的小姐一定是神仙菩萨托生的,这才有这样的人品和好心肠,这样为我们做下人的着想。但您也得为自个儿想一想呐——世家贵人家的规矩大,谁家的小姐没有几个老嬷嬷跟着呢。若单您没有,到那边府里,必定又要另指几个不相熟的来。谁不知道那些老妈子!仗着奶过哥儿姐儿,都是家常作威作福惯了的。小姐别怨我将话说得直,小姐虽是那家里嫡亲的外孙女儿,究竟是外来的,她们心里更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了!索性我家里已经没别人了,就是光身子一个,再干净省事不过,我愿意跟着小姐上京里去,有我在,一定不让旁人欺负了小姐去。”

这王嬷嬷真正是个苦命人。

她父母早亡,嫁了人却又青年早寡,也没生儿子。

她虽能干,婆婆却百般瞧她不上,人前人后说她是个克夫相、扫把星。

因为嫌家里多一个人吃饭,婆婆竟做主将她卖给邻村一个丧妻的猎户做媳妇。

王嬷嬷当然不从,但被婆婆请来的几个粗壮婆娘硬是绑上了花轿。

待到了猎户家里,她虽然抵抗,但一个女人家又如何拧得过男人,更遑论是个每日上山、打熬得十分健壮的猎户。

这故事倒有几分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可见天底下苦命人的故事也是相似的。

万幸那猎户倒是个老实人,虽不善言辞,待人却妥帖。

他不肯捆绑王嬷嬷的手脚,也不肯强迫她。

王嬷嬷不肯吃饭,也不说话,猎户便也不理她,只是将饭菜按时做了摆在她跟前,待凉了再撤下,只慢慢地等她转圜。

猎户这样的水磨工夫倒真将王嬷嬷的心慢慢地磨软了,她终于想通,原本的婆家如此待她,究竟也是无可怀念的了,自己当然可以一死了之,但是死了又怎样,既惩罚不了婆婆,也换不回曾经的丈夫。

倒坑害了这一个老实的猎户。

她心里打定了主意,便同猎户两个人踏踏实实过起日子来。

两人隔年生了一个儿子、过两年又生了一个小女儿。

王嬷嬷爱这个女儿如珍宝一般,只可惜这孩子长到六岁时便夭折了,叫猎户两口子着实伤心了一回。

王嬷嬷从不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