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想好了,只去工部。
沈浩语气铿锵,眼神坚定。
此刻的朝堂,因为沈浩的话安静到落针可闻。
而沈浩,他早就做好决定,必须要去工部。
想要让自己心中的科学院组建起来,单靠他自己,可不够。
没有众志成城,估计他这辈子到死,都难搓出来个蒸汽机。
所以,去工部,他势在必行。
在场所有大臣大气都不敢喘。
沈浩也太刚了,居然还要去工部。
此时连赵如风都频频给沈浩使眼色,让沈浩先别说了。
宣德帝气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辛苦培养沈浩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希望沈浩能在朝堂上站稳,以后还能辅佐下一任皇帝。
可沈浩居然自毁前程去工部,简直是不思进取,有负皇恩。
相对于宣德帝的生气。
一旁的工部尚书薛礼却很激动。
刚才他眼看众多大臣抢夺沈浩,他也想沈浩来工部。
可。
抢人的里面可是有赵侍中,严首辅,齐国公这些国之脊柱。
他一个工部尚书,有什么资格在这些大佬面前抢人。
所以薛礼到最后都忍住没开口。
他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断送沈浩仕途。
谁想到。
沈浩会主动加入工部,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迹。
宣德帝也发现工部尚书激动模样,开口道:“工部尚书何在。
薛礼连忙横跨一步道:“臣在。
“工部现在可还缺人?宣德帝寒着脸问。
薛礼刚想回答缺人。
他又看了看宣德帝脸色,小心道:“陛下,工部目前不缺人。
宣德帝冷哼:“既然工部不缺人,关于沈浩的安排,之后再议,退朝。
诸位大臣松了口气。
眼看陛下离开,他们一个个赶紧走。
刚才陛下的脸色太吓人了,他们都觉得沈浩再多说一句,就会被砍了。
但最后陛下还是饶过沈浩,说明陛下依然很看重沈浩的。
就和那赵如风一样,也多次顶撞陛下,陛下多次都想砍了赵如风,最后不也没砍。
下朝后。
赵如风第一个来劝说:“沈小子,我说你图啥呢,来商部大展拳脚多好。
严世蕃紧随其后:“臭小子,跟老夫去中书府。
齐国公看
到这一幕,有心挽留,但碍于身份,最终还是没过来劝说沈浩。
沈浩却没有任何婉转,直接拒绝:“赵叔,你们就别难为我了,我肯定是要去工部。”
“如果不能去工部,真没办法发挥我的才华。”
严世蕃气急:“沈浩,你的才华,就是跟老夫去中书府,工部能做个什么。”
沈浩知道两人是为他好,被责怪,也不生气,认真解释:“赵叔,严老,我这么跟你们说,在我看来,无论商部还是中书府,都是只给出决策的地方。”
“反之,工部,是真正落实和实施的地方。”
“就拿我弄出来的酒精和石炭来说,这本身都该是工部要做的。”
“只有工部强大起来,才能进一步推动民生。”
“哪怕商部以后需要更多国企工坊,不也需要工部造出更多利国利民的产品才能有更多国有工坊。”
赵如风明白沈浩要说的是什么,他仍然不死心道:“沈浩,难不成你在临京县的国有酒精工坊不办了?”
沈浩坚定道:“酒精工坊肯定要办,却也不耽误我在工部任职。”
“反正我就是这个意思,其他地方我都不去,只去工部。”
严世蕃叹了口气:“哎,我们倒是可以不强迫你,但也要看陛下怎么决定。”
“你今天的做法,让陛下很伤心。”
“可能你都不知道,陛下有多重视你,今天陛下听到你要去工部,没有当场砍两个人出气,已经是对你的仁慈了。”
沈浩也叹口气。
岳父多重视他,他心里明白。
否则,在皇权至上的古代,一位帝王,忍受着他的大不敬,还几乎每天都认真教授他文章,为他悉心解惑。
更是帮他找回娘亲尸骨,给他机会亲手报仇。
就算是个傻子,也看得出来岳父对他的重视。
可是。
这份关爱,他注定要辜负了。
工部地位低下已成共识,哪怕岳父也不例外。
这还是他曾经讲解过工匠的重要性,否则岳父会更不重视工匠。
要知道。
好的工匠,对标后世,那就是各科各业的顶尖人才。
沈浩就知道工部曾经有一位建筑学方面的大师。
皇宫的设计都是出自此人之手,虽然此人已经逝去,但他的弟子继承了他的衣钵,是绝对的建筑学大师。
可能直说建筑学大师,很多人不理解。
但在落后的古代,没有计
算机模拟三维模型的情况下紧靠着脑子一支笔一把鲁班尺就能搞出来皇宫这样规模的建筑。
无论是建筑格局排水系统抗震等级都是一等一的。
甚至还要考虑到万一真有一天敌人打到皇宫该如何抵御敌人的问题。
这种各方面兼顾的建筑学能力已经超过后世太多建筑学家。
而沈浩
对沈浩来说他们全都是大京迈入工业化时代的完美基石。
沈浩是越想越郁闷没办法以后他会想办法给岳父解释清楚工部的重要性。
甚至说不需要解释他要用事实说话。
……
后宫。
宣德帝原本要去皇后那里。
可心里有气的他决定先去东宫转一圈。
不久后。
心满意足的宣德帝才离开东宫去后宫。
“这个沈浩要气死朕了!”宣德帝喝口茶重重将茶杯放下。
孝元皇后温柔一笑:“陛下今日不是宣布清瑶的婚事么妾身也说了陛下只需要宣布婚事后面交由妾身便是。怎么还能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