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你做得这些事,难道心里不会觉得不安吗?
近日。
盛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楚河忽然病重,太医说他是急火攻心,短期内恢复不好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于是,皇帝看在他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以示恩宠,
特命太医亲自住到楚府诊治,并赏赐下无数珍稀药材。
然而,这番皇恩浩荡的背后,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楚尚书这一倒,怕是再也起不来了。
吏部尚书一职,空缺了出来。
一时间,盛京城暗流汹涌。
吏部,掌天下文官选拔、考课、爵勋之政,乃六部之首,人称天官。
这个位置的归属,将直接决定未来数年朝堂的势力格局。
楚河倒下的消息传出不过半日,几方势力便已悄然动作起来。
楚河拖着病体,想要力荐自己的次子楚枫景。
这也是他最后能够保全楚氏一族唯一的办法。
可他知道,皇帝不会轻易同意,并且他的前面还有一个丞相沐坤承在阻拦。
他想了半天,最后决定书信一封,让人送进宫中,递到慕然太皇太后的手中。
可慕然太皇太后已然放弃了他这部棋,所以他必须要拿出,足以让慕然心动的筹码。
长春宫内。
鎏金熏笼里吐出缕缕檀香,气氛沉静。
慕然太皇太后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拿着那封楚河给她的信,久久未动。
殿内侍立的宫人皆屏息垂首,如同泥雕木塑。
她们跟随太皇太后多年,深知这位老祖宗越是平静,心中思虑便越是汹涌。
终于,她缓缓坐直了身子。
“楚河……”她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叹息。“倒是给哀家出了个难题。”
嬷嬷上前询问,“楚大人的母亲毕竟是您当年的闺中密友,他能向您求助,也不奇怪,太皇太后为何,如此困扰?”
慕然太皇太后眸眼低垂。
“闺中密友……”她重复着这个词,嘴角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是啊,若非念着这层情分,哀家连这封信都不会看完。”
她将信纸缓缓折起,动作优雅“可他如今不是在求助,而是在威胁哀家。他竟然用先皇来威胁哀家,换他楚氏一族的未来。”
嬷嬷低声问:“那……您要帮他这一回吗?”
“帮他?”
慕然太皇太后冷笑了一声。
“他若是低声下气的求哀家,哀家或许看在他这些年为我办事的情分上帮他一把,可他却非要选择最是愚蠢的办法。”
“跟了哀家这么多年,他还是不够了解哀家,我的眼里留不得沙子。”
慕然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了一丝狠厉,她把信递给了嬷嬷。
“听说莫晓慈的师兄来了盛京?莫晓慈大概很开心吧?让他们师兄妹二人见上一面吧!”
嬷嬷闻言,点了点头。
之后,她拿着信退出了长春宫。
……
春日细雨连绵。
吏部尚书一职的归属,并非丞相一派力荐的人选,也并非是楚河次子。
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翰林院侍读学士,萧拾安。
此消息一出,众人哗然,都在打听萧拾安是何人。
这一打听不要紧,一打听这才知道,为何是他上位。
原来,这萧拾安虽然只是一个清闲小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但人家祖上却是不凡。
他祖上是开国:元勋之一,更是出过一位皇后,那便是定襄皇帝的原配皇后,萧皇后。
定襄皇帝死前执意要与萧皇后同葬,这在当时的朝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按照祖训,萧皇后未有子嗣,虽养育过太子,但太子的生母却是慕然皇后。
与皇帝合葬的应该是太子的生母慕然皇后才对。
但定襄皇帝力排众议,在遗诏中明确写道:“萧后与朕少年结发,情深意重,朕之陵寝,唯萧后可入。”
因为定襄皇帝的决策,让萧氏一族在朝中拥有了超然的地位。
虽然过了很多年。
萧氏依旧屹立不倒。
如今,萧氏萧拾安重回朝堂执掌权利中心,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层层涟漪。
打翻了所有人的算计。
丞相沐坤承在书房中对着棋盘久久不语,原本精心布置的局,被这颗突如其来的石子彻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