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贾琮的红楼风云 关关君子

会试考前后

小说:

贾琮的红楼风云

作者:

关关君子

分类:

穿越架空

《贾琮的红楼风云》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王夫人知道贾母最最疼爱宝玉,适时说道:“宝玉最近在家歇了一段日子,等这事过去,也让他回去继续读书?”王夫人是真不希望宝玉和秦钟继续掺和下去,只得拿话点老太太。

“珠儿和琮哥定下了规矩,我老婆子也不好随意往进去插人”,贾母也是犹豫半天,最终不敢冒那个风险,就拿贾珠和贾琮做借口。又吩咐王熙凤:“你和他姐姐好一场,去库房支二十两银子给他罢。”

聪明如王熙凤隐约猜到这中间有什么事,不敢深了追问,应下做罢。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王熙凤主持操办一应事宜,顺便严惩宁国府里偷奸耍滑的奴才,整顿内务。一应大小事务条理清晰,任谁都挑不出错来。直到秦可卿出殡下葬,来往宾客众多,且大多数来头不凡,比如贾珍的好友冯紫京,北静王水溶。

却说北静王为何特特过来设路障吊唁,因着他听说荣国府有一位衔玉而生的哥儿,此次过来一见如故,还将皇上赏赐的手串送给他。

大家都感叹贾宝玉命中富贵,居然能得到北静王的青睐,羡慕不来。王熙凤更是得意至极,风光无两。路上途经农庄休整,王熙凤突然感到身子不适,头晕作呕,她的身子这两年调理的好,不至于劳累几日就这般难受。在这偏僻的乡下,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大夫,只得原路返回。王熙凤知道贾母和王夫人都防着宝玉和秦钟见面,找了借口带宝玉一道回府。

回到荣国府是傍晚,也顾不上天黑,在农庄就焦急的平儿一下车就吩咐人去请大夫,扶着王熙凤回屋。

王熙凤倒是没有那么慌,她隐约猜到自己怎么回事,约莫是有喜,又不敢肯定。怕自己的希望落空,也眼巴巴等着大夫。

来看诊的大夫是荣国府用惯了的,晚上请他上门看诊,还以为是什么大病。又是琏二奶奶这位不好惹的主儿,他提起十二分精神号脉。一次不保险又号一次,确诊无误露出笑容,语气轻松的报喜:“恭喜琏二奶奶,二奶奶有喜了,已经一月有余。脉象平稳,胎儿一切安康。”

王熙凤喜极而泣,盼了这个孩子盼了好久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调理身子,多苦的药都喝,什么偏方都试过。迟迟没有好消息,她差一点就坚持不住,在要绝望时终于有了。

想到这一个月自己为秦可卿生病担忧,后来又操办丧礼累了几日,肯定对腹中地孩子不好,王熙凤担心地询问他要怎么办。

张大夫知道王熙凤这个孩子来得不容易,其实有身孕的人最忌紧张,他又安慰王熙凤放宽心:“奶奶身子早已调理好,这些劳累对没什么影响。最主要还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忌吃辛辣、凉寒之物。”

这一晚王熙凤高兴的失眠了。

贾琏跟着送殡的队伍没有回来,平儿同王熙凤睡的。王熙凤有喜平儿自然开心,但她早早睡了。王熙凤想找个人说话都没有。她望着躺在外侧的平儿,也不知道想什么。

第二日用过早饭,王熙凤就派平儿去贾母处告诉这个好消息,再告几日假。这几日她不想去请安,虽说在宁国府操持葬礼劳累几日对孩子没影响,可她还是不放心,又是晦气的事儿,王熙凤打算卧床休息几日。

难得她不忙,带着巧姐儿做游戏玩,有开箱子给巧姐儿选料子做衣服。已经是深秋,再有一个月就入冬,该给孩子置办换季的新衣服。怀孕的妇人母爱泛滥,何况王熙凤一直都很疼爱巧姐儿。

平儿回来就看到王熙凤和巧姐儿温馨的一面,掩去羡慕的眼神和王熙凤说:“老太太听了大喜,后面派鸳鸯过来送东西,还免了奶奶这几个月的晨昏定省,大太太那里也不用去了。”想到被贾母拒了的黛玉、宝钗和探春几位姑娘闷闷不乐的样子,平儿就想笑,和王熙凤说这件好玩的事:“老太太疼您,几位姑娘在那儿听了都吵着来看望奶奶,被老太太否了,说您要休息养胎,这几日没工夫招待她们。”

王熙凤心情舒畅,可见在贾母心中,她和这个未出世的孩子是顶顶重要的。都知道贾母疼宠府里的姑娘,尤其是对黛玉,还未曾听到有什么贾母不同意她的事呢。

王熙凤进荣国府六年,只有巧姐一个孩子,没有嫡子。她生不了拦着贾琏不让找别人生,为了嫡长子考虑,老太太不说什么,可两口子成日里为贾琏在外面偷腥吵架拌嘴,贾母看不惯。偏王熙凤又是个凤辣子,她不好深说。终于盼来孩子,老太君希望她们夫妻两个以后好好过日子,她也好省心能多活两年。

上午平儿给贾母报喜,丫鬟婆子们下午传得满府都知道了,冲散多日来秦可卿去世的阴霾。

宝玉恢复生气也有了兴致找黛玉玩,精神抖擞的和黛玉说起那日见到的北静王:“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好一个秀丽人物”。拿出那串北静王送的念珠把玩欣赏,日光下晶润透泽。宝玉想这般美好的事物正是配林妹妹这样的妙人。

黛玉却不屑一顾,嫌恶地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贾宝玉碰了一鼻子灰,又讪讪地收了回去。迟疑半天弱弱地问她怎么了,有何事厌烦。

黛玉心情烦躁,不想和宝玉说话:“你这话说的,我倒不明白了。我倒要问问你,他送给你的东西,又为何送予我?你们男子之间关系亲密,又何苦天天与我们姑娘家一道玩?我们哪里比得上王爷?”

对于宝玉房里的袭人、晴雯、麝月那几个丫鬟,黛玉漠不关心。贾宝玉和她们嬉戏,她都不在乎,只当个玩意逗趣解闷。秦钟是不一样的,他与贾宝玉是同窗,姐姐是秦可卿,不是任人使唤的奴才。如果贾宝玉和小倌胡闹,黛玉也不会有敌意。

先一个秦钟,当初贾宝玉对他满是赞叹,言语间都是夸奖;现在又来一个“光华照人”的北静王,黛玉敏感地察觉到自己和宝玉之间不像小时候两小无猜。她感觉自己已经被宝玉抛弃了。两人一日日长大,宝玉会遇见更多与他志同道合的友人,留给黛玉的关心和在意会越来越少;黛玉无能为力,还会一直被拘在后宅,认识的、可以说得上话的人来来去去就那么有数的几个,她感到一丝绝望。

宝玉不知道林妹妹为什么说这话,他小心翼翼赔不是:“你说的哪里话,在我心里,自然是妹妹最重要的。这般不相信我,是要我把心剖出来给你看?”

两人都很生气,谁也不搭理谁。

贾琮从国子监休沐回家,到府里就听到琥珀和他说琏二奶奶有喜了。现在琥珀跟着林黛玉识字,见得多心思也转过来,不再做不切实际的梦,对贾琮只是奴婢对主人的尊敬。她恭敬回话:“三爷不在家,奴婢按照您之前定的规矩给琏二奶奶送礼。”伸手就递上礼单给贾琮过目。

贾琮惊讶,原著中王熙凤只有巧姐一个孩子,看来在他这只异世的蝴蝶扇动下,这个世界的主轴线彻底变了。接过礼单大致扫一眼,想到自己和贾琏王熙凤一起开铺子,关系更亲近,礼物还需再多加三成,也是做叔叔的给未来小侄子的一份心意。想到还未出世的小侄子,贾琮又吩咐琥珀多准备一份礼物给巧姐。

两世加起来三十多岁的贾琮对乖巧懂事的小孩子根本没有抵抗力,巧姐儿白白嫩嫩每次见到贾琮都会乖乖问好,贾琮内心暖暖的。还没娶媳妇的他都已经想好,以后和自家小朋友相处的美好场景。

带着礼物到王熙凤那里的贾琮和去探望王熙凤的黛玉、宝钗、探春、迎春、惜春在路口遇上了。

快言快语的探春见了贾琮说道:“三哥哥真是大忙人,平日只顾着读圣贤书,把我们这些妹妹忘了不是?”

兄妹们互相问好,一路上边走边说。

先前在金陵的贾琮与她们只有书信问候,自然和同父的迎春更好。回到京城相处一两年,迎春性子呆,贾琮也忙着学习,没有功夫和她谈心;一来二去和性格爽朗的探春关系更好。

贾琮又和她们解释道:“听闻红螺寺的枫叶开得红火甚美,计划带妹妹们去观赏。碰上秦氏病逝,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他也很惋惜,又和几人保证:“过了年,春日里再带你们去。”

黛玉捂嘴先笑,打趣贾琮:“三哥只想着玩,莫不是忘了来年的会试?”

一旁没有说话的宝钗也想到明年二月的科举,为了避嫌没有出声。

贾琮很欣喜她们关心自己,记得下一场考试。对于明年二月的会试,他很重视也全力以赴地准备着,其实偶尔放松一下也没有影响。只不过就不和她们解释免得更担忧。

探春接话:“三哥哪里忘记,既然能想着玩,肯定成竹在胸,对科举有把握。”她很崇拜这个哥哥,这府里哪一个男子比贾琮更有出息?探春早就认定贾琮会高中。

“借妹妹吉言”,贾琮像模像样的朝探春施了一礼。

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王熙凤处。

凤姐看到贾琮和几位姑娘漫步而来,打趣他“琮兄弟现在是人比花娇,和你几位妹妹站在一起,容貌光彩,半点也不逊人”。

看到琥珀递过来的礼品又是惊讶:“这可怎么说的,先个琥珀已经送了一回,怎么又来一份?”

黛玉捂嘴笑道:“多给你的不好好收起来,怎的反倒还要推出去?”她和贾琮要好,和王熙凤也拌嘴逗乐。

贾琮解释道:“听说嫂嫂有喜,小弟我真心为二哥二嫂高兴。先送的礼太合礼数,这又加上的更能表达我的心意。”转头找了找,没发现巧姐,问道:“巧姐呢,这里还有给她的玩具。”

“受了风寒在屋子躺着呢,就不叫她出来见你们了”,王熙凤扬扬手帕和贾琮说道:“知道你疼她,我这当娘的更是把她放在心尖上。不用你跟我暗示巧姐”,凤辣子性子直爽,有话就说。

贾琮微微一愣,稍后反应过来她是什么意思,顿时哭笑不得:“小弟还真没有想到那里去,这就是单纯送巧姐的,何来的暗示?”

王熙凤狐疑看着他,再思量他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小子太厉害,深藏不露。

见都没有人说话,宝钗出来打圆场,“依我看琮三哥是喜欢小孩子,他对珠大哥哥家的兰哥也很关心,上次珠大嫂嫂还和我们说三哥送的东西太多,有的一直没用上”。

贾琮对宝钗感激地笑了笑,和王熙凤真诚的解释:“嫂嫂莫要误会,我对巧姐是真心喜爱,对未出世的小侄子也欢喜的紧。我这个外人对两个孩子没有偏视,您是当娘的,肯定两个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会偏心?”

王熙凤虽然一直想要生个儿子,不代表她不爱巧姐。自己是女子,知道这世道对女子太不公,对于女儿是千娇百宠,不舍得让她受委屈。把一颗心都快掏出来了,如果还有人说她只顾儿子不管女儿,真是想上去撕了那个人的脸。

想想贾琮的为人也不像挑拨的,王熙凤就放他一马。

“喜欢小孩子自己去生,兰哥、巧姐再好都不是你的”,王熙凤促狭的看着贾琮。想起刚才送礼的乌龙,语重心长的和他说:“还是得有个贴心人儿,你不在家也能为你打理好这些内务琐事。”

贾琮万万没想到会被催婚,连连告饶:“好嫂子,你就饶了我吧,没两个月就要会试考,我哪有心思想这些?”

“倒也是,不过没关系。二月考会试,六月考进士,七月份就能给你相看。你是个有出息的,考中进士是十拿九稳的事。咱们家这个门第,好人家上赶着来求亲。”

贾琮敷衍应对,过了一会就借口读书溜之大吉。

屋里的王熙凤和探春几个笑话贾琮,“看着像个大人,可每次一说到这些事,他总不好意思”。当初贾母送琥珀给他可不是帮着算账的,在座的人都清楚。贾琮是送到嘴边都不吃,贾琏是四处扒拉,生怕饿着。王熙凤冷笑道:“都是一个爹生的,他贾琏真比不得这个好兄弟。”

未出阁的姑娘家不好讨论这些,宝钗适时的接过话:“凤姐姐如今要以腹中的孩子为重,他好你也就好。”她对这些事一向看得淡,爷们纳妾养丫头稀松平常,身为嫡妻要端正态度,只要有子嗣傍身,得公婆敬重。那些情情爱爱又有什么好计较的?薛姨妈、王夫人哪个不是这样,出现在宝钗生命里的妇人都是这般生活,还有她换女人如换衣裳的哥哥。

薛宝钗从未奢望过能与贾琮有什么交集,对这个悄悄仰慕的少年,更没有半分幻想。唯一心有好感的人不可能,其他人,无论哪一个宝钗都不在乎,谈何情爱?

王熙凤想到宝钗生病时贾琮热心的模样(真是个美丽的误会)对她淡然的态度诧异,莫不是宝钗不知道贾琮心仪她?就贾琮那副对女子不假辞色的样子,怎么可能会让妻子受委屈。

也可能是贾琮怕唐突,等考一个好功名再向宝钗表明心意。王熙凤自觉发现真相,揶揄宝钗:“我看你是个有福的人,你未来的相公爱重你,才不会弄什么玩意儿让你受委屈。”

宝钗笑笑没言语。她知道薛姨妈很看重她的亲事,她嫁的不是那个人,是他背后的家族,“爱重”是妄想。

这年春天,京城天气变暖,春风如约而至,礼部准备的会试也慢慢拉开帷幕。全国各地的举人来到京城,贾琮、蒋英、沈锐勋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也下场考试。

贾琮自四岁启蒙,读书十余载,他自问有多一世的学识和见解也不敢掉以轻心,进行三轮的全方面复习知识,又准备了许多考试用品。若是与前世相比,他这是同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竞争,马虎不得,是时候见真章了。

陆潜和陆老爷子这三年来一直督促贾琮的学业功课,与在金陵的学习相比,他又多一个老师,自然是受益匪浅。

知道贾琮要参加今年的春闱,贾母特意下了命令,府里大小事不要去吵他。黛玉念着这三年贾琮对自己的好,想为贾琮绣一只祈福的香囊,探春、迎春和惜春知道了为黛玉出谋划策,“一路连科纹”、“红杏”、“树叶”、“金鲤鱼”这些寓意科举及第、学业有成的图案选了又选,也不知道哪个最好?

宝钗来找黛玉玩,看到黛玉几个在纠结,顺嘴说了一句:“琮三哥看着是个清俊高雅之人,不若妹妹绣‘一路连科纹’,这纹案多出现在瓷器上,绣在香囊上倒也耳目一新。”

最后贾琮收到的就是这样一只别出心裁的香囊,果真多看好几眼,顺手挂在身上,带去了考场。

会试连考三场,每场三天。贾琮这一年一直有规律的进行模拟考,对于这个考试强度很适应。前两场的考题中规中矩,最后一场的时务策摘了一句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结合现实做文章。

此句出自《论语·里仁》, 很好理解:君子思考的是道德,小人思考的是有利可图的容身之处;君子关心的是社会法度,小人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太过浅显的题目却不是那么好回答。现今的大晋官僚权贵阶级很庞大,不过三四代,社会财富就已经集中到权贵手中,土地兼并现象很严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朝中太上皇、齐王和当今圣上斗争愈演愈烈,伦理道德、刑罚制度体系也摇摇欲坠。现在最主要大两大矛盾正应了题目,贾琮打起十二分精神作答。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论语》中的下一句话开篇。“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无立锥之居”,农业社会依靠的就是土地,为什么按‘士农工商’划分阶级,因为农业才是封建社会的根本,自耕农经济是王朝的基石,整个国家的赋税主要来自于农业税收。现在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交不上足够的赋税,而落入私人手中的土地又不交税,国家财政收入变少,容易陷入财政拮据局面;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又没有其他营生,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破坏社会稳定,这会陷入一个恶循环。

土地兼并现象是彻底根治不了的,只有缓解之法。贾琮融合了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作答:清查丈量各州县耕地进行,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再将土地分等确定税额。将税制化繁为简,赋税一律征银,用货币取代实物和力役,差役由政府雇佣;征收方式改民收民解为官收官解,从征收到押运均有官府承办。

田地多的多交税,这势必会损害到豪强权贵的利益,一个搞不好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需徐徐图之。现下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斗倒太上皇和齐王一派,抄家流放一批官员,自然就有多余的土地分给农民,也有银钱丰盈国库。贾琮隐晦的写道,这也与题目的后半句相符合。

在原来的历史上,曾经做过皇帝还在世的太上皇,大多数都是迫于形势而非自愿退位,且这些退位的太上皇也不再过问朝政,手中的政治资源和政治权利起不到多大用处。当今的太上皇是个例外,当初是他伤心了主动退位,心里的伤好了又开始掺和朝政,当今碍于孝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整个朝局被搅弄的乌烟瘴气。

苦学十三载的贾琮为的就是入朝做官,进阁拜相。他很清楚自己要投向哪一边,是以在这篇文章中锋芒毕露。言说当今圣上即是皇帝,便是正统。遵守孝道孝顺父亲是应尽之理,他们之间只是父子,再无君臣。齐王是幼弟,也是臣子,身为兄长要爱护弟弟,不可让他走上歪路;身为君主,要威严视之,不可让齐王生出歪心。

两派斗争如火如荼,几年之内就可分出胜负。太上皇老态龙钟,齐王嚣张跋扈又是个没脑子的,当今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分得清是非,辨得出奸佞善恶。皇帝这一派表面看上去处于劣势,其实胜利的天平冥冥之中已经倾向这一头。贾琮相信邪不胜正,他的自尊和崇高的道德感也不允许自己投向齐王一方。

为了吸引皇帝注意,贾琮的文章犀利,针砭时弊,力求脱颖而出。他知道贾赦曾经是坏了事的先太子一派,帮不上不说还有可能影响他在皇帝心里的印象,如果等到入朝为官自然不会被重视,所以就要走偏路在会试中光明正大的批贬太上皇和齐王的所作所为,维护皇帝正统的身份。人都爱听好话,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注意。

会不会得到皇帝重视不一定,贾琮知道他一定得罪了太上皇和齐王。或许皇帝用他做尖刀出击也未可知,沦为炮灰的概率和成为皇帝心腹的概率一半一半,贾琮赌上这次科举,成了,未来官运亨通,他可以放开手脚干实事;败了,搭上这一条多来的命。

三场考试过后,婉拒了蒋英他们的宴会,回家静候消息。

放空脑袋好好休息了一天,贾琮处理几件生意上的事,其余时间就准备接下来的殿试。交上去的文章是苍白的文字,他还需向皇上表明忠心,只要表里如一,尽善尽美,最后的结果如何也不是他能掌控的,自己努力才好无憾。

府里忙着给贾政办生辰,贾母体谅贾琮刚考完试没有给他派活计,是以贾琮做个甩手掌柜,只管玩乐。这日贾政生辰宴上突然有太监前来宣贾政入朝觐见,府里一干人等不知是何事,惶惶不定歇了玩闹心思。过了两个时辰,才得知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母、王夫人听了激动万分,高兴地忘记了礼仪,忙不迭又问来人府里要做什么。

回来回话的管家禀道:“老爷出来吩咐小的回府报喜,也请老太太领几位太太去谢恩。”

贾母一面吩咐管家去准备出行车架,一面吩咐婆子们收拾宴席。让王夫人、邢夫人和尤氏回去梳妆打扮,按品大妆。贾赦贾珍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言笑鼎沸不绝。

贾琮嘴上噙着淡淡笑意,像一个局外人一般看着众人欢笑。元春封妃是皇帝开始占上风的开始,他的那篇策论应该能得到青睐,对未来又多份信心和期待。

他猜的不错,皇帝揪到齐王的一个错处,虽是小事,却借着这股东风狠狠打击他们一次,心情大好。

好心情的皇帝正和几位爱卿审阅会试的卷子,连着看了十几份,却越看越气。

最后一道策问是他定的,看似简单平和,却尖锐地指出当下的不良风气。知道这些还未入仕的学子对实际政务不了解,皇帝也没指望能得到什么好的客观可行的对策,但是这些考生洋洋洒洒一大篇,都是花团锦秀的文章,徒有其表不知所云。通篇下来没有对现状的批判,这样的学子如何能当官做事。只会做绣花枕头,成何体统!

参与评阅试卷的几位大臣都是朝中重臣,身兼要职,自然知晓皇帝气什么。

礼部萧尚书手里的这份卷子看着有趣,和皇上说的那十几份有所不同,适时地递了过去。要他说,年轻人还是太冒进,这文章答得不合规矩。但是前面写的又言之有物,让人不忍舍弃。不过他觉得皇帝一定会喜欢的。

这篇被萧尚书两极评价的文章正是贾琮所作。

萧弘深在朝中是中立派,在皇帝看来只要是不和他做对的都是好的,对于他推荐的认真看起来。室内无人说话,只有大人们翻动纸张的声音。这晌皇帝看完心情愉悦拍腿大笑,递给下首的蒋公度。和众人说道:“昔日唐太宗曰‘天下英雄,入吾彀(gou)中矣’,朕今日总算是有此感叹”,指着蒋尚书手中的卷子说“得此一人,抵得上所有科举学子”。

萧尚书大约是明白皇帝为何这般高兴,用词标准、不带脏字的骂了齐王,或许还有太上皇,帮皇帝出了一口恶气。就是不知此人是曲意逢迎抑或是真情实感?他有一丝担忧。

蒋公度对文中提出的“一条鞭法”很重视,来来回回看几次肯定了这一政策,至于“方田均税法”触犯到几乎所有权贵的利益,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施行。他将卷子顺手递了下去,和皇帝商议起“一条鞭法”来,顺便恭喜皇帝得一良臣。

刑部封尚书、兵部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杨和豫很欣赏年轻人这股锐气,只是对皇帝之前的那句评价不赞同而已。吏部、工部两位尚书是及其不喜欢。他们二位都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