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古三枫

第九十一章 诗仙要出书

小说: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作者:

古三枫

分类:

历史军事


分别是背靠相国府的翰林轩,与几位清流大儒关系匪浅的清流斋,以及背景最为深厚,据说与整个大齐文坛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渊阁。
“文渊阁……”
谢宁的指尖,在这三个字上轻轻划过。
他要的,不仅仅是赚钱。
他还要通过这次出书,进一步巩固自己“诗仙”的地位,将自己的影响力,从皇宫和市井,彻底渗透到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
如此一来,这个文渊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它的背后是整个大齐文坛。
征服了它,就等于征服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就选它了。”
谢宁心中有了定计。
接下来的两天,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谢绝了一切访客。
他没有急着动笔,而是先将脑中那些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筛选和整理。
他要出版的,不是一本简单的诗词杂烩。
而是一本经过精心编排,能够层层递进,不断冲击读者心灵的传世经典。
他将诗集分为四个部分:咏物、抒怀、边塞、田园。
咏物篇,他挑选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一部分,以大气磅礴的笔触,描绘山川草木,奠定整本诗集的基调。
抒怀篇,则收录了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水调歌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将人生的悲欢离合壮志难酬,写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边塞篇就更是王炸了。
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一首,都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豪情与保家卫国的壮志,足以让任何一个大齐男儿热血沸腾。
最后的田园篇,则用陶渊明的《饮酒》,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回归自然的恬淡意境,作为整本诗集的收尾,余韵悠长。
整本诗集,共计五十首。
每一首,都经过了千年的淘洗,是华夏文明最璀璨的瑰宝。
当谢宁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时,窗外已是明月高悬。
他看着眼前这本凝聚了无数先贤智慧的诗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当这本书问世时,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何等猛烈的文化震撼。
……
第三日,谢宁换上了一身儒雅的青色长衫,带着清风,坐上马车,径直前往位于朱雀大街的文渊阁。
文渊阁,不愧是建安城最大的书局。
三层高的阁楼,飞檐斗拱,古朴大气。门前车水马龙,进出的皆是衣着光鲜的读书人。
谢宁刚一踏入,一股浓郁的墨香和书卷气便扑面而来。
“这位公子,请问您是想买书,还是想卖书?”一个伙计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我找你们的掌柜。”谢宁淡淡地说道。
“找我们掌柜?”
伙计上下打量了谢宁一番,见他虽然年轻,但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连忙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可有预约?”
“你只需告诉他,定远侯府谢宁,前来拜访。”
“定远侯府?”
伙计的笑容僵在了脸上,随即,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一双眼睛猛地瞪大,结结巴巴地说道:“您……您就是诗仙!”
谢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天呐!”那伙计倒吸一口凉气,反应过来后,脸上瞬间露出了狂热的崇拜之情,连腰都弯了下去。
“世子殿下,您稍等,小的……小人这就去通报!”
说完,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朝着二楼跑去,一边跑还一边激动地大喊:“掌柜的!掌柜的!大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啊!诗仙他老人家来了!”
他这一嗓子,让整个一楼大堂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正在看书,选书的学子们,全都猛地抬起头,目光“唰”的一下,全部聚焦在了谢宁的身上。
“他就是谢宁?”
“那个在御花园舌-战群儒,三联定鼎的诗仙?”
“天啊,比传说中还要年轻,还要俊朗!”
“我竟然见到了活的诗仙!”
下一秒,整个大堂彻底沸腾了!
所有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