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顺与谢良两人离开州城,到了大洪山前面,各自分别。
袁顺回到袁家庄,太公见了,问谢良救出了未?
袁顺将事情说了,太公听了大喜:
“这等一个大官抬举你,到了军前,不可懈怠了。”
“庄子里无须你担忧,自有你大哥、二哥帮衬。”
袁顺一一应承了,又到里屋见了老娘,说了要去江陵府的事情。
他老娘自然是高兴的。
又和大哥、二哥说了一回,让看着庄子。
当夜,太公准备了酒肉行装,准备明日便送袁顺回州城。
谢良与袁顺分别后,走了许多山路,才回到家里。
猎户靠运气吃饭,而且危险,大多是穷苦人家。
谢良的家在一处平地,周围用石头高墙围着,一扇小门进入。
周围都有机关陷阱,**布设在边上,若有猛兽进入,有死无生。
回到家里时,已经半夜时分。
谢良敲门,一个老妇人开了门。
见了谢良,老妇人喜极而泣:
“我的儿,你终于回来了。”
听闻谢良被捉了去,老娘哭了几天,却又无可奈何。
“让娘担忧了,孩儿不孝。”
“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进了屋里,老娘忙着做饭。
米缸已经见底了,只有些存下的风干腊肉。
灶头烧了火,老娘将那腊肉放进锅里煮了。
谢良坐下来,替老娘烧火,便将事情说了。
老娘听完,惊喜道:
“若非这等大官出手,险些送了我儿性命。”
“孩儿感念那武松的恩德,欲要随他同去江陵府。”
“这等建功立业的时候,你自去,不用担心我。”
“阿娘一人在这深山老林,我怎能不挂念,武松说接老娘到州城去住,还有丫鬟伺候着。”
“哎呀,我住惯了山林,那州城反倒不自在了。”
老娘不肯去,谢良说道:
“若是阿娘不走,我便不去了,就在这里陪着。”
老娘指望谢良有个前程,这才答应搬去州城。
娘俩吃过了饭,连夜收拾东西。
因着走了一夜的路,谢良第二日并未出发,而是睡了一觉。
待到第三天,谢良将**刀枪带了,锁了门,把老娘背在身上,便下山去了。
谢良走惯了崎岖山路,只走了一日,便在日落黄昏时到了州城。
袁顺早已到了。
宅子安排好,兵马都监苗傅跟着武松一起到宅子见过谢良老娘。
宅子不大不小,几个丫鬟伺候。
老娘见了,心中自是欢喜。
当晚,武松在府衙摆下酒宴,请赵惜月、赵芳和袁顺、谢良几人,兵马都监苗傅坐陪,李二宝、时迁一同都在。
吃酒直到深夜,各自回去休息。
过了几日,武松收拾行装,带着一行人往南走。
从随州出发,往西南过郢州,便是荆门军所在地。
走了几日,便到了荆门军。
卢俊义一行人早已抵达。
荆门军的知军、兵马都监不在驻地,去了江陵府,只有一个副将在驻地统领剩下的兵马。
而且,原本襄阳知州吴宣文说荆门军大概还有两千,到了后才发现只剩一些老弱,精锐几乎都带走了。
到了帅府坐地,卢俊义一众人过来厮见。
孙二娘见了赵惜月,笑问道:
“二郎,何处拐了这等美貌的小娘子回来?”
赵惜月肤白如雪,容貌妩媚,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的漂亮。
而且,因着之前做扎火囤的勾当,她看人的眼神很勾人。
“这便是那扎火囤,骗人钱财的小娘子。”
武松指了指赵惜月,又指了指赵芳,说道:
“这两人本是兄妹,扮做夫妻做局的。”
众人恍然,卢俊义笑道:
“难怪那书生中了机关。”
赵惜月不好意思,对着众人行礼道:
“奴家赵惜月,见过诸位哥哥、嫂嫂、姐姐。”
赵芳也对着众人行礼,说道:
“小弟赵芳,道上唤我黑面狼,这是我家妹子,唤作玉面狐狸。”
“之前靠着扎火囤的勾当生活,如今被二郎破了机关,跟随到此。”
武松又介绍了袁顺、谢良二人。
听了经过,众人都骂那知州、衙内该死。
袁顺先对着众人行礼:
“小弟袁顺,随州袁家庄的,因着手长过膝,又擅长攀援,都唤我翻山猿。”
“这是我结拜哥哥谢良,本是大洪山的猎户,因着擅长制作**陷阱,都称他**谢良。”
众人厮见过,鲁智深哈哈笑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