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大家参观完一圈,三位大佬连连点头,不住夸赞,后面跟着的人当然也是跟风而动,看不懂没关系,会夸就行。
中医的文化啥的其实他们也看不懂,只觉得中医药文化特色特别浓郁,每一间诊室都是按照古人悬壶济世、坐堂救人的模式设计的,有种走进古代医馆的感觉,药房侧面的煎药室飘散着浓郁的中药气味,不说置身其中的参观者们,就连每一个从外面马路上路过的人的都能闻到。
待看到清芳楼里那些现代化的化验检验室、血透中心,所有领导都是肉眼可见的震撼。
太干净了!每一块玻璃都那么大那么干净,干净到能当镜子照!
里面的设备光看样式也是很高档很专业的,此时徐端的外语水平发挥了作用,他一面介绍,一面说这是什么外国牌子的生化分析仪,是哪个国家进口的,拥有什么样的功能,有什么样的优点,价格如何,他只要看一眼上面的logo就能说出来。
大家看着看着,看到了那两台由大港商王马特捐赠的CT机和彩色超声仪,有一位主管卫生工作的领导“咦了一声,“是彩色的超声仪?
“是的。
“我记得咱们省里,省医院的也只是黑白的。省医院已经是石兰省最好的医院了,他们尚且是黑白的,那市医院各区医院的更是黑白无疑,甚至都没有超声仪,就像全村公认最富有的人家还在为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户平平无奇的人家悄悄买了最大的大彩电!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微妙,很微妙。
不知道说话的人单纯是有感而发,还是特意拍马屁,反正众人的态度也挺耐人寻味的,一个私人医院的设备居然比堂堂省级医院还精良,还先进,这说明舒院长的人脉和资源,是多么的广阔多么的丰富!
小孩都知道,彩色的比黑白的看得更清晰,将来他们要是生病了,心里肯定也更偏向舒今越这里的先进设备不是?谁都有生病的一天,谁都想给自己找到最好最适合的医疗资源不是?
大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两台机器。
里面的人在参观着,外面路过的老百姓也有点奇怪,大家吸了吸鼻子,“这医院不是说今天才开业吗,怎么就有药味儿了?
“我闻着也是,中药味可浓了,不知道煮了多少。
此时,赵婉秋和齐佩兰带着一众老中医就在门口宣传开来:“这是咱们医院熬的免费药,今天开业免费送。
大家一听免费,当即停下脚步,有的迫不及待走进医院,“都有些啥作用?
“有疏肝解郁的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专门针对平时爱生闷气,心情不好,女同胞例假前胀痛的情况;有健胃消食的,老人小孩吃多吃积食了,腹胀腹泻来一袋;还有润肠通便的,男女老幼大便干,解起来费劲的,喝上两袋也有效果……”巴拉巴拉,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医生说着,过路的人在旁边听着,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对”自己身上的症状。
人吃五谷杂粮的,多多少少会有点小毛病,总感觉她们说的症状大家伙都有。
“真的免费吗?”
“真的,但因为要最大程度的照顾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每个人限领取两袋,回去当天就要喝完,不能隔夜。”也防止拿太多回去放坏掉,吃坏肚子到底是药有问题还是储存有问题,这说不清啊。
赵婉秋把袋子拿起来晃了晃,是后世那种厚厚的硬硬的塑料包装袋,药液注入进去之后,通过高温封口技术,做到密不透风不渗不漏,要是有冰箱的话放四五天也不成问题。
这年头的塑料制造技术还没五十年后那么发达,今越为了买这些封口袋可是花了不少钱呢,说实话,药材成本还没塑料成本高呢!
但钱花的是真的值,那质量打远一看就非常好,上面还印着“今越医院中药包装袋”几个大字,但凡是拿回去的,这袋子一天不扔,就能一天看见上面的字,可不就是现成的广告?
“大夫,这些免费的中药谁都能吃吗?”有**声问。
赵婉秋也大声回答:“原则上是这样,但每次领取之前,我们这里的老中医都会给每一个人做一个免费的义诊,看看适不适合吃,适合吃哪种,毕竟药这东西,没病谁会吃,对不对?”
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那我先试试。”
免费义诊,好事儿啊,要知道他们这种级别的老医生,他们去医院里看,挂个号就要三毛五呢,要是级别再高点还更贵,今天现场义诊直接省掉三毛五,这便宜谁不占谁傻呀!
“我也试试!”
“诶诶还有我,排队排队,我先来的!”
……
很快,大家自发自愿的排起了队伍,长长的队伍越排越长,直接排到了门口的马路上。也是幸好,胡桂枝这样级别的领导从中央下来,省里临时做了准备,部分路段进行车辆交通管制,排队的人群再堵也只会堵到路过的人和自行车,不会造成什么交通事故。
反倒是排队的人越多,好奇的人也越多,都凑过来,不一会儿,整个医院大院里就塞满了人,每个老专家的桌子跟前都站满了人。
等胡桂枝一行参观完下楼的时候,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到了,“怎么这么多人?”
有**口的人连忙请示:“是否需要疏散人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群?”
胡桂枝皱眉“疏散干什么人家小舒就是开门开医院的大家愿意走进来是好事儿就是要有人气才行。”
蒋老爷子也笑:“就这么着吧正好咱们也听听老百姓的声音不能总是你们报什么咱们就听什么吧?”
所有人连忙说是心里都虚着呢不知道老爷子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他们平时报喜不报忧还是说他们怎么……不等他们想出来自有工作人员引着大家开始入座。
关于领导席位安排这也是今越搞不太懂的尤其是这种临时忽然多了这么多领导不请自来的要是让今越来接待她绝对是一场手忙脚乱顾头不顾腚的公关危机但徐端却能从容不迫的给每一个人安排得妥妥当当一点差错都没出。
等所有人就座之后舒今越上台讲话她已经征求过三位大佬的意见所以没有请他们上台讲话自己讲了一些套话之后市区两级的卫生系统领导也讲了几段然后主持人开始上台宣布文艺演出开始。
先是一些简单的舞狮子舞龙敲锣打鼓的搞点氛围大家爱看攒点人气等人渐渐多起来就见一群画着红脸蛋点着美人痣的小孩上台给大家表演诗朗诵。
朗诵的是中医“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天花麻疹全占验【1】。”
这是中医入门基本功中的一项当病人走进诊室的时候最先进行的就是问诊而《十问歌》就是问诊顺序和大纲编成歌谣的形式方便记忆又朗朗上口。
这么浅显易懂的“歌词”配上小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和古灵精怪的动作台下所有人都听得明明白白时不时还会被他们逗笑。
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萌萌芽芽两小只越长越不像逐渐有了她们各自不同的风格
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孩们退场了这次上来的是演小品的讲的是一个拔牙的故事。
这个小品舒今越在后来的某一年春晚上看见过当时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由柳叶胡同的街坊们表演出来又有另一番滋味一会儿就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一会儿又逗得大家捶胸顿足很是吸引人。
……
表演持续时间也不长毕竟也不是专业的联欢晚会就是图个热闹攒点人气罢了等人气够了那些免费做义诊的老中医们就开始看病了有现成药液能解决的那就每人送两袋有严重的需要开中药的就给开方子直接上药房抓药正好开业头三天所有中药除滋补药外都打九八折。
有舒今越这块活招牌在今天的病人倒还真不少当场看了就交钱抓药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齐立新带着人在药房忙得脚不沾地,有嫌麻烦不想熬药的,还要负责给他们煮好,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啥的,一个人还忙不过来呢!
幸好胡荣胜这位老师傅在,他指挥起人来那是一点不客气,该训就训,该教育就教育,无论是从三百货对面带过来的老人,还是最近新招的,无不对他服服帖帖。
而刚才被清芳楼里的设备所震惊到的领导们,不知道是真的想体验一把,还是想在胡桂枝面前表现,都纷纷要求给他们抽血做个检查,或是查查肝肾功,或是做个超声,一下子把后面的楼也带得热闹起来。
舒今越送走大佬和领导们,又转了一圈,发现每一个科室都忙而不乱,井井有条,顿时就放心了,刚才提着气接待他们,这会儿气一泻,人就觉得特别累,有点垮了。
准备了将近两**,终于正式落成了,大事已了,她干脆回自己办公室休息。
***
中午饭是食堂提供的免费工作餐,一荤两素还有一个汤,味道还非常不错,因为今越把掌勺的工作交给了柳叶胡同做饭最好吃的田大叔!
是的,田老头自己在家闲不住,听说今越医院食堂招人后,问过闺女的意见后,立马就来应聘了,他不爱说话,闷闷的,但做饭确实很有一手,舒立农在他的传授下现在都能整治一大桌好菜出来了,可想而知他本人的技术有多高。
才刚来几天,就把这些老中医和年轻医生的胃给收服了,就连舒今越也经常在食堂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价格打不下来,因为他都是选用最新鲜的食材,用的烹饪方式也比较复杂,想便宜都难。
今天是免费提供的,大家都敞开肚皮的吃,今越和徐端坐一起,吃了半碗土豆红烧肉,一份凉拌粉条,“也不知道月亮星星今天在家乖不乖。”
当妈以后,因为忙工作,她陪孩子的时间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但母子亲情在那儿,每天回家,他们最亲的还是她。
“要是没事的话,下午我让保姆把他们带过来?”徐端说。
“算了,这里人太多了,鱼龙混杂。”
再想孩子,还是安全第一。尤其这两年拐卖孩子的渐渐多起来,前不久才抓了劳丽梅,没多久区里另一个街道又有人家丢孩子,搞得大家都很紧张。
徐端一想也是,“不来也好,不过你别担心,张嫂和刘嫂其实不是咱们以为的那样。”
舒今越一愣,“什么意思?”
“她们都会点拳脚功夫,反应也比一般人快些。”当初他就是看中这点,才选了她们。
“怪不得,我就说她俩走路姿势跟其他大妈不一样。”虽然看着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白白胖胖的,但却不是虚胖,比一般人壮实和匀称,手臂上甚至还有点肌肉,她还以为是多年家务干出来的肌肉。
徐端好笑,“要是谁都干家务就能干出肌肉,那还得了。”
今越一想也是,这样她倒是更放心了,“我本来还想着,等这边步上正轨后,给月亮星星找两个保镖,齐景天上次的事,我有点担心他会报复。”
即使不是他,以后随着她医院越开越红火,竞争的、觊觎的、嫉妒的肯定也不会少,加上徐端那边也是蒸蒸日上,万一……毕竟,港城大富翁大明星的孩子还被**过呢,她可不敢冒这个险。
徐端一想也是,“行,我留意一下。”
“正好包文贵那边也认识几个同期一起退伍的老战友,我去看看,挑两个合适的。”他最近也听说港城**案的事了,心里不太踏实。
“对了,那杏花胡同那家的孩子,找回来没有?”
“找回来了,是李向东亲自带人去村里带回来的,那一户人家一连生了三个闺女想要个儿子,可惜他们对那孩子也不好,李向东找到的时候,孩子一听他的口音,听见自己的小名就哭了,说那里不是他原来的家。”
他丢的时候已经五六岁了,记得一些事了,这么多年在乡下也没忘记,只是他说不清楚自己是哪里的人,只记得他们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子里有几颗石榴树和枣树,一到秋天就能摘石榴和枣子吃,大门口有两尊石狮子,狮子身上还有他画的痕迹。
“李向东要往回带人的时候,不太顺利,发生了一点冲突,他自己也受了点伤。”
徐端说得轻描淡写,但舒今越却听得惊心动魄,那个村子的人肯定都会宣称孩子是那一家人亲生的,他们甚至还能编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作证,**想带走孩子说不定还会有人往车轮底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