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老胡十八

第21章

小说:

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作者:

老胡十八

分类:

古典言情

冯大叔老两口年纪跟舒老师差不多,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今越自然也知道他们家情况。

原本冯大叔在机械厂上班,老伴儿在街道上扫厕所,专门负责柳叶胡同和槐树胡同的几个公共厕所,儿子儿媳也都是工人,日子不赖。

可他们的闺女春霞就没这么好过了。

冯春霞四十出头,年轻时候长得好,手脚又勤快,嫁给一矿务局干部,人直接在矿机关报社给她安排了工作,啥也不用干,天天坐办公室,是柳叶胡同这一带出名的嫁得好。

可惜那都只是外人看见的,冯家老两口背地里不知道咽了多少眼泪:女婿倒是个孝顺的,可惜婆家重男轻女,春霞肚子又“不争气

冯家老两口为了补贴闺女看那种“不会生儿子的病,家里也闹过好几次矛盾,儿子儿媳有意见,觉得他们偏心,可冯家老两口一辈子就只俩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跟儿女双全的儿子比起来,明显闺女的境况更让他们心疼。

冯大叔也是不得已才这么抠,恨不得一粒花生米掰成八瓣吃,平时也跟赵婉秋一样喜欢去菜店找舒文明捡些烂菜叶子烂黄瓜的回来。

今越一听他说冯春霞的病,顿时头大,抢在他说话之前先声明:“大叔您误会了,我只是看病,生男生女我也控制不了,这是随机的事。

要是能控制生男生女,那她真成“神医了。她没记错的话,冯春霞结婚十多年,已经生了四个闺女,最大的都参加工作了,最小的正月里来拜年才刚会跑呢。

当然,中间好像送出去过一个,送给她那不会生养的远房小姑子的妯娌,她不清楚,这种不体面的事冯家人也不会提,她都是从赵婉秋那里道听途说来的。

冯大叔老脸一红,臊得不行,“不是这个,是真的怪病。

心说:看吧,全大院都知道春霞那档子破事,可真够糟心的。

“你春霞姐她……正月里没回来拜年你知道吧?

今越本来没注意,他一说,还真是。春霞姐人好,每次回来都会给大院的孩子们分点花生糖果啥的,她小时候每年都期盼春霞姐回家呢,因为春霞姐每次给她的好像都比别人的多两颗。

别人都叫她小草包小笨蛋,只有春霞姐不仅不叫她外号,还会对她与众不同些,这种隐隐的“不一样在小孩心里就是一种偏爱。

算上上辈子,她和春霞姐的最后一次见面,已经隔了二十多年。

冯大叔一跺脚:“哎呀,其实这事也瞒不住,我跟你说实话吧,你春霞姐她上个月又生了。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啊?!!

舒今越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嘴巴让它争气点别张开。

可心里却着实震惊了三分钟又生了啊那是小老五了吧?虽说这年头多子女家庭很多可她两口子都是干部啊这样的身份四十岁不到就生五六个的还真不多

跟颗粒无收的大嫂刘慧芳比起来这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啊!

“又生了个闺女刚出生她婆婆就说要送乡下去你姐夫实在受不了了和他们大吵一架搬出去这才过了几天清净日子。”

这么多年两口子每个月工资上交手里一分不许留四个孙女上学的钱都得指望老人时间一长他们愈发没有话语权。

这不这次闹分家老两口正好拿捏他们一分一厘、一针一线都不给带走他们带着几个尚未成年的闺女和刚出生的小老五出去租房子过月子就没做好。

“刚开始是闹起来那晚吹了冷风发烧头疼她怕你姐夫担心一直没说等你姐夫发现不对劲送医院的时候医生也说只是月子病让回去好好养着就行。”加上正在喂奶也不好用药就让多喝水多排小便就行。

“这一养就养了两个月病没好反倒愈发严重居然变成了糖尿病。”冯大叔唉声叹气的也顾不上李大妈在旁边猫着听反正这些事瞒不了多久。

今越一愣“糖尿病?”

“是啊你姐夫请了城东的李大夫来看说是糖尿病。但我听收音机里说糖尿病有遗传的因素我们家往上数三代都没这病你春霞姐才三十来岁怎么就会得这个病?”

“这倒不是科学上只说有遗传因素并不是说所有糖尿病都是遗传的至于年纪只是说中老年是高发年龄段也不是绝对的。”她在乡下遇到过一个最小的糖尿病病人才十七岁。

况且跟其他人比起来冯春霞还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刚结束一次妊娠有种病叫妊娠期糖尿病。

不过想是这么想今越也知道看病的时候不能被病人和家属牵着鼻子走不能他们说是糖尿病就先入为主当成糖尿病来看“大叔您先说说我春霞姐都有些什么症状。”

“这俩月总是叫口渴一天能喝两水壶的水但喝了立马就想小便一天要跑十几二十次厕所。更奇怪的是她明明每顿都吃得多比你姐夫还能吃体重却反倒轻了七八斤看着着实吓人。”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每个学医的都知道的“三多一少”可不就是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嘛。

难怪有医生说她是糖尿病。

今越沉吟片刻,“测过血糖没?”

“测过,还测过尿糖,都说不高,你说怪不怪?”

舒今越皱眉,尿糖阴性还能说得过去,但血糖也不高,这确实有点奇怪。

“测了几次,是空腹还是餐后?”

“连续测了一个礼拜,饿着肚子和吃了东西测都不高。”

今越抿了抿嘴,那这还真不能叫糖尿病,看来自己一开始判断没错,没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这样吧,大叔,我也不敢说会不会治,你们要想试试的话,抽空让春霞姐过来一趟,成吗?”

她最近确实挺忙的,没时间跑那么远。

“好好好,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去告诉他们。”

回到屋里,赵婉秋一听冯春霞疑似糖尿病,也很是惊诧,“这个病啊,说严重吧也不严重,但说不严重,又挺严重的。我们科以前那护士长,她大姑姐就是糖尿病死的。”

舒文明也诧异,他记得他们菜店好几个同事家里都有老人生这个病,“糖尿病居然会**?”

“唉,她那也不好说。”

那病人当初还是在她科里管的呢,因为血糖太高,已经达到酮症酸**了,来医院抢救期间都是她在管。因为她技术好,责任心又强,同事们虽然不喜欢她,但要是谁家亲朋好友来住院,又都会把人分给她管。

“那个病人不听话,不让吃水果和糖,她还偷着吃,幸好我早有准备,把她抓个现行,要是别人还真抓不住她。”

住着院呢,可每天测血糖还是高,大家都以为是胰岛素剂量不够,可她赵婉秋是谁?尾随病人去扔垃圾,从她一堆脏兮兮的垃圾里翻出糖纸,她还嘴硬不认,后来她连续蹲守几天直接将她吃糖抓个现行,这才把她嘴馋的毛病杀住。

“可惜这人实在是不听医嘱,出院后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有一天晚上大冬天的,自己在家泡脚直接把脚给烫伤了,后来搞成截肢,控制不住感染,人就没了。”

众人听得唏嘘不已,舒文明奇怪,“泡脚怎么就截肢了?”

“你不知道,糖尿病人的神经受损,对温度感应失灵,明明是已经非常烫的水,她一点感觉不到,以为是不够热,不停的往里加开水,那一双脚简直……烫得都熟了,来到医院差点吓死个人。”

糖尿病足的感染是非常难控制的,伤口也非常难愈合,为了控制感染蔓延,只能截肢,能保住一点是一点。

“谁知道,就是截肢也没控制住感染,唉。”赵婉秋叹息一声,她自觉自己没做错,最大程度的维护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权,可护士长却恨上她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了,从那以后总是给她小鞋穿,升职称卡了她好多年。

因为护士长不签字,她的职称评定一直过不去,纵使专业技术再好,也就那样。

几个孩子心说原来如此,他们只知道赵婉秋工作上一直被人为难,却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渊源。

今越想起这么恶劣的关系,她上次还为了自己留城的事去求人,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赵婉秋倒是很无所谓的样子,“嗐,瞧我,说那些老黄历干啥,咱们刚才不是说春霞嘛?”

她改嫁过来的时候,春霞已经结婚了,她没怎么接触过,但听赵大妈她们说,春霞是个好姑娘,路上遇到都会笑着跟人打招呼,更别说每年回娘家都给孩子们糖。

东西不多,但大家都记着这份情。

“上次我还听人骂她婆家不做人,居然把孩子送人,没想到她这么快又生了……”赵婉秋叹息一声,“老舒没说错,女孩子嫁人,光女婿好不行,还得看他爹妈。”

今越撇嘴,“得了吧,我可不觉得她嫁的男人有多好,要真好就不会两一年生一胎了,他不上炕难道是他爹妈给绑上去的?”他不那啥小蝌蚪出来,难道是他爹妈给他那啥出来的?

可饶是后面一句没说,也把舒家人惊到:“舒今越你一小姑娘瞎说啥呢,呸呸呸,不许在外头说这种话。”

舒今越悄悄吐舌头,老舒一家还是太保守,她做阿飘时候看的可多了,什么文啊,电影啥的,她一开始觉得那些年轻人都是些臭流氓,怎么能看这个,后来看着看着,自己都觉得腻了。

她甚至想,看了那么多都是纸上谈兵,要是能来场货真价实的,该多好啊。

看吧,阿飘多无聊,又多可怜。

就在大家一致批评今越的狼虎之词时,舒文韵也赞成道:“今越没说错,他要不愿意,不还有安全套嘛?”

舒老师捶胸顿足:完了完了,两个闺女都学坏了。

舒今越没想到,她治好孙铁牛的事居然传那么快,第二天刚到单位,楼上几位街道办的大姐就下来找她八卦。

“小舒你真把那小伙子治好了?”父子俩住在小隔间里咕噜咕噜煮中药,大家都知道,也都以为这就是给他生前最后一点人道关怀,所以连牛主任都睁只眼闭只眼。

跟她们一样震惊的,还有朱大强和刘进步两位同事,他们当初是极力阻止今越冒险的。

“今越你真的才十九岁?”刘进步眯着眼,上下打量她,“你在乡下那三年是不是得了老中医的偏方,独门绝技?”

今越好笑,世上哪有包治百病的偏方,就是张仲景孙思邈再世也不敢这么说。

“这事站里知道了,可能最近会让你去开个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会,你先准备一下,最好是把治疗思路和经过都写下来。”朱大强进门说,“这种冒险可一不可二,记住,啊。”

舒今越面上答应,知道他古板,也是为自己好,没必要跟他纠结一次还是两次,反正要是再遇到,她还是做不出袖手旁观的事。

是的,她不否认自己的小心思,譬如给杨老太太治病的时候,她就怀着以此为自己谋个工作的想法,她确实不够纯粹,但她也不是完全功利。

算了算了,反正都重活一次的人了,纠结这些没意义,她现在就想对自己好点,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上次的奶粉票已经用完了,什么时候去鬼市上找张良伟问问,能不能再弄几张来。

这两三个月她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变好了,以前动不动就头晕、胃疼的毛病都好久没出现了,就是头发还黄黄的……今越苦恼的摸了摸自己头发。

然而,她的“出名”远不止于此,到了快下班的时候,牛主任居然亲自来了一趟,笑眯眯的问她:“小舒啊,最近工作累不累?要不把你调去办公室?这里的活就让老朱和小刘干就行,女孩子家家的,不要太累。”

舒今越心里疑惑,面上却说不累,她才不要去干办公室呢。街道办的工作比她想象的繁琐多了,对上要跟接受区里安排的各种指令性工作,对下要跟老百姓接触,什么难缠的无赖都能遇到,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解决,她的性格还真不适合干这些工作。

不过,奇怪的是,她和牛主任虽说经常能碰到,但仅限于打个招呼,他今天哪根筋没搭对?

“这样啊,不累好啊,这样吧,年轻人就是要多挑担子,我们办公室的小李最近请假了,正好有个紧急文件要送物资局,你帮忙跑一下?”

“放心,下午上班就去,送完文件就不用来了,回家休息吧。”

舒今越本来老大不乐意,一听后半句,这样的好事她希望天天有!

“今越丫头,是你吗?”乐颠颠的刚出单位门口,遇见拄着拐杖的胡奶奶。

“胡奶奶您去哪儿,一个人吗,要不要我送您?”

“回家,那你把我扶回家吧。”

今越搀着她,过了马路,走进槐树胡同,“胡奶奶,最近没人来烦您了吧?”

胡奶奶在她头上轻轻拍了一下,“小鬼丫头,就你主意多。”

“我哪有,奶奶冤枉我。”

“欺负我老眼昏花,别以为我不知道。”胡奶奶说着,没牙的嘴却笑起来,最近确实清净多了。

“听说你会做药丸子,还做了逍遥丸?”

“怎么连您老人家也知道了,咱们柳叶胡同真是没秘密。”

胡奶奶又笑起来,“不过你的药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丸子,光用面粉还不行,缺点饴糖。”

啊?逍遥丸里还要加饴糖?舒今越第一次听说,她没在药厂里待过,只知道基础配方,然后再加点大多数成药里都会加的面粉做辅料就行,倒是没想那么多。

“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老人家甩开她的手,脸一板,像古时候背着手巡视学堂的先生。

她虽然很老了,也很瘦,骨头都快缩成一团了,可腰杆子还非常硬朗,不用穿金戴银,身上就有千金大小姐的气势。

今越不由得像个学生一样站直身子,“我,我就煮进一锅里,过滤之后浓缩,再加面粉捏成丸子。”

胡奶奶嗤笑一声,“你这样的,以前要在我们家,连当学徒都不够。”

今越汗颜,她当然知道自己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都不科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可她没有那么多专业设备啊,关键也不懂。

她最大的问题就是,确实学过医,但不系统,那位教她的老中医自己也是跟师学艺,师父没教的就不会,她也一样,师祖没教给师父的她不会,虽然做阿飘的时候是看了很多书,也都记得一清二楚,但都是零散的珍珠,缺少一根把它们穿成项链的绳子。

靠着这些零碎的知识,她是能治很多病,但除了治病之外的东西,譬如药材炮制、成药制剂,她就只能以最朴素最原始的思维去琢磨。

果然,胡奶奶再次嗤笑一声,“你知道当归、薄荷和柴胡吗,里面的挥发油才是主要有效成分,你煮两个小时,魂都让你煮没了。”

今越脸红。

“就你这样的技术,以后还是别做了,省得丢老祖宗的脸。”

今越低着头,她有点委屈,她一直以为自己跟胡奶奶关系不错,她经常扶她过马路呢,要是搁她小学,都够她写两年的作文素材了。可胡奶奶怎么骂人,还骂这么难听,她这不是不懂吗,不懂还不能犯错了?难道她从小到老都没犯过错?她以前还是恋爱脑呢哼!

“在心里骂我也没用,你这不踏实的毛病,得改改。”

“你也别不服气,我们家以前做的逍遥丸,确实是没人说个不字,等你哪天能做出来,再跟我叫板。”胡奶奶挥挥手,一副懒得理她的样子,回家了。

留舒今越一个人在门口,她都怀疑人生了,自己真有那么差劲吗?

对,她上辈子是很失败,是个草包死得很惨,没吃过什么好吃的没享受过爱情的滋味就**,可她现在不是在努力的好好生活吗?不仅自己想办法留城了,还治好了好几个人的病,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算了算了,不跟老奶奶计较,这样的老奶奶就只能存在小学生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