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今越这趟上京,按照红色电话的指示,需要保密,她连家里人都没说,只跟徐端淡淡的提了一句,他也知道利害关系,没深究去见谁做什么,只让她放心大胆的去,家里人他知道怎么解释,要不是有专人陪同,估摸着他还要跟着去。
坐的航班跟平时的没什么区别,但舒今越并非直达京市,而是先到京市隔壁的津市,再由专车来接,给她送到一个很普通的小院子。
上次来京市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现在城市建设大变样,舒今越压根记不住哪里是哪里,就跟着云里雾里的坐了一个小时,然后车停下来,说到了。
眼前是一座在京市很普通的小院子,古朴,安静,舒今越下车,省里那位陪同来的专员没再跟着她进去,而是换成另一位身姿挺拔的工作人员来接她,经过警卫站岗的地方,至少有三个,又过了一道安检的门,不仅检查她带来的东西,还有女安检员对她身上也进行检查,连鞋子都要脱掉,然后放行。
每一个人工作都是一丝不苟,井然有序,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下,她更不能开口问东问西……当然,问了也不会有人跟她说就是了。
然后又换成一位秘书样的中年人来接她:“舒同志你好,这边请。
舒今越跟着走了大概三分钟,终于来到一间待客厅一样的地方,里面已经坐了十六七个人,全都是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头,偶有那么一两个是五十来岁的“年轻人,她在里头无疑又是鹤立鸡群。
不过,她倒是还看见了一位熟人——王师兄。
此人并非今越真正的师兄,而是跟着莫书逸称呼,这位当年在苏国留学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留在莫斯科大学任教,正好是莫书逸的授课教师,因为同为龙国人,思乡情切,很有共同语言,平时都让莫书逸不要叫他老师,而是直接称呼师兄。
后来,因为关系变化,王师兄毅然决然离开苏国,回到龙国报效祖国,在京市医院从事呼吸科工作。某一年他去石兰省开会的时候,莫书逸约他吃饭,把今越给捎带上了,算是帮她扩展了点人脉,这几年王师兄遇到棘手问题也曾向她咨询过,一来二去也算熟人了。
王师兄也很意外,他被……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舒今越,他冲她眨眨眼,叫她过去他旁边坐。
王师兄年近五十,身材也略有发福,好在穿着干净,还没秃顶,看起来还比较显年轻。“来了,一路辛苦了吧?我也刚从你们那边回来。
舒今越奇怪,这个时间他去石兰省干嘛,但人多,也不好多问,“也还好,王师兄来多久了?
“我也是刚到一会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儿我到的时候只有三个人现在陆陆续续又到了几位听刘秘书的意思是一会儿还有大家来得比较远会议要十一点才开。”
舒今越习惯性的抬手想看表这才想起来手腕空空刚才过安检的时候
唉这保密级别可真够高的不仅手表连钢笔也不能带说是会议前会统一发放圆珠笔。
当然水杯也不行。
身上唯一能带的就是纸质资料今越看了看跟她一样带了纸质资料的有三四个。
今越很想问问今天是什么会议怎么保密级别这么高但屋里基本没人说话连咳嗽声都听不见偶尔说也是非常小声她要是开口问就太显眼包了。
跟这些经验丰富的同行老前辈们相处的经验就是千万要稳重哪怕啥也不懂她也得装出一副“我很懂我和你们一样”的样子省得一来就被他们看清。
当然这种姿态也不能太明显太高调不然别人也会说“年轻人不知道谦虚”。
没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接进来七八个人最终又由秘书将众人邀请到另一间会议室内席位上已经布置好水牌头发胡子白的基本都比较靠近主席台舒今越找了一圈然后硬着头皮坐到了从上往下数的第二排的左边第一位居然比王师兄还靠前!
王师兄可是国内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顶尖专家了刚才听他轻声提了两句今天来的都是全国各省的呼吸疾病专家她……是不是太靠前了?
一共24人按照常规思维来算排序的话她这属于排第3位的?要不是会议级别高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她都怀疑水牌是不是摆错位置了。
今越真的是提心吊胆的坐下这么多年因为“座位排序”的问题被同行非议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不过她发现这次会议级别估计要更高一些所以遇到的行业内专家素质也无疑是非常高的对她位置如此靠前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脸上有任何表情流露如果要说有那也是善意的微笑和点头。
舒今越心说果然越往上走能遇到的高素质人群也越多啊。
于是她坦然坐下夹在一群白发老者中间跟左右两位打声招呼根据水牌姓名叫了声“X老师”这个称谓放之四海皆准没什么实际意义仅仅是尊敬而已。
他俩也微笑颔首亲切的叫了声“小舒”。
然后没多久随着几位干部装中年人走入会场会议正式开始。
当然舒今越在其中还发现胡桂枝了不过她走在第三位根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据顺序判断她前面的两位,应该也是经常上新闻的。
跟她想的一样,这次会议就是为了石兰省的K病毒肺炎召开的,简单介绍过此次会议召开的前提,以及目前全世界的流行情况之后,一份详细的K病毒肺炎的资料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上,今越仔细看了一下,比自己了解到的要详细和准确得多。
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跟她知道的差不多,有出入的是具体数据。
这份报告上说,石兰省书城市至今累积感染者60人——说明那些住进今越医院的只占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不知道是连马淑惠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还是马淑惠对她有所保留,没跟她说实话,反正目前累计数这么多,治愈出院数……也跟舒今越手里掌握的对不上。
算上苏星,她当时手里一共有20人,2个重症,最终全部治愈出院,但这份资料上的治愈人数却是36人,至今还有4个重症在院。
数据明显有出入,舒今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什么都没说,当作不知道这回事,她知道只要有胡桂枝在的地方,她就有安全感就行了。
旁边两位老专家低声讨论起来,“60个病例,治愈率在60%左右,这……”
明显一点也不算高,这些病例发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天了,肺炎这个天数应该已经治愈了才对,治愈率低就算了,重症率居然也这么高!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K病毒肺炎目前的治愈率很低,重症率却非常高,原本最初只有3例重症,现在治愈2例,1例未愈,却新增了3例重症,数据是非常揪心的……但接下来我要通报的一组数据,却很让人意外。”会议主持人是某院主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今越感觉他往自己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此次的60个病例,确诊时间都在半个月之前,当时领导小组将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个组20例,60%的治愈率是三个组综合下来的平均值,有一个组,也就是丙组,实际治愈率却是100%……”
台下众人哗然,百分百的治愈率,那就是20个病例全部治愈了?!
不过,随即,有人开始猜测,会不会丙组运气比较好,随机分配的时候分到的都是轻症患者?毕竟这种随机的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中,还包括2名重症患者。”
什么?!最初仅有的三名重症,丙组分到了两例?这叫啥“好运气”!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敢情最硬的骨头最棘手的病例都被分到了丙组?而丙组居然神奇的治愈率达到了百分百?!
除了舒今越,在场众人彼此之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间都算熟人大家眼神交流一下“是你吗”“不是我”。
身旁那位老专家凑过来问:“小舒啊你知道这个丙组是谁在负责吗?”
舒今越听到这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参与了这样的大项目进行了对照试验啊。分成三组那应该就是甲组是西医组乙组是不用药组丙组是中医药组这个病毒自从在书城市出现防疫系统早已嗅到危险的气息在所有人包括她这个行内人都看不见的地方早早地悄无声息地将所有病例隔离然后进行对照试验对比治疗效果。
而且为了证明这个病到底是不是自愈性的还多分了一个不用药组估摸着里面都是非常轻微的轻症患者相对不容易有生命危险。
她正在挣扎到底要不要跟他们说的时候主持人已经开口了:“现在我先公布一下数据甲组20人治愈了12人其中1例原有重症患者未治愈新转增1例重症;乙组‘治愈’了4人其中有3例轻症患者发展为重症大家一定很好奇是哪三个组对吗?”
众人的好奇心都被调起来了主持人才说:“甲组是由京市医院为首的呼吸感染专家组成的西医临床组全程使用西药经过抗病毒、抗感染、缓解呼吸道痉挛、吸氧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对症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乙组是由海城呼吸科专家组成的不用药组在出现生命危险之前全程未使用任何中西医药物任何手术只给予安慰剂选择的是轻症经过患者同意;丙组……”
他顿了顿“丙组则是由石兰省今越医院的专家团队组成的中医组全程完全使用中医药未使用任何西药制剂和治疗手段经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补益肺气等治法全部治愈。”他又顿了顿“其中还包括2例重症患者
好了这下在场的人都沉默了很明显不管这个丙组是谁主导的这个疗效都是碾压式的甲乙组在它面前都不够看。
甲组用了目前临床上所有能用的治疗手段治愈率依然只达到60%对重症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乙组就更不用说了不用药不治疗企图让它自愈结果还把轻症拖成了重症。
这说明什么所有人都知道这个K病毒不会自愈必须干预必须治疗不然将有非常高的几率转化为重症拖成生命危险。
而在介绍到“今越医院”的时候大家都下意识看向舒今越的水牌很明显她今天得以坐到这个位置是有原因的。
接下来就是邀请三个组的首席专家进行治疗经验分享和报告甲乙组大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家兴致缺缺,因为在场的都是全国各省市来的呼吸科专家、传染病专家,能用的手段和药物无非就是那些,可治愈率只有那么点,说明这条路其实不太合适。
轮到舒今越介绍的时候,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静静地听着,看着她。
今越虽然带了资料,但她并未打开,因为每一个患儿什么情况,用过哪些药物,治疗了几天,她一清二楚,完全脱稿演讲。当她讲到两例重症患儿的时候,包括台上胡桂枝前面的两位,都静静地看着她,老专家们坐直了身子,微微前倾。
“对于重症患儿,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要点,将其辨证为热毒壅盛证和热闭神昏证,采用了清热解毒和醒神开窍的治法,用药分别是……”巴拉巴拉,说得非常认真,非常全面。
在座的除了她,几乎没人懂中医,但大家却听得非常认真,等分享完毕,来到提问和答疑环节,几十个问题直奔今越而来,把她问得应接不暇,重点都在用药依据,同样是感染同一个病毒的患儿,为什么有的吃点银翘散就能好,有的却要用到昂贵的安宫牛黄丸,为什么有的三天就能出院,有的却要住半个月。
这些“个性化”的思维,才是治病的关键,而不是西医那一套量化的标准。
等把所有人的疑问解释清楚,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眼看众人谈性高涨,胡桂枝让人送盒饭进来,包括他们在内,所有人都吃一样的工作餐,边吃饭边听今越讲经验。
她也不藏私,这种时候能多救一个是一个,恨不得把肚子里的知识全倒出来才好!
这一聊,又聊到下午四点半,今越讲得口干舌燥,所有人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好了,各位,经验分享就先分享到这儿,我建议大家下来之后多多交流,现在我们还需要进行下一步议程。”
舒今越终于能喘口气,她没想到,这么高级别的会议居然也开得这么“嘈杂”,她医院开例会都没这么吵。不过,看见大家都对中医药感兴趣,她与有荣焉。
仿佛自己努力护了这么多年的夜明珠,终于展现在众人眼前,她想让大家都看看。
“目前,K病毒肺炎的凶险大家也看到了,为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为了病毒不大规模传播,经研究决定,成立全国K病毒肺炎中医药指导专家组,主导此次K病毒肺炎轻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专家组成员如下:由张文学担任组长,舒今越担任副组长……以上24人全方位参与诊治和会诊工作,要求会诊率100%,中医药协同率达90%以上。”
别看舒今越只是一个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