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黑莲花复仇记 岁左

35. 驱邪

小说:

黑莲花复仇记

作者:

岁左

分类:

古典言情

隔天一早,柴道人就带着几个道童如期而至。

吴姝妹让人带着柴道人在府中转了一圈,行至莲池旁时,柴道人右手将拂尘一挥,左手指尖快速点了点,对带路之人道:“贫道观此处邪气甚盛,就将法坛设在此处吧。”

领路之人看了看对面的观荷院,“道长稍后,小的这就去回禀老爷和夫人。”

柴道人点点头,顺势往旁边的地上一坐。闭目打起坐来。

没多久苏知行、吴姝妹等人就赶了过来,苏照月站在最外侧,抬头看向柴道人,柴道人此刻也正看着她,两人四目相对,苏照月眉头微蹙,这柴道人似乎在哪里见过……

对了,三月前进宫为太后诊治,在毓盛宫门口碰到云鹤真人为太后祈完福出宫,这柴道人正是云鹤真人身后几人之一。柴道人也觉得苏照月看上去有几分眼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吴姝妹见柴道人盯着苏照月,心中暗道,苏照月啊苏照月,我看你今日还能如何,又转头看了眼紧靠在赵姨娘身侧的苏天青。

柴道人向苏知行一揖,“苏大人,贫道观此处邪气最盛,法坛设在此处最为合适。”

苏知行未多想便同意了。

见苏知行没有异议,吴姝妹开口道:“柴道人,法事可以开始了。”

柴道人将拂尘一甩,转头对道童吩咐道:“在此处准备法坛。”

众道童齐声答是,开始指挥苏府的下人将物件搬到此处,设置法坛。

没多久,一座坐北朝南的法坛就在莲池旁搭好了。法坛以两张八仙桌为基座,上面铺着一张崭新的明黄绸布,绸布边缘绣着八卦图。

一名道童从箱子里小心取出一只紫铜香炉,放在基座中央,接着他又取出一对锡制烛台分列香炉左右,另一名道童从箱子里取出一对婴儿手臂粗细的红烛点燃插到烛台之上。接着又从箱子里拿出四面杏黄色的令旗插到法坦四周,只见令旗上用朱砂绘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面令旗插好后,一名道童紧接着从箱子里取出一面稍大一些的绘着黄龙的令旗插在香炉后方。一名道童将绘了各式附录的几摞黄裱纸拿出来摆在法坦之上。

一名年级稍长的道童,从另一口箱子里,双手恭敬地取出一把桃木剑,只见那桃木剑颜色呈深褐色,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他将桃木剑小心地横放在法坦之上,剑尖朝外。接着又拿出一方沉甸甸的雷击木法印,印纽雕成盘龙,印文朱红,乃是“五雷号令”四字,郑重地放在桃木剑旁。另外一名道童此时已经将线香点燃,插到香炉之中,最后又拿出黄铜铃铛放在桃木剑的右侧。

一切准备妥当后,其余道童退到一旁站定,年长的道童上前两步,对柴道人道:“师父,已经准备妥当了。”

柴道人微微颔首,整了整身上的道袍,缓步走到法坛前。他先向四方拜了拜,然后拿起桃木剑,在香炉上绕了三圈。

只见他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桃木剑忽地一指东方青龙旗,那旗子无风自动。接着他脚步一转,身形飘忽,依次指向南、西、北三方令旗,每指一处,便有一道若有若无的青烟自令旗之上升起。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柴道人的声音忽高忽低,手中桃木剑舞动得越来越快。突然,他剑尖一挑,从法坛上挑起一张黄裱纸,将纸在烛火上一晃,那张画满咒符的黄裱纸瞬间燃起幽蓝色的火焰。

围观的众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吴姝妹的嘴角微微上扬,目光不时扫向苏照月和赵姨娘方向。赵姨娘将苏天青拉着靠在自己身旁,苏照月站在最边上,神情淡漠。

柴道人将燃烧的符纸在桃木剑上绕了三圈,忽地剑尖转向莲池方向,大喝一声:“破!”

突然,莲池对岸的观荷院内,传来一声凄厉的猫叫,随即一团黑影从院墙上窜过。几乎同时,法坛上的烛火剧烈地晃动起来,那四面令旗竟齐齐向内侧倾倒!

围观的众人都被惊出一身冷汗。

“不好!”柴道人脸色一变,“这邪祟道行不浅!”

他急忙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往地上一掷,低头看去,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道长,怎么了?”苏知行急忙问道。

柴道人抬头,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苏照月身上,语气凝重:

“苏大人,这邪气......似乎与府上一位小姐的命格相冲。若贫道所算不错,这位小姐的生辰,当在阴月阴日。”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苏照月。吴姝妹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赵姨娘则下意识地将苏天青往身后拉了拉。

苏照月却忽然轻轻一笑:“道长好本事。不过......”她缓步上前,走到柴道人身旁,用只有两人的才听得到的声音,语速飞快地说道:“道长,三个月前也就是九月二十一,我似乎在哪里见过您呀,您说是哪里呢?”

三个月前......九月二十一......柴道人浑身一震,手中的桃木剑险些脱手。他死死盯着苏照月,终于想起为何刚刚就觉得她眼熟。

那日随云鹤真人前去太后宫中为太后祈福,出来时,在毓盛宫门口见到芳龄带着宫女装扮的她。当时还有师弟问过师父,当时师父就说此女定不是一般的宫女。不曾想今日竟然在苏府见到她,还是苏家的二小姐。

苏知行虽为翰林院侍读,但是多年无晋升,想来除了大朝会之外平日里怕是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不要说太后了。可是苏照月身为苏家小姐,竟然由皇帝身边的一等女官领着进了太后宫殿,这说明此女与皇帝和太后定是有些渊源。想到这柴道人喉头滚动,额角渗出细汗。

苏照月不再看柴道人,转头对苏知行道:“父亲,柴道长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