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瞧见苏照月,朝苏照月招招手,示意苏照月过去,苏照月起身走到魏夫人身旁。
魏夫人指了指自己身边空着的位置对苏照月道:“阿月,来,坐我身旁来。”
苏照月上前,依言坐到魏夫人身旁。
苏照月回京数月,除了初时在魏府认亲时见过些王公大臣的家眷,回到苏府后,吴姝妹从未带苏照月出去应酬过,因此在座的人大多数都不认识苏照月。
坐在魏夫人另外一侧的夫人上下打量了下苏照月,对魏夫人道:“这是哪家的小姐,瞧着面生,从前不曾见过呢。”
魏夫人拉着苏照月的手道:“这是翰林院侍读苏大人家的千金。”
“苏大人?”最近苏府在京城可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莫非是前些日子才寻回来的苏家二小姐?”
魏夫人点头道:“是呢。阿月是个可人儿,与我甚是投缘。”听到魏夫人这话,刚刚看苏照月还有些鄙夷之色的众人脸上瞬间换了副面孔。
一位夫人笑道:“这苏二小姐还真是个美人胚子。”
另外一位夫人说道:“苏二小姐瞧着倒有些像一个人……是谁呢,瞧我这脑袋。”
苏照月笑着接话道:“夫人,我祖母说我长得与我母亲极为相似。”
那夫人恍然道:“对了对了,是魏国公府的千金。”
“别说,还真是。”
席间气氛逐渐升温,一位夫人提议行酒令,魏夫人也兴致勃勃,苏照月只推脱是自己不擅长此事,魏夫人也不勉强,只让苏照月坐在一旁观看。
婉娘端了酒杯,提了壶酒上前为魏夫人祝寿,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婉娘看到枯坐在一旁的苏照月,端了酒杯走上前来,笑道:“奴家见过苏二小姐,小姐果然姿容出众。”
苏照月回笑道:“娘子的琵琶也是名不虚传。”
婉娘握了握手中的酒杯,指尖有些微不可察的颤抖,“奴家总觉得苏二小姐有几分面善,不知苏二小姐幼时可去过北地?”
苏照月抬眼,目光清冷,语气疏离:“娘子说笑了,我虽随养父母去过不少地方,但是却不曾去过北地。想来娘子应是认错了。不过我听说北地气候恶劣,常年动荡,百姓流离。”
婉娘眼神闪了闪,嘴角不经意地向上扬了扬,似是回忆起什么。片刻后,婉娘又上前一小步,“许是奴家记错了。不知,苏二小姐可喜欢吃蜜饯?京城里有一家百果堂,他家的蜜饯远近闻名,苏二小姐若是感兴趣可以去……”
苏照月打断了婉娘的话:“娘子,我不爱吃甜食,更不爱蜜饯。”
婉娘的笑容僵住,见苏照月的眼神平静得如一汪潭水,没有任何波澜。婉娘抬头将杯中的酒饮尽:“是奴家冒昧了。”说罢,转身离去。
苏照月看着婉娘落寞的身影,藏在宽大衣袖中的左手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琴心轻轻碰了碰苏照月:“小姐?”
苏照月起身向一旁的魏夫人道:“魏夫人,许是酒饮得有些多了,脑子有些晕,我去院子里走走,醒醒酒。”
魏夫人正与一旁的夫人聊得投入,朝苏照月点了点头:“去吧。”
出了花厅,嘈杂声骤减,腊月的寒风袭来,苏照月拢了拢衣裳。
琴心见状:“小姐,夜里凉。奴婢去将披风取来。”
苏照月点头。
“那小姐,您就在此间走走,别走远了,奴婢去去就来。”
“去吧,我不会走丢的。”
这花厅连着九曲连廊,其间又坐落着假山、竹林、树木,可谓是移步异景。穿过回廊,苏照月闻到幽幽梅香,便抬脚走了下去。
此间种了一片梅花,一株株开得正好,苏照月上前嗅了嗅,只觉花香沁人心脾。
“你与婉娘是旧识?”韩逯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刚刚苏照月就知道有人接近,但是此刻依旧做出被人吓了一跳的神情,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悦,“韩大人走路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韩逯走到苏照月身边站定,折下一支梅花拿起来闻了闻,“你可知婉娘是什么人?”
苏照月的声音依旧不悦,“不知。”
韩逯转头盯着苏照月,目光锐利,“她刚刚与你说了什么?”
苏照月抬头看着韩逯:“不过是闲聊了几句。”
韩逯突然转头看向假山后:“谁在那里,出来!”
假山后走出一男子,只见那人穿了一身暗红色锦袍,玉带缠腰,一张俊美异常的脸上挂着玩世不恭的笑容,有眼眼尾处生了一颗泪痣,衬得整个人有些愈发妖艳。
韩逯的声音难得有些起伏,“晋阳王?”
听到“晋阳王”三个字,苏照月心中微动,屈膝行礼道:“臣女苏照月,见过晋阳王。”
晋阳王上前几步,用手中的折扇托起苏照月的手臂,笑道:“本王不爱这些虚礼。”又对韩逯道:“韩大人,今日本王不请自来,韩大人不会怪罪本王吧。”
苏照月退后两步,韩逯上前,将苏照月隔在身后,与晋阳王错身而立,“王爷说笑了。今日王爷能够前来,寒舍蓬荜生辉。宴会已经开始了,王爷里面请。”
晋阳王将折扇收回手中,“那本王就叨扰了。”说着就抬脚往前走去,经过苏照月身边时,侧头看了她和韩逯一眼,意味深长。
韩逯待晋阳王走了几步,才折身,快步跟了上去。
晋阳王祁衔,哲宗之子。哲宗二十三岁时,羌戎举兵进犯大盛,哲宗御驾亲征,却不敌羌戎,被生擒,燕云十六州落入羌戎之手,京城城破,大盛在此役中折损了朝中大半精锐。当时哲宗并无子嗣,先太后及内阁大学士商议后,由太后幼子,哲宗同胞弟弟继位,为宣宗。宣宗任命孟予任兵部侍郎,统领盛国军队,与羌戎对战。孟予是不可多得的帅才,率军收复京城等地。但羌戎兵强马壮,饶是孟予一身本领,燕云十六州还是迟迟未能收复。
哲宗被俘后,在羌戎苟且偷生,还在羌戎生下了四子五女,祁衔便是哲宗在羌戎生下的第三个儿子,其母不详,坊间传闻其母乃是羌戎一个牧羊女。后祁衔在十二岁时从羌戎逃回盛国,先太后念其孤苦,为其向宣宗请恩,宣宗将其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