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在年代文当软饭绿茶 爱小说的宅叶子

2. 第 2 章

小说:

在年代文当软饭绿茶

作者:

爱小说的宅叶子

分类:

现代言情

一个高挑的身影裹着件半旧的、打着补丁的深蓝色棉大衣,随着人流走了出来。

是阮苏叶。

她的衣服虽然又破又旧,但浆洗得干净,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对桃花眼,精神奕奕,与周遭旅客们脸上长途跋涉的倦容反差极大。

她利落地把肩上那个磨得发白的帆布挎包正了正,对着身边一对同样刚下车、衣着朴素却气质儒雅的双李姓老夫妇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李爷爷,李奶奶,您二老慢点,这台阶滑,行李我来帮您提一个。”

声音还有点甜。

“哎哟,小叶啊,不用不用,我们自己能行!”李老太太连连摆手,旁边的李老爷子看她的眼神里也充满长辈对讨喜晚辈的慈爱。

这一路上,从西北那个偏僻小站开始,阮苏叶这张嘴就没停过,却不让人觉得聒噪。

她总能从那个破旧挎包里“变”出点小东西。

几颗晒干的野酸枣分给晕车的李老太太;用生产队学的土法子帮李老爷子按了按发麻的腿;讲些知青点的趣事,逗得两位老人开怀大笑。

当然,也图回报。

李老爷子带的硬邦邦的杂粮饼子,她啃得香喷喷;李老太太省下的两块油酥,她小口小口珍惜地吃完,末了还意犹未尽地舔舔手指。

“奶奶您这油酥绝了,比我们村供销社卖的好吃一百倍!”

哄得李老太太恨不得把包里所有吃的都掏给她。

短短几天旅程,三人竟结下了不浅的情谊。

“小叶啊,真舍不得你。”李老太太拉着阮苏叶冰凉却意外细腻的手,眼眶有些湿润,“以后到了燕京,一定来清北大学找我们,地址给你写好了,收好,让爷爷给你做好吃的,食堂的肉包子管够。”

李老先生也郑重地点点头:“小叶同志,你很有灵性。虽然错过了这次高考报名很遗憾,但知识的大门永远敞开。随时欢迎你来交流。”

他欣赏这个姑娘身上那股子奇特的韧劲儿和通透。

虽然她总说自己“不想上学,只想回城吃饱饭”,但言谈间偶尔流露的见解,让人惊喜。

阮苏叶笑得眉眼弯弯,小心地把写着地址的小纸条贴身收好:“等安顿下来,我一定去看您二老,您二老路上千万小心。”

目送着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坐上三轮车离开,阮苏叶脸上的笑容切换成一种带着点小得意的轻松。

她深深吸了一口寒冷但无比“干净”的空气。

没有丧尸的腐臭,没有辐射尘的颗粒感,只有雪的清冽和远处城市隐约的煤烟味,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退休养老地啊!

末世挣扎二十年,在基地自爆时以为彻底解脱了。

结果眼一闭,穿到七十年代的黄土高坡上。天是蓝了,草是青了,可肚子是真饿啊。

她躺在光秃秃的黄土地上,接收了原主残留的记忆,一个被家人“牺牲”、赌气十年不联系最终孤独病死的可怜姑娘。

阮苏叶:“……”

可怜,她也不希望原主交换回去,那个世界,还不如死呢。

自爆时绑定的那个实验基地,像个甩不掉的幽灵,也跟着来了,在她意识深处盘踞着。

可惜,这金手指是个鸡肋。

里面没有心心念念无限粮仓,只有一片死寂冰冷的机械、武器库、金属,庆幸的是人不见一个影子,丧尸病毒丰生物信息也没有。

全是啃不动的钢铁疙瘩。

别说饼干渣了,连片过期维生素都翻不出来。

阮苏叶看着意识空间里那堆钛锆镧铈,退休?养老?在黄土坡上天天喝野菜糊糊、啃硬得硌牙的杂粮窝头算哪门子退休。

胃口被末世锻炼得奇大无比的阮苏叶,饿得眼睛发绿,看生产队那头老黄牛都觉得眉清目秀。

超想吃!

村里人都吃不饱,她这个“外来的”知青更是边缘。

她非常、极其、特别能理解知青们拼了命想回城的心,城里至少有粮本,有定量。

问题是,时代壁垒太厚了。

这也架的太空,她脑袋里装的语言文字跟这里格格不入,原主残留的记忆碎片化严重。

等她像个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终于磕磕绊绊搞明白这个时代的文字和基本规则,能用西北口音流利说话时,高考报名截止。

“……”

原来之前他们是问她这个,那时她被老黄牛分了心。

黄牛误我!

“……”面对知青点同伴们惋惜的安慰,阮苏叶倒是很坦然:“嗐,上学多累啊,我就想回城,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吃口饱饭。”

这是真心话,上辈子末世卷够了,这辈子只想躺平。

同伴们:“……”阮同志多好啊!自己伤心还安慰他们!

末世异能者的底子在缓慢复苏,她的身体开始悄然修复。

第一个显著变化是皮肤,迅速褪去了黄土高原的粗糙黝黑,变得异常白皙清透,在普遍面黄肌瘦的人群里扎眼得像剥了壳的鸡蛋。

接着是身高,本就骨架不小的她又往上蹿了蹿,直逼一米七五。

但由于营养没跟上,这“修复”显然没顾上血肉填充,导致她看起来像个裹着人皮的骨架。

又白得近乎透明,连皮肤下的青色血管都清晰可见。

头发枯黄如稻草。

远远看去,活脱脱一个瘦骨嶙峋的“白无常”,鹤立鸡群,说话还有点怪异的调调,难怪张教授夫妇一路都把她当小可怜照顾。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外。

她敏锐地发现同屋一个平时成绩很好、沉默寡言的女知青,在收到一封“落榜通知”后眼神彻底死了。

阮苏叶凭着末世锻炼出的观察力和一点直觉,顺藤摸瓜,竟发现她的录取通知书被人顶替了。

这还了得?

断人前程犹如杀人父母!咳咳,她不止学方言口音,模仿的对象还有住牛棚里的老教授。

阮苏叶隐隐觉得,这或许是她离开这饿死人的黄土坡、奔向“退休食堂”的敲门砖。

她没声张,也没莽撞。

凭着刚学会不久的文字,结合原主残留的些许文墨底子,再融合了末世看过的各种申诉材料模板,熬了几个大夜,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有力的证据链,写了一篇控诉信。

《亡国灭种之始:百万知青泣血叩问——公平若死,国将何存?》

瞧瞧,是不是很朴实啊?

牛棚里那个目前都还没平反、唯一一个提前看见文的老头子仰天爆笑:“哈哈哈,挺朴实的。”

朴实:“……”

最先看见这篇朴实文章的是《西河日报》的主编老王,一个见惯了地方上鸡毛蒜皮的老报人。

在油灯下读完这篇字迹虽不算漂亮但条理清晰、证据链扎实、字字泣血的信件时,手都在抖。

他敏锐地嗅到了其中蕴含的惊雷,这绝不仅仅是个案!

他顶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