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长江中游的江面被一层薄薄的寒气笼罩,水雾弥漫中,隐约可见北岸连绵的营寨——那是曹操的百万大军,旌旗如林,战船密布,连营数百里,气势直压江南。南岸的赤壁矶上,孙权与刘备的联军虽兵力远逊,却透着一股背水一战的决绝。而在这两大阵营之间,一支不算起眼却暗藏锋芒的力量,正悄然运转着全盘棋局——星火营。
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神色凝重却目光锐利的脸。王越居中而坐,指尖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帐内众人:左手边是诸葛亮,数年历练已让这位青年谋士褪去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沉稳;郭嘉斜倚在榻上,手中把玩着酒盏,看似漫不经心,眼底却闪烁着洞察人心的精光;荀彧则手持地图,指尖落在赤壁水道的位置,神情专注。
“孟德大军压境,号称百万,实则虽有夸大,亦不下三十万。”荀彧率先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其势如泰山压顶,若让其渡过长江,江东必破,玄德公亦无容身之地。届时天下一统于曹,汉室复兴便再无希望。星火营蛰伏多年,此刻便是挺身而出之时。”
郭嘉放下酒盏,轻笑一声:“文若兄所言极是。曹孟德此人,雄才大略,却也刚愎自用。他新破袁绍,收荆州,正是志得意满之际,此刻正是其破绽所在。”他看向诸葛亮,“孔明先生,你久在江东联络,孙权那边可有定论?”
诸葛亮拱手道:“孙权虽有犹豫,但其麾下周瑜、鲁肃皆主抗曹。加之我已以星火营名义,将曹军水战布防、粮草囤积之处悉数告知,其意已决。只是刘备麾下兵力不足,需星火营从中协调,方能形成犄角之势。”
王越点头,目光深邃:“曹操的软肋,在于北军不习水战,且水土不服。我等要做的,便是放大这两处破绽。孔明、奉孝,你们二人负责游说两家合力,制定火攻之策;文若,你统筹星火营粮草调度,确保联军无后顾之忧。至于破局的关键……”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还需借东风,烧尽曹军战船。”
帐外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伴随着沉稳的脚步声:“王先生妙计!我等愿听差遣!”众人抬头,只见甘宁与凌统掀帘而入,身后跟着一身白袍、英气逼人的赵云。这几年,甘宁的锦帆营已与东吴水军磨合得炉火纯青,凌统更是成了水战调度的好手;赵云则率领白马义从,成了联军中最可靠的机动力量。
“兴霸、公绩,你们的任务最为关键。”王越看向两人,“火攻需有人诈降,靠近曹军水寨。黄盖老将军愿行此计,却需你们率锦帆营暗中接应,确保他能顺利靠近,且在火起后截断曹军退路。”
甘宁拍着胸脯道:“先生放心!某家的锦帆船,在长江水道上如履平地,定保黄老将军万无一失!”凌统亦点头:“我已探明曹军水寨布防,届时可借夜色掩护,以火箭为号,配合黄将军行动。”
赵云上前一步:“玄德公与孔明先生的安危,交由子龙便是。若有变故,某愿率白马义从死战!”
正说间,帐外通报:“东吴周都督、鲁大夫到!”
众人起身相迎,周瑜身着铠甲,身姿挺拔,虽面带病容,眼神却锐利如刀;鲁肃则一脸谦和,拱手道:“王先生,我家都督已定下火攻时日,只待星火营那边配合。”
周瑜看向王越,语气带着几分审视,却也有几分敬佩:“王先生,曹军战船以铁索相连,看似稳固,实则为火攻提供了便利。只是风向不定,若火攻不成,反受其累,此事……”
郭嘉笑道:“公瑾放心。孔明先生精通风角之术,已算出三日后必有东南风起。届时江面顺风,火势必能蔓延,曹军插翅难飞。”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颔首:“好!若真有东风,周某愿亲率水师,配合星火营行动!”
三日后,赤壁江面雾气弥漫,曹军水寨连绵数十里,战船首尾相连,气势恢宏。曹操立于主舰之上,望着江南方向,捋须而笑:“孙权、刘备,不过螳臂当车。待明日过江,天下可定!”
他话音未落,南岸忽然鼓声大作。只见数艘快船扬帆而来,船头立着一员老将,正是“受辱”降曹的黄盖。曹军哨船上前盘问,黄盖按预定信号,一声令下,船上忽然燃起熊熊大火!
“不好!是诈降!”曹军将领惊呼,想要拦截,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