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古代灯娘经商日常 君清芷

新的支线

小说:

古代灯娘经商日常

作者:

君清芷

分类:

穿越架空

慎言瞠目结舌,再三确认,才引着明卿雪三人进了君隐斋。

里间一位中年文士,着青色长衫,气质温和儒雅。刚刚活泼多语的小童慎言一见到他,明显规矩了许多,垂着手恭恭敬敬地道:“先生,这位姑娘说,她正是制造台灯的人,是江州城内长明居的老板。我想着先生正为电池担忧,就自作主张,带他们进来了。”

“在下明卿雪,这是我店里的两位助手——韩维和顾姣。我们除卖灯之外,还略通一点医术,方才听慎言说您每晚熬夜,恕我多话,这毕竟不是养生之道。”

那先生长叹一声,缓缓道:“慎言,去倒茶来。”

他请三人坐下,自我介绍道:“嵇中羽,从前在应山书院授业,今日倒是有幸结识几位。”

他不姓君?

明卿雪吃了一惊,她想多看看嵇中羽,又怕显得失礼。倒是嵇中羽爽朗一笑,道:“姑娘所言,先前薛大夫也曾嘱咐过,只是我最近实在难以安心,熬习惯了,并不要紧。”

这时慎言捧了茶盘来,是上好的政和白茶,烟雾缭绕般的青色滚落在白玉茶盏里,清雅之极。

嵇中羽请几人用茶,又道:“我正准备叫慎言去城里寻几位,不料机缘巧合,能在应山相逢。”

慎言看三人迷茫的样子,立刻开口解释道:“方才我那话你可别放在心上,我不是说你的灯不好,是这灯太好了。从前咱们点油灯,光线昏暗,还不能有风,不像你的灯,又亮,光又稳,在灯下看书并不显得累。只是先生连续用了这么些时日,光渐渐有些弱了,不似先前明亮,柳嘉哥哥跟我们说,你这灯要定期换什么电池,所以先生准备叫我去城里一趟。可我还没去,你们就上门了,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他一口气说完,才醒悟自己又多言了,懊悔地闭上了嘴巴。

明卿雪看他样子实在可爱,忍不住微笑道:“确实很巧,更巧的是,我们今日在山上采矿,刚好带了蓝硚矿,我现下动手,稍作改造,就可以为你们更换。”

慎言大喜,问嵇中羽:“先生,我去把灯拿来?”

明卿雪道:“矿石之物,琢磨过程于人无益,还请小兄弟带我去别间做工。”

“好,请来这边。”

不是她想藏私,实在是系统的工作过程很难对别人解释,因此她取了包裹中的蓝硚矿,自己在君隐斋一间静室内操作完毕,才喊慎言进来。

“哇,换了电池又很明亮了!你真厉害!虽然没比我大多少,但真的比我厉害好多……”

眼看慎言又开始碎碎念起来,明卿雪连忙止住:“好了,我们去见先生吧。”

嵇中羽正和韩维顾姣相谈,见慎言抱着灯进来,诧异道:“明老板手艺果然精巧绝伦,慎言,去取——”

明卿雪连忙道:“不必了,将来在应山采矿,于先生清修多有打扰,这点心意算是赔礼,过些天我托人多送些电池来。”

她还想探问阿意之事,于是又道:“说起来,我记得这灯当时是售予一位书院学子,后来不知怎的,那日江州兵曹带兵上门,将小店搜了一通……”

她微微顿住声音,疑惑的目光落在嵇中羽面上,又转瞬移开。

嵇中羽怎会感觉不到,他长叹一声,慢慢解释起来。

“不知姑娘是否记得,当日造访贵店的三个学生,其中一个叫做纪月山。”

“他是我的学生,不,说是我的学生也不确切,五年前君老先生把他托付给我教导,那时起,月山才成了我的学生。”

“想来你也留意到,这间小院题名‘君隐斋’,从前,这里还是君老先生的居所。君老先生走后,便是我一直在照管书院、教导月山。”

“月山天赋聪颖,又认真刻苦,每每在书院大比中,总能拔得头筹。书院上下,对他均十分看好,明年春闱,必有他一席之地。”

“可惜前些时候,月山在京城的父亲,竟传来反叛的消息,传闻圣上龙颜震怒,从重处置,月山虽然在书院呆了十年之久,也须回京受审。”

“不知幸还是不幸,那日书院放假,月山恰巧偕两位同窗进城买笔墨纸砚,官兵们在书院搜了一通,未见到月山人影,便只带走了他的衣物遗墨。而他们三人进城之后,回来的只有两人。”

“余下的两个学生同我说了经过,他们也不明白月山怎会不告而别。月山所购的台灯,也就留在了我这里。”

嵇中羽长叹一声。

“我托人打听月山的消息,却是杳无音信,至今我也不知,月山他是死是活?朝廷还没有捉到月山,只盼他能等来天下大赦。月山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也是君老先生的爱徒。若是一代英才就此湮没,我又如何对得起君老先生?”

明卿雪静静听完,此时方出言安慰道:“先生不要担心,吉人自有天相,纪公子既然始终未被逮捕,想必在何处隐藏甚深,当是没有生命之忧的。”

“但愿真如明姑娘所言,”嵇中羽叹道,“唉,朝中风波,反而连累了姑娘的店,望祈恕罪。”

他的神色已经很疲惫,瞧着也不像在说假话,可是明卿雪心里却还存了一点疑虑——若果真如他所说,那么,给纪月山报信的人是谁呢?

罢了,在没弄清眼前人的品行之前,在阿意还不知道之前,她不该透露阿意的秘密与行踪。这样的大事,总要阿意自己做决定才行。

明卿雪拿定了主意,便只假装不知,又安慰了嵇中羽一番,留下了一瓶养身丹,这才告辞,嵇中羽却像如梦初醒似的,挽留道:“等等。”

明卿雪停步。

“那日姑娘给灯的包装内,有一句小诗,乃是星河明长夜,灯火耀万家之句。这若是常人所做,倒也不算出彩,但我观其笔力稚嫩,手腕无力,似出于幼童之手。若是幼童所写,那可真是难得了。”

明卿雪一怔:“这倒是我的不细心了,竟然未曾注意到,给包了进去。”

“无妨,歪打正着之下,恰巧成一段佳话。”

“这或许是我弟弟所做,只是我也不太确定……待我回去问问他。”明卿雪赧然道。

嵇中羽目光微微一亮:“令弟今年几岁?可曾启蒙?”

“七岁,近来刚跟着夫子读书,”明卿雪又补充道,“但我也不确信是不是他写的。”

嵇中羽微笑道:“无妨,若真是令弟所写,那么只需好生教导,令弟未来当真不可限量。姑娘如若不弃,此后也可送来应山书院读书。”

这倒是意外收获了,将来阿意如若离开,弟弟也有继续读书的好去处。明卿雪大喜,拜谢了嵇中羽。

嵇中羽笑着扶起她:“倒是我要谢谢姑娘,姑娘若是能将令弟送来,也可解我膝下荒凉之叹。”

嵇中羽这边,向来由小童慎言专门负责他的起居、往来。书信可送到书院,书院再给慎言,明卿雪听明白后,便承诺问清楚诗句作者后一定给信。

聊了这么久,天色也不晚了,几人便就此告辞。

慎言送他们出门,回头惊奇地问嵇中羽:“先生,从未见您这样招待过陌生客人,她们果真有独特之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