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原始求生到给始皇种天下[穿越] 多财

14. 荡釉

而在山中的七人穿越小组,对此情形毫不知情。他们依旧全力以赴地为了生存而奋斗,淘土制坯、烧炭炼铁。在等待炭窑冷却的间隙,他们依照柳音音的指示,成功搭建了陶窑。

正如白半夏所言,柳音音将她所有的财产一并带来了,这其中也包括她在高中时期学过的陶窑和土法炼钢技术。每一项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他们甚至还悄悄返回了事故现场,将最后的车底盘也搬运了回来。尽管内心对大熊和狼群仍存有畏惧,但他们深知,唯有尽快制造出铁器,才能更好地自卫。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出的陶坯均已阴干,可以进行荡釉处理了,而炭窑内的炭也逐渐冷却。在柳音音的带领下,陈晓等人用石头砸开了炭窑。经过长时间的烘烤,炭窑外表已完全硬化,内部更是呈现出类似土陶的质感。

砸开炭窑后,柳音音从中取出几块木炭,仔细查看,随后向大家宣布火炭烧制成功。尽管成炭率仅为一半,但数量充足,还有两窑炭,足以满足炼钢需求。

随后,柳音音请大家协助清理炭窑的通风道,而她则小心翼翼地用树叶翻找放在炭道中间煅烧的石灰石,如今已变作生石灰。

由于未经事先粉碎,石灰石的煅烧并不彻底,柳音音找到时,仍可见其中残留的碎石。

这些石灰石与普通炭灰的明显区别,正是柳音音有意为之。尽管她对各种材料了如指掌,能轻易分辨出生石灰和炭灰,但有备无患,总是稳妥之举。

她谨慎地用一片巴掌大的树叶将生石灰铲起,放置在一边,对大家说道:“这就是生石灰,我敢肯定。不过我们还可以做个小实验再确认一下。请给我一个装水的小竹筒。”

旁边的林安西等人迅速递上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小竹筒,柳音音接过后,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倒入少量生石灰。只见竹筒内的水迅速升温,变化显而易见。

众人见状,皆露出惊喜之色,对柳音音的学识和判断力更加钦佩。柳音音微笑着解释道:“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就是我们确认它的方法。你们以前都见过的。”

“好的,那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是先去捡石灰石,还是先荡釉?”陈晓听完冷静了一下,问道。

“先荡釉吧,荡完釉还得再晾干才能放进陶窑烧制。我们早上就把陶坯的釉给荡了,然后下午一起去捡石灰石。我们有七个人在,应该只要走一趟就行了。”秦律听完,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

“等下午捡完石头回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烧陶了。炼铁炉还远得很,得等陶器出来才有模坯用来浇铸铁器。”柳音音也说道。

“不过,在炼铁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样东西,那就是鼓风机,这个可以用竹子来做,我记得大概的构造,万钱,你会做吗?”柳音音又问起金万钱来

“没做过,不过,你如果记得构造的话,做出来应该是没问题的。”金万钱听到柳音音问起,想了一下便回道。

“好,那这个等我们晚上回来后,我再跟你细说。我们现在先开始忙荡釉吧。“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陈晓几人听后也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众人便开始忙碌起来,为陶坯荡釉。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柳音音亲自示范,如何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陶坯表面,既要保证釉层厚度适中,又要避免出现流釉或漏釉的情况。

陈晓、林安西等人学得认真,纷纷动手实践。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在柳音音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荡釉工作也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荡完釉后,秦律又指挥大家将陶坯搬到通风处晾干。看着一排排整齐摆放的陶坯,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期待。这些陶器不仅是他们生存的工具,更是他们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下午时分,阳光正好。众人带着工具,一同前往山中捡拾石灰石。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虽然心中仍对大熊和狼群存有警惕,但此刻的轻松氛围却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恐惧。

柳音音一边走一边向大家介绍如何辨别石灰石和其他石头的区别。她指出,石灰石通常呈现出灰白色或淡黄色,表面较为光滑,而且用硬物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走了大约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吧,几人终于在陈晓三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上次找到石灰石的地方。

不一会儿,便捡到了不少合格的石灰石。看着满载而归的成果,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回到营地后,柳音音就指挥着大家把陶坯搬入窑内摆放好,然后又在每个陶坯上放置了一些带树叶的树枝,据她所说,这样烧出来的土陶,质量会更好。

随着夜幕的降临,烧陶工作也正式拉开序幕。柳音音亲自点燃陶窑内的柴火,火焰瞬间升腾起来,照亮了整个营地。众人围坐在陶窑前,一边烤栗子吃,一边期待着陶器的诞生。

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期待与兴奋。柳音音不时地调整着窑内的通风口,确保火候恰到好处。她向众人解释道:“烧陶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火太大容易使陶器开裂,火太小则烧不透彻。我们需要根据窑内的情况,适时调整。”

陈晓和林安西等人听得认真,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烧陶活动,更是他们在这个陌生世界中生存技能的一次提升。

“什么时候才能算烧好呢?”林安西好奇地问道。

柳音音微笑着解释道:“这要看我们想要什么样的陶器了。如果想要硬质陶器,就需要烧得更久一些,让陶坯完全瓷化。如果想要软质陶器,烧制时间就可以短一些。不过,对于我们现在的需求来说,硬质陶器更为实用。所以我打算烧久一点,到晚上十二点左右应该就可以了。反而是后面的冷却需要耗费时间。”

众人听了柳音音的解释,都纷纷表示赞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