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后的边城乍暖还寒,沈芋将最后一味药草倒入砂罐时,檐角冰棱正滴答作响。霍祁斜倚在廊柱上,看着妻子被药香染得绯红的脸颊,忽然想起那年她在雪夜熬汤的模样。
"明日春分,该给小安蒸榆钱馍了。"沈芋将药渣滤进木桶,指尖沾着人参的甜苦,"南山的苜蓿芽也该采了,你陪我去?"
霍祁笑着接过她手里的纱布:"刘副将说城东新开了家香料铺,我让人送了西域藏红花来。"他低头擦拭石案的动作顿住,"昨夜巡防时,在老槐树洞发现窝竹鼠......"
"竹鼠好啊!"沈芋眼睛发亮,"正好做药膳火锅。"她突然想起什么,从柜底取出青瓷瓶,"去年泡的雪莲酒该启封了,你尝尝。"
霍祁仰头饮下半盏,温热顺着喉管蔓延到旧伤处。沈芋看着他舒展的眉峰,悄悄将《回百病消》压进账本。这三个月来,她将药方里的药材逐一替换成边城特产:用沙棘蜜替代蜂蜜,野骆驼奶融合黑枸杞,连虎骨都换成了雪豹骨——毕竟将军府的库房里,总有些剿匪得来的稀罕物。
清明那日,沈家食肆推出春季限定的"苜蓿三鲜汤"。沈芋特意在汤底加了雪水熬制的岩盐,嫩绿的苜蓿叶打着旋儿浮在乳白的汤面,军士们捧着粗瓷碗,连呼比桃花汛的春水还清爽。
"夫人这汤里放了什么?"驻防的李都尉抹着嘴问,"怎么喝着浑身舒坦?"
沈芋正往灶里添胡杨木柴,闻言笑而不语。霍祁在柜台后蘸着茶水画图纸,笔尖微顿:"苜蓿明目,岩盐清热,野骆驼奶滋阴。"他忽然想起什么,"夫人新制的沙棘蜜饯,可要尝尝?"
五月端午,边城飘起粽香。沈芋带着小安在后院包粽子,用的是霍祁从草原带回的马莲草。孩子将枣子塞进糯米里,突然指着院角惊呼:"爹爹!那丛草开花了!"
霍祁正在劈柴,顺着儿子手指看去,发现去年埋下的虎骨追风酒坛边,竟长出几株紫色小花。沈芋凑近细瞧,突然笑出声:"是红景天!定是你爹劈柴时带回来的种子。"
"红景天?"霍祁放下斧头,"听说能治高原反应。"
"不止呢。"沈芋采下两朵放进药篓,"配着人参能补气血,明日给你炖汤。"她忽然想起什么,"你上次说巡防时遇见的老药农,还在镇上吗?"
霍祁点头:"住在西市骡马店,说是有百年首乌。"他解下腰间水囊递给妻子,"要我明日带回来?"
沈芋摇头:"我亲自去。"她将沾着草汁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你且把库房里的苁蓉酒启封,端午节给将士们加餐。"
小安突然举着湿漉漉的粽子叶跑过来:"娘!爹爹把枣子包到粽角了!"
夫妻二人相视而笑,霍祁耳尖微红:"我见镇上老厨子都这么包。"他接过妻子递来的马莲草,手指灵活地打了个结,"当年在草原上,我包的羊肉粽子比这还大。"
暮色渐浓时,沈家食肆飘出苁蓉酒香。军士们围着篝火听霍祁讲剿匪故事,沈芋在灶前搅动新熬的胡麻粥。当第一颗星星爬上檐角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解锁五十道药膳菜谱,奖励【养生药膳】一册。"
沈芋翻开泛黄的书卷,发现每道菜谱旁都标注着节气宜忌。最后一页夹着张纸条,是霍祁的字迹:"虎骨追风酒改良方——沙棘蜜三斤,红景天二两,雪豹骨三钱。"
她抬头望向星空下的丈夫,发现他正对着军士们比划羊肉的切法。晚风拂过他的战袍,将那道几乎看不见的旧伤疤掩进阴影里。
转年立冬,边城飘起鹅毛大雪。沈芋,站在门前,看着"沈家药膳居"的金字招牌在雪光中闪烁。霍祁将狐裘裹紧妻子,伸手接住一片雪花:"昨夜巡防时,在南山发现了温泉眼。"
"温泉好啊。"沈芋低头逗弄着身前的小安,"正好泡药浴。"她忽然想起什么,"前日老药农送来的百年首乌,该用上了。"
霍祁笑着接过小安,指尖擦过妻子手腕内侧的薄茧。
雪落无声,新店的灶台上正咕嘟着虎骨追风汤,将整座边城染得暖融融的。小安举着糖葫芦从街角跑来,身后跟着条摇尾巴的大黄狗——那是李都尉送的护院犬。
"娘,爹爹说要做全羊宴!"孩子的声音在雪地里格外清亮。
沈芋笑着往丈夫掌心呵了口热气:"先把你爹的虎骨酒温上。"她忽然听见系统提示音:
"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