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法学院新生

第150章 148政策与资源

小说: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作者:

法学院新生

分类:

衍生同人


第150章148.政策与资源

登台汇报之前,周明远看着青涩的创业者校友们滔滔不绝,心中竟然产生了一丝波澜。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的许多第一次。

第一次考核,第一次转正,第一次对谈投资人,第一次创业,第一次路演.

那时候的他,像极了面前的学生创业者。

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只抱着一腔孤勇。

他登台之后,台下的观众席立马躁动起来,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讨论。

“解忧传媒!这哥们有点东西的。”

“听说他是杜佳诺的老板,拉着她赚了好多钱!”

“有点面熟啊”

“当然面熟!前几天的迎新晚会,他唱歌那条视频被发到官博去了,好多人转!”

这些低语,很快被渐暗的灯光吞没。

舞台中央,周明远直直站定。

投影亮起,幻灯片第一页干净有力地出现。

【用内容,连接更广阔的青春。】

他轻轻举起话筒,声音沉稳清晰,眉眼间给人洗净学生气的感觉。

“各位领导好,我是【解忧传媒】的创始人,周明远。”

“今天站在这里,与其说是推销或者汇报项目情况,其实我更想做一名讲述者。”

“讲讲我们解忧传媒如何从一间门面房,走到现在的台前。”

PPT页面翻过一页,上面显示着【初心与现实】五个大字。

“【解忧传媒】的起点,是法学院闲置已久的模拟法庭,库房的老电脑,一个剪辑软件。”

“我们团队的第一期内容,是一条拍摄学校百团大战招新的舞蹈视频。”

“原视频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我还记得当时有人在现场发出感慨,说台上跳舞的学姐很像某位明星。”

“那时候我就在想,要不然把她和那位明星剪在一起试试呢?”

“说不定通过我们的剪辑可以传递情绪,哪怕只是普通人的情绪,但也足够真实。”

“结果,那条视频莫名其妙火上了热搜。”

说到这里,周明远笑了笑。

“不仅给学姐带来了十五万粉丝的自然增长,她也和我们解忧传媒结下了不解之缘。”

“截至目前,我们已有签约校园创作者27人,内容小组6个,涵盖直播、短视频、音乐、科普、访谈等多个方向。”

“平台累计粉丝量突破百万。”

PPT页面切换,动态图表清晰呈现两个月来各平台粉丝数的增长斜率。

视线停留在页面半晌,评委韩泽涛好奇心大起,忍不住抬了抬眉毛,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小声问道。

“参评选手提供的这些数据,你们去核实了吗?”

“都核实过,平台后台也截图存档了。”

韩泽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几秒钟后,他按下麦克风开口问道。

“这么夸张的数据增长是买的流量吗?”

“当然不是。”

周明远立即回应,语气斩钉截铁。

“我们的一切自然增长,都基于平台推荐逻辑与剪辑后的二次传播。”

“有数据模型吗?”

韩泽涛抱起胳膊,发问突然专业起来。

“有的。”

周明远点点头。

下一页PPT展开,写着【模式解构与商业实践】几个字。

后面跟着一张内容热度分析图。

标注着视频时长,转评比,播放完成度与爆款关键词。

台下不少院领导频频点头。

显然,解忧传媒的项目完成度和数据把控能力,早已远超学生项目层次。

“至于解忧传媒的商业实践,主要立足于多频道内容运营体系。”

“从起号的内容策划开始,提供拍摄、剧本等技术支持,再建议达人选择流量平台分发,最后回到商业变现环节。”

“实现内容和商业的全流程闭环。”

周明远停顿几秒,画面里跳出解忧传媒堪称惊人的流水分析。

台下所有的观众,齐齐瞪大了眼睛。

光是那位艺名uno的签约达人,就给解忧传媒带来了日流水二十几万的贡献!

数据像一根横冲直撞的大阳线,直直戳到人心里面。

你管这叫大学生创业?

韩泽涛揉了揉眼睛,一时间竟然不知道问些什么好。

他带了大半辈子学生,从来没见过这么夸张的创业收益。

要知道,解忧传媒从创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没到两个月!

有这张图在,周明远根本不用说什么漂亮话。

哪怕他抱着胳膊一言不发站在台上装逼,明眼人也看得出来,完全能把其他项目当做路边一脚踢死。

理由很简单。

和周明远同台汇报的这么多竞争对手,全部加在一起的总收益,甚至比不上杜佳诺跟斗鱼商定的签字费。

完全不是一个维度,怎么打?

“这还有必要往下看吗?”

台下,几位院领导早就开始咬起了耳朵,小声说道。

“小周,你的汇报已经很完善了,有规划,有设计,有创新,也有盈利模式。”

校长张金林轻咳一声,第一次按下麦克风,示意周明远暂停。

“比起其他的创业项目,解忧传媒的现金流相当健康,而且很容易复制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规模。”

“你有没有思考过,你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周明远目光如炬:“办公地点,设备,还有.背书。”

全场寂静了一秒。

“背书?”

校长笑了起来:“说得具体些。”

“我们想追求更高质量的内容,但在政策,资金,办公场地调配上,还是会面临很多难以争取的限制,需要校方支持。”

“目前我们团队运作极为分散,由于客观原因限制,签约达人居家办公,公司员工还在用自己的设备拍素材。”

“我们缺设备,缺场地,也缺人才,但更缺一份肯定。”

周明远提高声音,继续说道:“有了学校的支持和背书,我们才能打造出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的平台。”

“方便下一步继续扩大规模,向江城各大高校进行业务拓展,形成进一步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周明远鞠了一躬,示意自己发言完毕。

张金林推了推眼镜,颔首道:“不错。”

全场静默一秒后,爆发出源源不断的掌声。

掌声稍稍停息之后,主持人走上台总结:“谢谢周明远同学的精彩展示。”

“从领导们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解忧传媒不仅是一个创业尝试,更是一种青年文化表达方式的探索。”

“下面休会五分钟,稍后宣布创业项目的各自得分。”

台下,沈云容全程保持安静,认认真真地听着周明远汇报。

她没有记笔记。

当PPT第一页跳出那句【连接更广阔的青春】时,笔尖就已经顿住了。

周明远的即兴演讲和台风,竟然比PPT的内容还要精彩。

每一句话,不疾不徐。

每个逻辑点,都准确落下。

每一个案例,都有数据支撑。

他在汇报中提到团队成员,有感谢指导老师,有规划平台未来,有预估商业价值.

沈云容自认为看了几遍PPT和汇报材料,已经能猜到对方会怎么表演。

可真正听周明远站在台前侃侃而谈,她才发现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

这是有人亲身主导,积极布局,深入思考“如何从零到一”的热门行业探索实践。

指导老师双手抵在下颌附近,姿势反倒像是用心听讲的旁听生。

直到掌声如雷般响起,全场爆发出一阵呼声。

校长张金林当场宣布,为评分第一名【解忧传媒】提供五十万元专项基金。

不仅如此,还将安排解忧传媒全体工作人员,正式入驻南湖产业园。

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对接支持。

沈云容望着全场掌声中心那个身影,想到自己竟然参与过材料和PPT的“指点”,心中莫名跟着激动起来。

“云云,你是真的要起飞了啊.”

坐在身边的青年讲师对她挤了挤眼睛。

“哪有,不至于。”

“你这个指导老师当的也太舒服了,学生能力爆表,不但完全不用操心,没准他还能名利双收带你飞!”

“你看吧,接下来学校政策资源全力往上推,项目本身又足够优质,根本猜不到最终会走到哪里。”

青年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