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最后还是传到了太后耳朵里。
郡主,状元,写诗,太后摔了一个茶盏,命她跪在慈宁宫后殿一间供奉牌位的隔间,不许她用饭,让她抄佛经。
宁嬷嬷悄悄推门进来,给李明月塞了几块点心,又苦口婆心地劝她:
“郡主,您莫怪娘娘,这事儿不正是一下子让娘娘想起了当初公主……”
“……”
“娘娘一直觉得不该轻易应了公主,将她许配给驸马都尉,您也是知晓的。”
“……”
“小侯爷听着了,也把那日情形跟娘娘道清了,娘娘知道错怪了您,只气您一声不吭跟她犟。娘娘年纪大了受不得气,您给娘娘服个软吧。”
“娘娘疼您,不会再怪您的。”
李明月还是跪着。
但她把点心吃了。
直到深夜里膝盖肿痛,冷得发抖,身形晃了晃。她敲了敲门喊宁嬷嬷,说她去服软。
宁嬷嬷瞌睡的脑袋一下醒了过来,高兴道:
“这才对嘛。老奴先扶您回房休息,地上这么凉,仔细冻坏了,得让丹杏给您上药。明日再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早想明白就不用吃这般苦头了。”
李明月只是在算着,此夜跪了六个时辰,还是比上回长了些……
第二天她除了走路慢慢,像没事人一样,去给太后服软。
李明月服软的结果就是桑绿被拨到了她身边。
期间不乏一次她寻到个错处,要将桑绿打发回去,却被太后轻描淡写地否决,李明月皱了皱眉,心里总消不下这口气。
直至与张女官寒暄完,上了轿撵,她还在盘算如何再寻机开口,定要将桑绿这尊“大佛”送回。
实在不是她心眼芝麻般大小,多的一人都容不下。
只是自桑绿来了,李明月闲聊提的香膏脂粉,总是“恰好”被以五皇子的名义赏赐;随口提的柳岸新花,总是“恰好”遇到出游的五皇子。
恰好,恰好,哪儿的这许多恰好。
又不是神仙月老牵上的红线。
高不可攀,端直刻板的五殿下对她不屑一顾,偶遇后甚至面色不满地转头就走,李明月被平白甩脸子后气得够呛,但这其中的蹊跷她一眼就看得出,是太后的撮合。
她又总不能公开宣扬自己真的瞧不上天子的儿子。
强扯的苦果只能自己咽下,却止不住上京愈演愈烈的捕风捉影,添油加醋。
天儿渐热,她索性称病,闭门三四月,难得清净。
-
再如何拖沓,一行人金装玉裹,浩浩荡荡,正于张女官所提的午后未时到西华门宫门口。
于止车门处,李明月在丹杏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莹白润透的皮肤被正日照射,纤眉轻颦,红唇微抿,眯起一贯明媚的眼眸,桃石连忙给她撑上伞。
宫门口,慈宁宫里的小德公公德福早早候着。
他抖了抖衣袍,殷勤地几步跨上前,仔细地一番关心问候李明月。
小德公公年岁不大,系慈宁宫中太监总管事德禄海的干儿子,做事麻利,机灵精明得很,话也活泛许多。
漫长宫中路,李明月也无所谓听他多讲几句解闷儿。
朱红色宫墙高耸威严,他们绕过铜门,沿着曲廊,在树荫下避着日光朝慈宁宫走去,路遇踩着细碎脚步的宫女和结队的禁卫军。
见李明月若有所思地望着短短时间内途遇的第三支禁卫,小德公公讲起最近宫中紧张兮兮的氛围:
“不知郡主您可听闻,数月前五殿下去江南一代巡访一事?”
李明月当然知道,这会儿怕是满上京都听闻了,她的人还在京府衙门口探着呢。
但是看小德公公神神秘秘的,难道听闻还有什么别的蹊跷?
李明月转头看了他一眼,真真假假、含含糊糊回道:
“我也是最近才听说,消息都传到了坊间,有传言……难道传言是真的?”
小德公公看了看四下无人,低声道:
“八九不离十。五殿下本是微服出巡,决定做得突然,临行前除了陛下并几位大人们知情,连太后娘娘也是五殿下出了上京后才得知。”
“听闻殿下刚到锦州府时书信还一封一封地传回上京,可过了襄州府,就前个月,突然联系不上了。一月过去,从总督巡抚再到沿途驿馆,竟无人知五殿下所在何处,事情这才闹大。”
李明月挑了挑细眉:
“襄州府?”
她本来听闲话的慵懒的态度立正了些,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是在襄州府吧。
小德公公没察觉,他还有更大的听闻,接着道:
“正是呢,襄州府。”
“这事儿郡主您可别往外边儿说,奴才也是听御书房当差的小夏子吃茶时说漏了嘴。”
李明月挑眉,承下他话。
“两州巡抚上报,有官差在襄州府和湖州府周界附近发现了打斗痕迹,不远处还有几具尸首,面容已尽毁,不过身上穿的衣裳料子和所绣暗纹正是护送五殿下的大内侍卫统一所制。五殿下怕是……”
凶多吉少。
李明月愈发兴致盎然,忙低眸掩住不合时宜的神色,反倒宫人早被规训,从不抬头直视主子,竟也无人觉察她的不对。
李明月心道怪不得,若只是单纯一月未有消息,也可能是路上信鸽或信使出了什么意外,路途遥远,都是很正常的事,怎么圣上就突然这般着急。
路遇打劫?流寇水盗?
还是有人刻意伏击?秦佑泽是被人算计了?
谁人如此胆大,光天化日下胆敢加害于圣上之子。
“最近陛下因着这件事发了好大火,连带着后宫日子也不好过,静妃娘娘以泪洗面,太后娘娘也日夜难安。皇后娘娘那处的小佛堂,现下这时候,各宫娘娘都在那儿求佛祖保佑五殿下早日平安归来……”
小德公公还在旁边絮絮叨叨,“还好郡主您来了,太后娘娘还能宽慰些。”
他又连着笑嘻嘻地拍马屁道:“奴才们也盼着您来呢。”
李明月精致小巧的下巴微微扬着,似笑非笑地撇了他一眼,也顺着说他句嘴贫。
近来宫中处处小心翼翼,本就规矩多,这下宫女太监们更是生怕说错一句话,触了贵人霉头,被拖去砍头。
静安郡主虽也养尊处优,但伺候她的人都知道,除非犯了她禁忌,其他的她也懒得管下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