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大唐锦绣 长老的女儿

51.郑二郎的约见

小说:

大唐锦绣

作者:

长老的女儿

分类:

古典言情

天空渐次暗沉下去,锦童斋檐角的铜铃被风撞出散碎清音。

沈知微打着灯笼步引陆绮步出‘锦童斋’,石榴红裙裾扫过状元人偶的大红袍——那鎏金襕袍腰间悬着的竹牌忽被晚风掀起,露出“书中自有星辰大海”的墨迹。廊下新悬的十二生肖绢灯也悠悠的亮着,灯影里浮动着松烟墨与檀香交织的氤氲。

“沈娘子且留步!”陆绮挎着青布包袱跨出门槛,发间木簪还沾染着松烟墨香,“方才说的《月令七十二候图》那页...”

话音未落,坊门方向的烛火路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橘色光晕顺着崇仁坊大街次第晕染,恰似仙人提着星斗灯笼巡游人间。承天门方向不知谁提前碰了闭坊大鼓,惊得檐下燕雀扑棱棱掠过暮空。

沈知微将灯笼递给陆绮,腕间银镯碰着灯笼木杆‘当啷’一声响:“陆娘子放心,定教那藤蔓缠出‘葛藟累之'的意趣。”她转身时瞥见偶人手中笏面映着灯笼,暖光流转,恍若天河倾泻其间。她忽地灵光乍现:“那执笏的天庭小仙不如就从藤蔓中以仙气幻化出来,陆娘子觉得如何?”

陆绮正要答话,忽闻临街酒肆飘来炙羊肉的焦香,混着胡商驼铃叮当的异域曲调。

街角传来一阵太学生的哄笑,二人向那嘈杂声处望去,但见三五青衫郎君似有醉意,腰间蹀躞带上的银香球随着步履胡乱摆动。他们或勾肩搭背,或摇摇晃晃,面朝状元人偶方向隔着街角指指点点。

当先那个举着才买的《春秋左氏传》嚷道:“这一入仕,便是‘墨悲丝染'再难如初!”

这话还没说完,就有人‘嗤’一声笑道:“兄台,你不说穿朱着紫,就是那一袭青袍也尚未加身,便操起那出将入相的心思,未免太过早了点。依我看,还是先把春闱的门槛踏过去,再高谈阔论不迟。”

一句话,说得适才那人面色发红。为了稍微晚回点面子,他指着‘锦童斋’方向,强说到:“不过是见那状元郎人偶捧着空白笏板似纯洁无暇,才有所感悟。”

“郎君好眼力。”沈知微轻笑,面朝五陵年少微微一礼,暮色中眉眼如工笔勾勒,“不过弊店这状元郎捧的并非空白笏板...”她素手轻推机括,人偶关节发出细微的杨木摩擦声,忽然,不知什么机括奇效,玉笏板背面竟露出鎏金刻的《劝学篇》,“您瞧,这可是韩文公亲赠的雕版。”

那生更加面色发紫,手中书本险些跌进道旁排水沟渠,只讷讷道:“太黑,天太黑,某视物不佳。”

众人哄笑间,不知谁家小童放飞了一盏孔明灯,一点暖橘色飘向渐暗的天际。

略远处有乌檀马车缓缓停下。崔怀瑾掀起车帘时,正见沈知微踮脚调整人偶臂弯角度,暮风卷起她石榴裙间系着的银丝绦,与陆绮素色披帛纠缠如流云。不知她们聊到什么,但见那沈小娘子今日似格外开怀,巧笑倩兮,衬得那明媚比往日又盛放三分。

他目光扫过边上也面带笑意,却努力保持矜持的陆绮。她正覆上帷帽,帽檐垂下的青纱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耳畔明月珰摇曳的银芒,随身带着的包袱中微露着绘图的稿纸。

崔怀瑾觉得她分外面熟,转念想起‘墨瀚约’书肆当下卖得很火爆的一本儿童读物,好似叫什么《童趣仙记》。他曾见过几次送稿的丫鬟,正是那女子。

沈娘子这是,又要和儿童读物联手?

崔怀瑾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目光落在街角那群嘻笑怒骂的学子身上。其中一人斜倚着同伴的肩头,笑得东倒西歪,身上的云锦衣裳鲜艳夺目,头顶玉冠熠熠生辉。如此装扮,倒像是风流公子游宴未归,哪里像苦读诗书的士子?学馆的课业怕是太松了些,竟让他们尚有余裕在街头打马逍遥。看来,课业确实该加加码才是!

“郎君,时辰要过了。”

阿策的催促传来,马儿不耐地踏着前蹄,铁掌在石板上擦出零星火花。崔怀瑾的指尖在袖中香囊上顿了顿,杏核粗砺的纹路硌着掌心。锦童斋的灯正被婢子一盏盏摘下,彩幡拂过壁画里童子捧着的‘手不释卷’,倒像是那卷轴要乘着晚风飘起来。

三日前的情形忽的浮现在眼前。

“若沈娘子持此鎏金牌来寻……” 话音未落,他已将一枚鎏金牌轻轻按在梨花木案上。这牌子的样式、大小,其上纹路,都和那日给沈知微的那枚如出一辙。

案头鎏金狻猊香炉吐出袅袅青烟,氤氲间,雕刻云纹的窗棂外,廊下的典吏们抱着文书匆匆而过。晨光斜落,映得主客司郎中李穆与礼部司郎中刘清深绿色官袍泛出微妙的深浅之别——李穆的补子早已洗得褪色,而刘清腰间的蹀躞带却缀着新打的鎏金带扣,光泽未敛,晃出一点逼人的锋锐。

听闻上官发话,两双皂靴几乎不约而同地往前挪了半寸,随即垂目细看案上寸许大的小牌。李穆喉结微微滚动,余光里,刘清藏在袖中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他这小习惯李穆再熟悉不过,每逢揣度上意,那手指便要掐算。

刘清微一颔首,叉手一揖,玉簪头险些扫过身旁架子上堆叠的《诸蕃朝贡录》,语气谨慎道:“下官斗胆确认一下——敢问大人所指之沈娘子,可是前些日子修补回纥国服的那位‘锦童斋’女东家?”

这话倒不是他多疑,实在是崔侍郎并未明言具体何人,虽说大家都认识的似乎只有那么一位沈娘子……可万一不是呢?小心驶得万年船。

指腹轻叩鎏金牌,清脆一声,崔怀瑾凉凉道:“刘郎中记性甚佳。”

话音落下,香炉青烟微微一旋,将李穆的目光遮掩在雾气之后。他的视线正落在案角摊开的《西域舆图》上,某处朱砂标记分外显眼——恰是回纥所在之地。

“下官领命。”

二人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