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屏屏的种田日常 纸豆

135. 第 135 章

小说:

屏屏的种田日常

作者:

纸豆

分类:

古典言情

圆圆的嫁衣是刘二婶亲自绣的,绣样是盛屏先前画的,她精挑细选了好久才挑到心仪的,从两年前就开始做了,今年年初才做完,款式绣活儿都十分出色,尤其是银线绣出的凤凰栩栩如生,让人看而不忘,流连忘返。

婚前要试衣、试装,盛屏便拿出浑身解数,把圆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眼见着离婚期越来越近,伯爵府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伯爵一家是真把圆圆当成自家女儿看待的,嫁女儿一事早早给平时交好的府邸发了请柬,府里上上下下对圆圆也不敢不上心,吃穿用度都是比着从前大小姐和二小姐来的,半点儿不敢含糊。

等到荣树河和刘二婶赶到京城,见到几乎变了模样的圆圆,他们内心千头万绪,感慨非常。

这场热闹欢庆的婚事还没有正式举办,已经在京里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伯爵府还是其次,主要是林家。

林家一门五进士,日后前途不可估量,子孙后代只要不行差踏错,至少能保五代荣光,想要借婚事攀高枝的人越来越多。

林家在京城低调久了,赶在婚礼前把提前买好的宅子修葺装点一番,一大家子都从岷县搬到了京城,日后想再回去,怕是要等个二三十年了。

不过大家并没太多愁绪,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如今在京做官,把家都搬到了京城,如何不算是光宗耀祖?

林府每日都有人送帖子想要登门拜访,不过林大夫人发了话,帖子接下,登门一事再议,饶是这样也没能阻碍大家的热情。

伯爵府不如林府热闹,但也比先前热了几分,许多人接着新春由头,定下一个又一个的约。

想借机拜访圆圆的人也不少,不过都被伯爵夫人让人挡住了,事后伯爵夫人亲自给圆圆解释。

“京城人多眼杂,官员之间往来太过紧密不是好事,你又是未出嫁的姑娘,不抛头露面是最好的。”

她主要是怕在交往之中,圆圆被人冷眼冷语的对待,京城这些个贵人没一个简单的,各个都有一双长在头顶的眼睛,拜高踩低是寻常,这都不是圆圆这样出身的人可以应对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扼杀在萌芽阶段是最好的。

盛屏也认为伯爵夫人是个厚道人,于是忙里偷闲继续帮她想那些商铺的出路。

她其实有点儿想法了,又不敢贸然提出来,总觉得一说去了,就是在占伯爵府的便宜。

等到蒋鹭也到了京城以后,盛屏才敢问问他的意见。

“分号?”

盛屏点头,“杂货铺生意好,京城也不少人采购,与其让人挣差价,不如我们自己把这个钱给挣了。”

蒋鹭想了想,“想法是好的,只是要跟伯爵府一起做生意,算是仗着伯爵府的势,分红如何算?”

“三七,我们得三,他们得七。”

蒋鹭皱眉,“从岷县走水路把商品运到京城,成本本来就不低,京城商铺价格也高,伙计掌柜月钱也高,你可认真算过账了?”

他觉得三分利有些太少了,至少也要五分。

盛屏是算过账的,三分利确实少了些,但是商品单价会提高,算下来也能挣不少,而且她还打算在京城附近的郊外开工坊,一些商品也没有必要从岷县运了,同时,很多京城的东西倒是可以运去淮安县和岷县,真正实现互通有无,这个成本她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她也考虑到荣二叔和刘二婶的心情。

“有林府这样的亲戚,我怕荣二叔和刘二婶担惊受怕,若是我们在京城也有营生,圆圆也有了更多底气。”

盛屏觉得林生源迟早是要回京城做官的,圆圆自然是跟着他一起调动,到了京城以后,圆圆最好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荣山村杂货铺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什么样的人家都不会嫌弃钱多。

蒋鹭道:“等圆圆婚事过后,我同荣二叔他们商议看看,若他们也认为可行,我就去找林生源跟他说说这事,要是伯爵府不愿意,那我们便自己找商铺,一定把分号开起来。”

元月十二这天,天光明媚,刮了半个月的北风停了,冬日里难得一见的阳光慷慨得从早撒到晚,将刺骨寒意去掉几分。

傍晚,带着粉色的霞光逐渐暗淡下来,吉时一到,伯爵府和林府两家附近的街道到处飘着红色的喜字,吹着唢呐的迎亲队,走过大半个京城,顺利抵达伯爵府。

林生源坐在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大骏马身上,着一身大红喜袍,意气风发。

圆圆在媒婆的搀扶下,跨过伯爵府正门门槛,一路走到马前。

林生源利落翻身下马,将圆圆背在身后,稳稳放进大红花轿里头,他再次翻身上马,对站在门口的众人拱手道别。

刘二婶昨天哭了一宿,这会儿眼睛红肿得厉害,她的眼睛盯着花轿,一直到迎亲队消失在街头拐角,才在荣树河的搀扶下转身进屋。

这场热闹的婚事让京城热闹了快一个多月,如今尘埃落定了,一切又恍然如梦,让人怅然不已。

盛屏站在圆圆曾住过的屋子,好半天没缓过来神,心头说不上是个什么情绪,堵得她难受,明明一对有情人修得圆满,她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不过在元宵节当天,林生源陪着圆圆回门时候,看着小两口甜甜蜜蜜亲亲热热挽着手的模样,盛屏还是释怀的笑了笑,心中堆积的郁气也烟消云散,心头只盼着他们百年好合。

元宵节后,盛屏把在京城开杂货铺分号的事跟荣树河他们说了,她原以为至少会有一点儿犹豫吧,或者说思考的时间,可是他们一口就应了下来,态度很坚定。

尤其是刘二婶,“要是这里要开工坊,我便搬来京里住。”她是真舍不得女儿一个人在陌生的地界无依无靠。

荣树河道:“京城离岷县太远了。”

一趟来回三个月,往后一辈子还能再见几次女儿?他都不敢想,甚至后悔起前些年没做个不近人情的爹,要是当初圆圆在万牛镇的时候就定下婚事,也不至于今时今日让他夫妻二人难受至此。

当然眼看着女儿找了个她以为的良人,他们也是高兴的,只是这种高兴总是飘飘忽忽的,无法安抚他们焦虑担忧的心情。

所以当盛屏和蒋鹭说要开分号之事,他们是半点儿犹豫都没有,一心只盼着女儿好。

他们这边没问题,蒋鹭接着就去找林生源说了此事,林生源一句话没说,转头就去找了他大哥,没两天,伯爵夫人就跟盛屏商议商铺的事了。

“那边除了我们府上的铺子,另还有几个伯爵家的,都相互挨着,我让蓝嬷嬷去看过了,生意都那样,我便想着把他们也拉入伙,这样三面都是杂货铺的经营范围,还不是我们想怎么改造就怎么改造?”

不单纯是店铺内部的改造,就连外头街道都能随心所欲的进行改建。

盛屏一下子就很心动,不过又想起从前蓝嬷嬷的担忧,“他们真愿意做平民生意?”

伯爵夫人笑道:“只要能挣钱,别的事都好说。”

他们一家做平民生意会遭人非议,她就多拉几个人入伙,大家都做平民生意,看谁还能嫌弃谁?同是伯爵,府上过的什么样的日子,谁还不知道?

京城人员复杂,盛屏这个外来人自然不便插手,拉人入伙的事她全权交给了伯爵夫人去操办,她则每日上街,把那三面一共四十多间商铺做一个规划。

既然街道也能改造,干脆就纳入到杂货铺里面,做成一个宽敞的前院,一边种一棵紫藤树,春夏之际花香四溢,一边种一棵葡萄,夏日里搭一个葡萄架,里头摆上石桌石椅,供人休息正好。

元月过后,各官员按部就班的各回各处,盛屏和圆圆倒是还留在京里,她们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