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在乔家住了几日就准备回去了。
这几日主要是商量孩子们的去留问题。
乔采云要跟着贺老离开,可是又不能独自留下徐怀山一个人在这边,小夫妻总不能分隔两地。
主要就是徐怀山身为大队长,要走也要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
这个时候也不流行离婚,再说人家小夫妻的日子好好的,总不能因为认回了亲爷爷,就硬要把人家拆开。
贺老本人也是很看好这个孙女婿的,还想着带回去培养培养。他就这么一个孙女了,能帮小夫妻一把的,自然是得趁着自己活着的时候帮衬,要不然以后人走茶凉了,孩子们在那边可就不太好过了。
两个人都是要带回去的,贺老的意思是,他先带着乔采云回去,让公社这边重新选个大队长出来,然后徐怀山交接一下手头的工作,再过去京市找他们。
他现在人还在,可以帮着他再找一份工作,就和采云留在他身边。
徐怀山思索了一会儿便答应了下来,他父母去世的早,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后来部队下来找人,他就去了。
这些年一直在部队,回不了几次家,他的工资什么都寄回了老家给爷爷奶奶,后来爷爷奶奶也去世了,他回去把老人家的后世料理了,便也没什么牵挂了。
这也是他退伍之后,意志消沉的原因。
他没家了,一直以来,部队就是他的家。
可有一天,他为了救战友受伤得退伍,人顿时都迷茫了。
可再给他选择的机会,他也会救的,他只是伤了腿,要是不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战友在他跟前出事。
现在他结婚了,不再是一个人了。
他也有了家,自然是家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有了上次的教训,贺老实在是不愿意让孙女和孙女婿再延后过去了,他总是有些恐慌的。
蔡桂香舍不得闺女,可她也知道老人家的担忧,分开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和孩子联系上,都约定好的要团圆的,结果还出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也劝着闺女先跟着过去。
要是实在是想他们了,就给他们写信,他们现在也上扫盲班,能认识可多字呢。
何书记那边也答应尽快安排。
大队长选得还是很快,徐怀山把乔采云他们送到公社,乔采云坐在小汽车上,哭着跟他们挥手告别。
贺老见状,心里也很是难受。
他对着乔树根夫妻说道,“有空我会让采云他们多回来看看的,这孩子是你们养大的,你们对她有恩,不该忘的。”
他给乔家人留了东西,当面给他们没要,说是感觉这样是在卖孩子。
不过贺老还是在他住得房间枕头下留了东西,想来他们回去就能看到了。
人家可以不要,他却不能不给。
一群人目送车子离开。
何书记拍了拍徐怀山的肩膀,“你也收拾收拾东西吧,这边选好人,你把工作交接一下,尽快去京市。”
“可是这边……”
“没事,我们不是还在这里,有啥事都会注意着点儿的。”
何书记还是很看好徐怀山这个年轻人的,为人正直,责任感很重,只要交待下去,肯定是能把事情给办好的。
有了贺老,他未来的发展也能更好一些。
怎么都是算他百花公社出来的,他也挺自豪的。
而且他的腿走慢点儿也不是太明显,他觉得影响不大。
“都要好好干,以后说不得还得要你照顾照顾我们百花公社呢。”
徐怀山看着何书记点了点头,“谢谢您对我的照顾。”
“都不提了,快回去准备准备吧。”何书记摆摆手说道。
出了这么个事情,百花公社还是讨论了一阵子的,不过乔家反而成了最淡定的人。
也有人酸溜溜的说他们傻,给人家白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看着就不一般,但凡张口,以后乔大柱的未来都不可限量。
蔡桂香没听见就算了,听见了和那些人真是吵得不可开交。
本来闺女走了她心情就不好,这些人还找骂,那她可就不客气了。
吵了几次,反而给自己吵得身心舒畅了,果然事情不能憋在心里,都快憋出病来了。
贺老留得东西他们都看到了,那么多的钱,感觉这辈子都花不完。
还有一封信,说是有些话不好当面说,便写在了信里。
蔡桂香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好,信留下了,钱他们就不收了,托着女婿给带回去。
徐怀山不肯,这是贺老给他们留下的,他带回去算怎么个事。
蔡桂香借着帮他收拾东西为借口,把钱塞进了他的包裹里,女婿人品好,回头发现这钱肯定会还给贺老的。
闺女走的时候,也没带多少东西,她又给塞了一点儿钱,京市肯定有很多要花用的地方。
结果徐怀山一摸就察觉到不对劲了,伸手就给掏了出来。
蔡桂香:“……”有时候女婿太有本事了也不好。
钱到底没拿走,连她自己的钱也被拿了出来。
“妈,我退伍上头有补贴的,当大队长也拿工资,贺老那边也说过去给安排工作,我的工资都会给采云花的。以后我们有空,肯定会来看你和爸的。”
蔡桂香含泪送他离开,一路絮絮叨叨的叮嘱着。
“大伯娘,姐夫,等等。”
走到半路,乔采月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递给了徐怀山一封信,“姐夫,给我姐的。”
乔采云走得太突然了,她都没来得及和她姐说上几句话,她就走了。
有好多话都没来得及说,就写在了信里。
乔采月便写了封信,托徐怀山带过去,不然她也不知道往哪边寄。
这个徐怀山倒是收下帮着带过去了。
蔡桂香一拍手,拉着乔采月去了公社,借了纸笔,由她口述,乔采月替她写信。虽然识字,可她写字却不太行,正好让乔采月帮她写,她就是担心自己要交待的太多,女婿记不住。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还有些不舍,可也知道不能耽搁时间,便把信交给了徐怀山。
等人走了,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干活儿都提不起劲来了。
可是很快一个重大消息的公布让大家都不再议论乔家的事情了。
高考恢复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全国各地的报社都加紧印刷报纸,所有报纸的头条版面都是在报道这件事情。
最先回神的是知青同志,他们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