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几个孩子早早穿戴整齐。
岳迎乐帮大哥把昨天的剩饭热一热。
岳迎庆把几人的药煎上。
岳迎喜洗漱好来到柳苗的床前,趴到她耳边小声的喊道:“娘,起来了,该吃饭了。”
柳苗感觉耳边痒痒的,努力的睁开双眼,看到耳边趴着一个人头,吓得一激灵,想往里挪,碰到个软软的小身子,迅速转头看过去,哎呀妈呀,真是人吓人吓死人呀,小胖子还在她怀里睡着呢,这下算是彻底醒了,往外瞅了一眼,连个月色都没有,黑咕隆咚的。
“怎么起这么早呀,连个油灯也不点,看的到吗?”
“看的到,娘,你快起来吧,大哥都把饭做好了。”
“那也不用起这么早呀,这么黑的天,路都不好走。”
一边起床一边嘀咕着。
岳迎喜看他娘嘀嘀咕咕的问道:“娘,你说啥呢?”
“啥也没说,这就起了。”
几人抹黑吃完饭,岳迎康回屋把床上的小五抱出来,放到背篓里。
“你别背了,身上还有伤呢,给我吧。”
说完,把背篓接了过来。
几人都不知道去镇上的路怎么走,只能先去坐牛车认认路。
村里只有老关家和村长家有牛车,老关家是外来户,但据说之前是在外地做生意亏损被逼债才躲到这里来的,家里有点儿积蓄,来到他们大岳村后置办了田地,几个儿子儿媳又孝顺,关老爷子闲来无事就每天赶一趟牛车挣个零花钱。
村里人不会每天都去镇上,有时是几人约好提前跟老关头打招呼,没时间的话也可以拜托他帮忙代买,他们昨天也没提前预约,不知道还有没有位置。
母子几人赶紧往村口走,借着朦胧的月色远远的看到村口有辆牛车,幸好人还没走,几人加快了步伐。
岳迎康跑了两步率先到达。
“关爷爷,我们今天想去镇上,还有地方坐吗?”
“是小康呀,几个人去呀。”
“我们一家都去。”
关老爷子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说道:“今天没啥人过来,都上车吧,咱这就走。”
母子几人陆陆续续上了车。
柳苗坐上车,看到关老爷子直接发动了牛车,好奇的问道:“关大叔,你不等其他人啦。”
“不等了,每天差不多就这个点儿,没人来我就走了。”
她听小康跟他提过坐牛车要一人两文钱,她赶紧数出十二个铜板递了过去,关老爷子只要了八文。
“你家都是小孩子,用不了那么多。”
柳苗知道他肯定是照顾到他家的情况,也就不再客气,直接接过来说道:“谢谢关大叔。”
牛车晃晃悠悠到镇上,天才蒙蒙亮,几人下了车跟关叔约好时间,就分开行动。
望着还算干净整洁的街道,几个孩子眼睛都不够用,这瞅瞅,那看看。
柳苗不太放心,她一个人看不了那么多孩子,万一丢了她可没处说理去。
拉回几个孩子到跟前叮嘱道:“等会儿逛街的时候你们要拉好娘,别走丢了,这里有那拍花子的,趁你不注意就把你抱走了,你们就再也见不到娘了,所以这牵着的手一定不能松开,听到没。”
“嗯,听到了,娘。”
“小喜和小乐牵着娘的手,小康你牵着小乐的手,小庆你牵着小喜的手,嗯,对,不能放开,知道吗?”
几个孩子重重的点着头。
嘱咐完,一家浩浩荡荡的开始扫街模式。
其实这次出来柳苗不是单纯的来购物,她要出来了解一下这个朝代的一些情况,才好做下一步的打算,要不然一个妇人带着几个孩子,没有进项,就等着饿死算了。
今天来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把王氏的镯子给当了。
但她没有着急,而是在街上慢悠悠的转着。
街上摆摊的不是很多,可能是他们来的太早了,也有可能是还没有到赶集的日子,看来看去就那么几家,实在是没啥看的,柳苗才向人打听当铺的位置。
几人找到当铺,将镯子递给掌柜的。
掌柜看了两眼问道:“活当还是死当?”
柳苗毫不犹豫的说道:“死当。”
“死当十两银子。”
“什么,才十两。”
一听柳苗就不愿意了,虽然她不知道这里的行情,但她知道掌柜的一定是压价了。
“掌柜的,你可别坑我,我这玉可是家里的长辈留下的传家宝,您老看看这光泽度,这晶莹剔透的,再看看这外观一点儿划痕都没有,平时我都不舍得带,小心的保养着,要不是家里出了点儿事儿,我是绝不会拿出来卖的,您老一张口死当才给十两,未免太不厚道了。”
掌柜看着这个妇人穿着破旧,没想到还是个行家。
“那你想要几两。”
“最少十八两。”
“十八两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十六两,不能再少了。”
掌柜的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十五两,要是你同意我们就收了。”
柳苗开心的差点儿没绷住,努力的憋出一副你占了很大便宜,而我很心痛的表情说道:“好把,十五两就十五两吧。”
拿完钱柳苗迅速的离开当铺,生怕掌柜的后悔似的。
几个孩子完全是一副我是谁,我在哪的表情,幸好出来的时候被她娘拽出来了,要不然这会儿人还在当铺呢。
他娘真的是太厉害了,竟然多当了五两银子,实在是忍不住,频频朝他娘装银子的地方看。
柳苗好心的提醒道:“都少看两眼,好好走路。”
几人才收回目光,但还是心不在焉。
为了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柳苗看到有卖糖葫芦的,大方的买了五串。
小宝还在筐子里睡着,她先拿着吃了起来。
“都快点儿吃吧,别拿着看了,小康看着点儿弟弟们,这会人多了,都注意点。”
红彤彤的果子甚是诱人,几个孩子欢快的吃了起来。
路过卖糖人的摊子,岳迎喜停住了脚步,眼巴巴的看着。
柳苗也跟着停下了脚步问道:“想吃吗?”
“不想吃,我就看看。”
不想吃嘛,先把口水先擦一擦更有说服力。
“想吃的话,娘回去给你们做。”
麦芽糖挺好做的,有糯米和麦子就能做出来。
岳迎喜不相信:“娘,你真的会做吗?”
“会呀,娘骗你干嘛。”
“那娘以前怎么不做。”
问的柳苗哑口无言。
“以前,以前那不是没时间嘛。好了,快走吧,咱还有好多东西要买呢。”
柳苗带着几个孩子买了十几斤白面,十几斤大米。
想着要给孩子们做麦芽糖,又买了几斤糯米,几斤麦子,看到有卖花生的,又买了几斤花生。
岳迎康看着她娘大势的购买,有点儿慌,拉了拉他娘的衣服说道:“娘,你买那么多白面干嘛,咱买点杂粮面就行了。”
“吃啥杂粮面呀,现在有钱,再说了,买白面也不完全是自己吃,娘想做点儿小买卖,要不然咱家连个地都没有,咱们以后只能喝西北风了。”
她刚逛了一圈,没看到有人做卤味,没人做好呀,他就有机会,可是调料不好买,只买到了油盐酱醋,其他调料都没看到。
大料类的好像都是中药,不行去药店看看。
柳苗先结了帐,这一算不要紧,竟然花去了二两多银子,真是贵呀。
花就花吧,反正她能再挣回来,可让她郁闷的是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这到底是个啥朝代。
“娘,抱。”
还没感慨完,就听到从框子里传出来的声音。
小宝醒了,柳苗把他从框里报出来,装好粮食出了店门。
“你睡醒啦,先喝点水。”
拿出竹筒,喂他喝了两口水。
“小庆,把今早煮的鸡蛋给小宝剥剥。”
让小宝吃完,母子几人朝药店走去。
柳苗进店一问还真有,贵是贵了点儿,但这钱花的很开心。
又去铁匠铺订了一口平底锅,炖肉还需要砂锅,反正就是一个字:买。
几个孩子除了柳苗怀里的小宝,都已经麻木了。
他娘喜欢买就买吧,看他娘逛街跟大了鸡血一样,拦也拦不住,就随它去吧。
几人的框已经装不下了,手里也都提着东西,实在是没地方放了,他娘终于有要停止的架势。
几人均是松了一口气。
他娘太能花钱了,从早上到中午都没停歇过。
“娘,饿,宝儿饿。”
怀里的小宝发出抗议。
“小宝饿啦,哎呀,怎么都这个时辰了,咱们跟关大叔约好的时间是不是要到啦。”
“是呀,娘,咱快回去吧。”
时间是挺赶的,但是也不能饿着肚子回去,买了十几个大肉包子赶紧往镇口赶。
看到关大叔坐在牛车上等他们,很是不好意思。
“关大叔,实在对不住呀,这有太多东西要置办了,没注意时间,您老还没吃饭吧,快吃,刚买的,还热乎呢。”
说完,就递过去两个包子。
“让几个孩子吃吧,我刚吃过了。”关大叔不肯接。
“吃吧,我买的多,再说吃个包子也不占地方。”
看柳苗实意给,关大叔就没再推拖,接过包子,放进怀里,应该是自己不舍得吃,要拿回去给小孙子改善伙食。
柳苗也没在意,看着几个孩子吃的香喷喷的,也开始吃起来。
离村口还有一段距离,柳苗就要求要下车。
“关大叔,我们走小路回去,就不从村口过了,你在这边停一下吧。”
关大叔了然,把车挺到小路口,柳苗带着几个孩子道了谢,沿着小路往家走。
她家住在村后,更靠近大山,今早他们是穿过村子来到村口,直接上的大路,而这条小路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走了,不好走不说,还离村子稍远一些,但是离柳苗她家近呀,从这个小路走出去就到她家了,比从村子里过更方便,还省得碰到乱七八糟的人。
几人回到家中,柳苗把小宝放到床上,卸下背上的背篓,倒在床上。
累死人了,她得歇一下。
小宝爬过来把手上吃的粘粘的山楂往她嘴里送。
嘴上还说着:“娘,果果,吃。”
柳苗嫌弃的不行,拿开他的手说道:“小宝自己吃,娘吃过了。”
身体很累,但是他也不能歇呀,这边镇上逢双就是个小集,每月初一十五是个大集,明天就是个小集,她今天花出去小六两银子,怎么也得把这钱挣回来,要不然几个儿子该愁的吃不下饭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