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千春颂 竹叶心

9. 第九章 心病

小说:

千春颂

作者:

竹叶心

分类:

古典言情

那三名男童本就体质强健,用药后恢复得也快,病愈之后,先后被父母接回家中。

那些父母本以为自己的孩子多半是凶多吉少了,这回看到孩子们活蹦乱跳地回家,俱是喜出望外。

其余病症较轻在家休养的患儿也大都康复,他们得到过墨医分发的药物,前来感谢的居民恨不得踏破了无假关舍的门槛,但诸医只是推脱不见。

作为谢礼的粗麻布匹和豆米禾黍堆满了舍馆,甚至有人将自家病愈的儿女送至舍馆做工,以偿救命之恩。

舍馆深处,患儿们病愈回家,医师与小童子们繁忙依旧。

今晨医缓接到各地的墨医与游医传信,说是平水和湘水一带陆续出现了麻疹流行,那里的游医也着手收治患儿,但疗效远不及无假关一带好,死去的患儿甚众。

水患加上疫病横行,一时间人心惶惶,都说是上天降罪,楚国将要不存,民间巫舞之事盛行,早已惊动了远在寿春的楚王。

征询过剧连的意见后,医缓安排下诸医行程,医弦、医代、医革、医迟等人随医芑的游医队伍一道前往南方帮助救治患儿,他与医沉则带着解忧和小童子们返回墨者聚集的小狐台山,去召集其他墨医一道南下会合。

唯有游医带回来的那个女童尚未完全康复,无法跟随医师们启程,只得暂留在馆舍之内,托人照料。

解忧快步行走在乡野之间碎石铺满的小径上,这一带发疹的患儿大多处于退疹期,只待这几日复诊结束,她便会跟随医缓前往小狐台山。

“是医师!”一个妇人惊讶的声音在空旷的乡野中飘起,解忧抬眸望去,似是那日怀抱孩子到无假关求医的妇人。

“阿洛,你快来!让医师们再看一看。”妇人的声音再度响起,急切中掺杂着喜悦。

被她呼唤的男童拨开荒草跑到三人面前,他的面颊和脖颈上残留着些许暗红色的疹斑,还有疹子消退之后粗糙的皮屑,晴朗的阳光对他来说还显得太过刺目。

医缓为男童查看舌脉,仔细地询问了这几日饮食睡眠,确实已好全了。

妇人松了口气,听闻他们是为寻访此前的病患而来,便邀三人先前往家中小坐片刻。

妇人捧上一个做工粗糙的茶盘,上面是灰陶的茶盏,她讷讷地笑着,“家中粗陋,招待不周,请几位医师不要见怪。”

众人道了谢,从茶盘中取来捧起茶盏,细细品尝。

茶微苦,带着新鲜草木的涩意,是新鲜的兰草煮出的茶汤。

古诗中说,兰泽多芳草,楚地池沼丰茂,气候湿润,正适宜各类香草生长。

可普通乡野之人虽则每日与香草药草比邻而居,却只是将它们当作野草对待,这妇人能够识得这些香草,煮水饮用,很不寻常。

或许正如村民们所说,她曾经确实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夫人。

解忧蓦地想起那块石头,既然是从这个村中得到,自然应该问一问。

她从怀里取出所藏卵石,就着明媚的日光一映,里面细小的云母碎片闪烁着光彩,幽蓝色的石质散出斑斓的颜色。

妇人正倒茶,看了一眼,不觉呆住,丝毫不觉滚烫的茶水洒落手上,一张还算清秀的面庞变得灰白如缟,唇也微微哆嗦。

解忧蹙起眉,关切问道:“夫人怎么了?”

“这是……”妇人回过神,眼神空茫,一串泪珠怔怔滚了下来。

“母亲怎么了……?”男孩抬手拉着她,踮起脚为她抹泪,“父亲离家之前,让我劝您不要哭泣的。”

妇人低头看他一眼,双唇颤抖,过了好一会儿摇头,才向解忧问道:“这石块……看起来是我的东西,医女能否交还于我?”

解忧点头,将卵石递给她,“自然。这本是村中叫作‘汾’的那名患儿所遗留,说要交给‘吴’。可惜语焉不详,我与游医寻访多次,还以为是要送返吴地,想不到所寻之人就在这村中。”

“汾吗?”男孩在旁问道,“他是半月前与他姑姑一起迁到村中的,听闻他水性很好,常常帮人打捞江中沉物,这……也是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