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人手问题后,林小满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堆肥的相关事宜。他找人四处收购堆肥所需的各类原材料。木屑、稻壳、豆饼、豆渣、落叶……纷纷被源源不断地运送至村中。
待到所有物资准备妥当,人手也已齐备,林小满便亲自上阵指挥。他命人在围绕着这一百亩荒地开挖十个大坑。参与挖坑的十名壮汉来自清溪村,平日都是干惯了农活的好手,经验丰富,手脚麻利。在林小满的指挥下,他们齐心协力,挥汗如雨,大坑花了七天时间便顺利挖成,深度与大小均达到了林小满的预期标准。
坑挖好后,林小满立刻指挥众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木屑、稻壳、豆饼、豆渣、落叶等材料依次倒入坑中。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命人寻来了一些地龙(即蚯蚓),一同放入坑内。地龙在腐熟过程中能够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有助于提升堆肥的质量。在古代缺乏化肥的情况下,这些天然的材料无疑是最为实用且有效的肥料来源。
一切准备就绪,林小满仔细估算时日,预计这些材料在大坑中经过大约七天的腐熟发酵,便能转化为肥力充足的堆肥。届时,这些堆肥将会被均匀地混合在翻耕过的荒地里,为土地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粮食的顺利种植。
对于荒地的开荒工作,林小满极为重视,要求也十分严格。他要求必须深耕土地,以确保土壤的松软和肥沃。为此,他倾尽最后的积蓄,购入了三头健壮的水牛,加上家里闲置的骡子,以帮助大家进行翻耕和拉运石子等工作。这些牲畜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原本繁重的农活变得轻松了许多。
与此同时,前来帮忙育种的六人在王氏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育种工作。他们将土豆、番茄、辣椒的种子一一取出,按照林小满的吩咐,或播种于土中,或将土豆按芽眼切块,抹上草木灰后整齐地摆放在地窖里。人多力量大,如此大量的种子在三天之内便全部育种完毕。
开荒、堆肥和育种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同时进行。林小满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总是忙不停地来回奔走巡视。他时而蹲下检查堆肥的进展,时而注视着新开垦的土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沈青山看在眼里,心中既是欣慰又是担心。他走到林小满身边,语气中满是无奈地说道:“小满,这日头如此烈,你怎么又出来了?快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看着就好。”
林小满闻言,转过头来,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哎呀,青山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我在家哪儿待得住呀。”他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蹦跶着巡视自己的“领地”,“这些可都是我的耶,你看,这么大的地盘,我可不能掉以轻心。”
沈青山看着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林小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执着,也知道劝不动他,便只能默默陪伴在他身边,一同巡视。
林小满在田间来回忙碌,时而弯腰蹲下,伸手探入土壤,细细感知湿度,时而仔细查看种子的发芽情况,目光专注而认真。时而他又走到堆肥旁,伸手试一试温度,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土,额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神情却充满了期待和满足。
这些日子以来,林小满对这片土地倾注了无数心血。种子在悉心照料下,已经开始渐渐发芽。而翻耕的工作也即将结束,待到出苗之后,便可以正式下种。
经过了半月的辛勤劳作,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终于全部翻耕堆肥完毕,准备好迎接新生命的孕育。按照林小满的规划,十亩地种上了土豆,十亩地种上了地瓜,这些地瓜的种苗还是请村长特意培育的。另外二十亩则种上了番茄,那鲜红的果实仿佛已经挂满了枝头。而剩余的六十亩,全都种上了辣椒。
原本林小满打算多种些土豆,毕竟土豆可以作为主食之一。奈何块茎的数量有限,他还特意留了一些存放在地窖里,留着平时加菜的。
在这段时间里,林小满雇佣了那些开荒的人家继续帮他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包括浇水、施肥、除虫等。他原本担心有些人家可能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长期做这些活计,但事实证明,他低估了村里人渴望赚钱的决心。这些人为了多赚些银钱,起早贪黑地忙碌着,硬是把这些活计都揽了下来。这让林小满省去了再去招募长工的麻烦。
看着儿子日夜不停地忙碌,王氏心疼不已。她多次劝说林小满注意休息,但每次都被他笑着敷衍过去。王氏无奈,只能每天熬一锅滋补的汤,放入一些补身子的药材,让林小满多喝,希望他能保持体力,不至于累倒在田间地头。
等种子全部种下之后,王氏跟沈青山都松了口气,这下林小满总算肯待在家里好好休息了。
“娘,家中的银钱是不是被我花光了呀。”缓过神来,林小满不好意思地问。
“是余下不多了,不过不要紧的,钱没了再赚就是,你可不能再这么辛苦下去了,你这小身板,哪里撑得住呢。”王氏担忧地说。
“哈哈,娘可别小看我,我身体结实着呢。”林小满用力拍了拍自己胸口,结果太用力了,差点呛了出来。
“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了。”王氏赶忙帮他轻抚后背。
“银钱无需担忧,我来想办法。”沈青山在一旁道。
“青山哥你准备怎么赚钱?去打猎吗?”林小满好奇地问道。
“我准备往京城方向走商。”沈青山道。
“京城啊,我也想去呢。”林小满眼睛一亮。
“这京城路远,满哥儿你的身子……”王氏在一旁有点迟疑。
“娘,我真没事。我也想跟着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呢。”林小满拉着王氏的手撒娇。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沈青山虽然有这个计划,也不是马上实施的。
“那好吧,反正你去就得带上我,不然我自己偷偷溜着去。”林小满放下狠话。
沈青山无奈一笑:“好,肯定带着我们小满一起去。”
“嘿嘿,青山哥最好了。”林小满偷笑。
去京城的路途遥远,自然不能两手空空而去。林小满心里盘算着,下月铺子的盈利还得用来偿还之前购买荒地的欠款,此行不仅需要盘缠,还有后续荒地雇佣人工的费用。种种开销压在肩上,迫使他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财源。
“那要不,我们再摆个摊子?”林小满思索片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满哥儿打算卖些什么呢?”王氏好奇地问道。
“我想就卖酱香饼吧,地点选在码头那边。”林小满解释道,“酱香饼价格亲民,能让人吃饱,又十分美味。码头那边人流量大,是个摆摊的绝佳地点。而且,酱香饼可以提前做好,到时候只需加热一下,抹上酱料就能食用,既省事又省时。”
林小满继续盘算着:“我们可以请几位婶子来帮忙,专门负责揉面团和烙饼。至于酱料,由我来亲自熬制,确保味道独特。此外,再雇两个小伙子负责摆摊和售卖。”
“行,一切都听小满的安排。”沈青山表示赞同。
两人随即开始详细计算成本。经过一番核算,他们发现,如果一个酱香饼售价三文钱,那么还能赚取一文半的利润。就是需要先打造几个专门用于烙饼的鏊子。
林小满仔细地向沈青山描述了鏊子的模样和尺寸,那鏊子需得是生铁铸成,圆形平底,边缘略有凸起,用来防止烙饼时面糊外溢。沈青山一边听,一边用心记下每一个细节,随后匆匆赶了骡车前往镇上。到了镇上,他先寻到一位相熟的中人,托其在码头上定下了一个摊位,位置要好,人流要多。接着,他马不停蹄地赶到铁匠铺子,与铁匠师傅详细商议了一番,定下了六个厚实的鏊子。随后,他又辗转至粮食铺子,买了小麦面、玉米面以及黄豆面。最后,他还不忘去采买林小满开出的配料单子,各种香料、调味品一应俱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