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薄雾如纱,轻轻笼罩在田野之上。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村舍错落有致,茅草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炊烟袅袅升起,融入那抹晨曦之中。
距离王铁柱和崔三娘喜结连理之日,已然过去了半月有余。他们婚后夫妻和睦自不必多说,王铁柱休息过后重新回到了林记当铺,继续担任掌柜一职。林记砂锅的生意一向稳定,随着王铁柱的回归,店铺的经营愈发井井有条,这让林小满与沈青山都松了口气,不再需要日日亲自坐镇林记。
空闲下来的林小满,眼见春耕也已顺利结束,于是,他跟王氏,沈青山商量过后,准备把建房提上日程。这个念头一经浮现,便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沈青山建议他先自己把图纸画好,再找镇上的工匠带队帮他建房,打下手的人需要的不少,就可以从村里招人。
林小满拿出纸笔,开始构思房屋的布局与结构。他凭借着从前在现代的记忆,结合古代的实际情况,一笔一划地绘制出了一份四合院的图纸。四合院的布局渐渐在纸上成型,庭院、正房、厢房、倒座房,一一呈现。虽然他的画技算不上精湛,线条略显笨拙,但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将自己心中的设想完整地表达出来。
经过一番努力,图纸终于完成。林小满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起,绑上细绳,满怀信心地前往镇上,跟沈青山一起去到曹工匠的铺子。
“这位小哥儿,这图纸是你自己画的?”曹工匠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林小满心中一紧,难道是自己画得不够好,让人看不懂?他略显不安地点点头,回答道:“是的,曹工匠,请问是哪里有问题吗?”
曹工匠微微一笑,解释道:“整体设计非常出色,只是这图纸上的下水道和水龙头,我建房多年从未听闻。这些设计非常新奇,能否请你详细讲解一下?”
林小满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他耐心地解释道:“这些设计是为了解决排水和供水的问题。下水道可以将废水排出屋外,而水龙头则可以控制水的流动,方便日常生活。”他可不想半夜上个茅房都要走好远。
曹工匠听得津津有味,他思索片刻,又道:“林小哥儿,不知你这份图纸可否卖于我?我可以不收此次工匠费用,免费为你建造这座四合院,保准建得整齐大方。”
林小满听后,心中暗自好笑。这张图纸本就不是他原创的,只是他将现代的知识与古代的实际相结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这份设计。没想到还能靠图纸省一笔,要知道这工匠费用也得几十两呢。既然曹工匠如此欣赏,林小满自然不会吝啬,欣然同意将图纸赠与曹工匠。
“曹工匠,您太客气了。既然您如此欣赏,我便将它赠与您,希望能对您的技艺有所帮助。”林小满拱手道。
曹工匠大喜过望,连连称谢。
下月初四是个黄道吉日,宜动土开工,正是建房立业的好时机。“关于此事,我已有安排,”曹工匠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我打算让我大徒弟领一队工匠前往清河村。他这些日子在镇子上帮刘员外修缮铺子,手头上的活计再过几天便能完工,正好能接上。”
曹工匠口中的大徒弟,其实是他长子,不仅继承了他的手艺,也在多年的磨砺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曹工匠对他十分信任。
“至于打下手的工人,”曹工匠看了看铺子的安排,接着说道,“你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招募几个。人手充足的话,建房进度自然会快些。”
沈青山微微点头,转而看向林小满,两人心照不宣,决定还是多招几个人,尽早把房子建好,现在那三间泥土房怕是撑不过雨季。
“还有一件事需要确认,”曹工匠继续道,“这青砖、木材梁柱、瓦片门窗等建材,你们是自己去置办,还是由我们代为购买?”
沈青山略一思索,随即拱手道:“这些事情就全权交给曹工匠处理吧。曹工匠多年建房经验,渠道广泛,我们信得过您的眼光和能力,只盼您能帮我们寻到质优价廉的建材。”
曹工匠闻言,哈哈一笑,谦逊地说道:“承蒙信任,老夫定当不负所托,为你们寻来最合适的建材,价格方面也会尽量压到最低,保证让你们满意。”
随后,三人坐下详细商议了一番建房的面积和设计。曹工匠经验丰富,很快便心中有数。他取来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曹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说道:“根据初步估算,工匠的工钱我做主免了,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建材方面,由于你们这房屋面积较大,所需材料较多,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两百两银子。而作坊的建造相对简单些,费用大约是五十两。”
沈青山和林小满对视一眼,这与他们的心里预期相差不远。
“那就有劳曹工匠了,”沈青山拱手致谢。
“放心,老夫定会亲自督办,确保建房顺利完成。”曹工匠笑着应道。
在建房的流程都商定妥当之后,沈青山与林小满便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村里,径直前往村长的家。林村长见到二人,立刻热情地迎了出来,满脸笑意。沈青山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希望村长能帮忙召集一些能打下手的村民,协助他们完成建房的事宜。
林村长听了,连连点头,满口答应:“放心吧,青山,满哥儿,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一定会仔细挑选,只找那些手脚麻利又靠谱的人来帮忙。”
自从林小满与沈青山开始在镇上摆摊子、开铺子以来,村里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农闲时,村民们无所事事,只能靠着有限的土地收入勉强度日。而现在,随着小满和青山的生意兴隆,村里不少人都得到了额外的赚钱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林小满和沈青山为人厚道,给的工钱比外面的一些活计还要丰厚。村里人可都念着他们的好呢。
林村长看着沈青山和林小满:“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们放心,那些偷奸耍滑的我肯定不会推荐给你们,我一定会找靠谱的人来,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林村长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坐了整整二十年。岁月悠悠,他早已习惯了每日处理村里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东家的牛踩了西家的菜,张家媳妇和婆母拌了几句嘴,李家的孩子偷摘了邻家的果子,诸如此类。这些小事虽然繁杂,但他都尽心尽力地去调解,毕竟村里太平是他最大的心愿。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他希望清河村能真正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富足、安宁的村庄。
如今,村里难得出现了几个能干且愿意带领大家一起干的人,比如林小满他们。这几个人有想法,有干劲,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带着村民们一起赚钱。林村长深知这样的机会难得,因此,他决不能让那些琐碎的纷争和短视的行为拖了后腿。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林小满的远方亲戚最近找到了族长,试图让族长施加压力,逼迫满哥儿他们把方子交出来。林村长得知此事后,立刻出面干预,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威望和经验,硬是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他明白,如果因为这些“老鼠屎”而惹得满哥儿他们不喜,导致他们心生去意,那将是对清河村的巨大损失。就像多年前的邓老三那样,赚了钱便干脆利落地卖了田地,举家搬迁。这样的教训,林村长记忆犹新,他可不能让历史重演。
“除了建房的工人,我们还需要再招三四个婶娘来帮忙做饭。”虽然之前提供的图纸让林家节省了不少工匠的工钱,但这饭食可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么多工人每日劳作,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干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