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修真 > 穿成陪嫁下一秒 梦里解忧

第63章 上殿对峙

小说:

穿成陪嫁下一秒

作者:

梦里解忧

分类:

玄幻修真

廉王也不知是何心态又笑着说了句“秦艽到底是侯府世子从小和我们这些皇子一起长大身份贵重。便是流落到岭南去也不该被一个小小的知县使唤。”

秦艽皮笑肉不笑的说:“在其位谋其职就不劳廉王殿下费心了。”宋家人再怎么指使他怎么也不会诬告他行强**。

廉王似是没想到他还能说出这么一句正经话来“在其位谋其职?秦小世子说的好想必等宋知县调离岭南你也能协助好新同僚。”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秦艽瞧着他这副蔫坏的模样就没憋什么好屁。

廉王收回目光端正坐好并没有向他解释的意思。

到底是大殿之上上首坐着皇上其下又都是朝中重臣。饶是秦艽被廉王激的一肚子火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老老实实的站在太子身后。

太子心中满意岭南这三年到底是没白去曾经那么懒散的小舅子如今也知道分寸了。

他用不高不低用坐在他一旁的廉王能听到的声音说了句“让你去军中是为了历练日后好接手忠毅侯手中的军队。国公府子嗣繁多上面又有老国公顶立门楣自然无需像你这般外出谋算。”

这句话太子说的语气平淡可秦艽眼睁睁的看着廉王的脸色变了又变低头咧嘴偷笑。

活该让你在我姐夫面前瞎咧咧。国公府兵权在握又如何?底下子孙没一个成器的嫡子没一个活到成年庶子天天和公鸡似的斗来斗去。等老国公百年之后定襄国公府就是一盘散沙。

他这边看廉王吃瘪正得意冷不丁听到皇上提到他“秦艽去了岭南这三年如今倒是稳重不少。”

秦艽忙走到殿中跪下回话

太子在一旁听着颇为满意不错说话也比从前好听。

“你在钦州带兵上阵有功又是忠毅侯世子可愿去你父亲军中做个守备?”忠毅候所管辖的边境防护兵中守备已经是正五品的武官官职了而秦艽如今只是个六品的百户。

见皇上有意抬举秦艽廉王有些坐不住了“父皇秦艽年龄尚小连武举都没考完只历练三年便坐上守备之位怕是不能服众。”

武举同文人科举一样三年一乡试再三年一会试。秦艽只是早年考了个乡试得了个武举人的称号并未参加过会试。

其实以他的身份,将来是一定会子承父业接管忠毅侯手中的军队的,因此参不参加会试并不重要。

太子适时开口,“服不服众要问军中将士才对,而不是你我妄测。秦家军不服自家少主?真是天大的笑话。

廉王眸色一变,定襄国公在军中地位不可动摇,秦家不可抗争,武官他险胜一筹。但太子在朝中文官中的支持者甚多,他可用之人甚少,世家自身难保不敢随意押宝,他只能收服些没有根基的寒门子弟慢慢图谋。

如此情况下,秦艽万万不能在军中闯出名头来。

“父……

“谢陛下隆恩,但廉王殿下说的也不无道理,微臣想参加明年的武举后,再去军中为陛下效力。

廉王刚要再开口说话,秦艽竟然主动回绝了皇上的好意。

皇上倒是高看了秦艽一眼,“你既然心有鸿鹄想继续武举,自然再好不过。

他说完问身边的宫侍,“赫山知县宋亭舟可到了?

宫侍深深的弯下腰,“回陛下,人已经在偏殿恭候着。

皇上缓缓颔首,“那就传上殿吧。

“微臣西梧府,赫山县知县宋亭舟,恭请陛下圣安。

宋亭舟老老实实的跟着宫侍进殿,脊背挺直,头颅微垂,下跪行礼时眼睛专注地看着地面洁白无瑕的汉白玉,并不敢左右乱看。

皇上居高临下的凝视他片刻,眸中渐染嘉许之色,“宋亭舟,齐盛二十五年二甲进士第五。任职赫山知县三年,功绩卓然。辖制乡绅,开垦荒地,扶持工坊,鼓励贸易,使当地民生兴旺。此等政绩,堪为百官楷模!

看得出来皇上很欣赏宋亭舟,这一小段话,将来甚至能载入史册。

被上位者肯定是件令人倍感荣幸的事,更何况宋亭舟只是个没有太大背景的七品官。

不管宋亭舟心里如何,表面上也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复又跪下谢恩。

上首的帝王很满意他这番表现,笑道:“朕还没赐你恩赏,你谢恩倒是谢早了。

吏部尚书也在,他是最知圣意的人,“陛下,按常理来说,考核评良者该官升一阶,评优者可官升两阶。地方官回京的话又有另一套评判标准。

皇上有些不满,“宋亭舟如今是正七品的知县,再往上两阶才是个正六品的州同知罢了。

吏部尚书吞吞吐吐,“陛下,臣看了都察院的评判结语,宋知县只得了个良。”

宋亭舟的功绩既然连皇上都过问了,看见在朝堂上是有人关注的,如此情形下竟然只得了个良?

便是不用彻查,也知道里头定有猫腻。

廉王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在朝中的势力没有太子深厚,只知道宋亭舟是个有才能、有功绩的,却不知他在皇上面前竟也能挂上号。他在都察院审核官员的时候插了一手的事,岂不是轻易便能被彻查出来?

“父皇,宋知县即是政绩优良,在地方上实在屈才,不若召回京中为官,也好为您解忧。”廉王前思后想,突然出言说了这么一番话来。

太子眉头一皱,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但宋亭舟此人确实有几分本事,留在盛京几年熬熬资历以后没准可以为他所用。思及此处,他并未出声反对。

皇上神情没有变化,只是又问了吏部尚书一句,“找找京城里的正六品官职,可否有空缺位置,若是没有,便往上看看从五品的。”

这便是确实有心将宋亭舟招回盛京了,连宋亭舟本来是优后被判为良的事也任廉王敷衍了过去。

而跪在殿中的宋亭舟,并没有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话语权。一旦皇上金口玉言定下宋亭舟的官职,他便只能回京述职。

若是没有孟晚那封信,从偏远地方的七品知县,一跃回京成正六品或是从五品的京官,便是不算一飞冲天,也称得上青云直上。

宋亭舟眼神扫到一旁端坐的廉王,可原来,他已经不知不觉参与到党争一派。

难怪对方会无故拉拢和针对他,当下在陛下面前提议让自己留京。恐怕是想让自己的人接手赫山,如此既可以名正言顺的保住陈崇和**墨,又能推上去个自己人占了宋亭舟现成的功绩,一举两得。

若无意外那个罗通判这次考核结束应当是坐上了西梧府同知的位置。而他留在盛京只有一个下场,受廉王针对,或是得罪对方,或是被对方拉拢。

廉王是王爷,他只是小小的五、六品官员,投靠太子或是其他皇子都不会得到重视。在皇上面前的这点圣心就更算不得什么了,难道廉王派人杀了自己,皇上还会让刑部的人捉拿自己赔命吗?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在上位者心中的分量,只有足够强大到,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已经举足轻重了,如此才可高枕无忧

“陛下,兵部刚有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致仕了,不若……

吏部尚书的话说到一半,有宫侍迈着细碎的步子小跑过来,“陛下,礼部侍郎林苁蓉林大人在外求见。

皇上语调微扬,“哦,林侍郎?招他入殿吧。

宋亭舟握在身侧的手猛地松开,有黏腻的汗水顺着指尖滴落在乳白色的地砖上,正巧被一直关注他的秦艽看见了。

秦艽还以为他是紧张的,投过去一个带着笑意的眼神。

宋大人平时那么沉稳的一个人,没想到面圣的时候竟也会如此局促吗?

宋亭舟:“……

他微微调整视线继续看砖。

倒是太子察觉出了几分端倪,这位年轻有为的知县仿佛并不想回京,这倒是有趣了。

林苁蓉很快入殿对皇上请安,他是上官,不必像宋亭舟一样一直跪在地上回话。皇上叫他起身的时候将跪了半天的宋亭舟也叫了起来。

林苁蓉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也没有任何铺垫,毫不避讳的说明了来意。

“陛下可能不知,宋亭舟的夫郎乃是我母亲项氏最小的弟子,他夫夫二人唤微臣一句师兄。所以他进入都察院参与考核,微臣为了避嫌并未叫他上门。

“苁蓉守礼有节,朕一直放心你做事。项家虽然是皇上整治的目标,但林苁蓉一样是皇上倚重的臣子。

林苁蓉重新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爱重,臣不胜感激。但臣非圣贤,弟夫的职位一直悬而未定,臣终于忍不住找去了都察院询问一二。是臣逾越,请陛下责罚。

这次朝觐,别说去都察院询问一二,便是花钱走动的又有多少?

也就林苁蓉实在罢了,皇上又怎会因为这点小事罚他?听他这么说心中反而更加熨帖,这个臣子心中有朕,才会事事怕朕生气。

“林爱卿快快请起,宋亭舟考核之事朕也有所耳闻。刚好殿上就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在,皇上干脆问他,“苟御史,宋亭舟为何考绩为良,而非优?

话又被新来的林苁蓉带回到朝觐上。

苟正芳一脸正气,“陛下,宋知县的审核虽然不是臣亲自过问的,但臣等都察院所有御史绝对是秉公评判。

皇上面色不愉,“既如此就把你手下当初负责考核西梧府一带的御史唤来,朕倒

要看看他当日是如何评判的。”

到了这会儿宫殿内仿佛在断案。殿前伺候的宫侍很快便带着几名侍卫将都察院御史传唤过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