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天时间,玉门关已经大变样,外围那座瓮城被拆了个七七八八,砖石木板全都运进了内城用于修缮城墙,加固城防,现在整个瓮城空无一人。
因为奴军已经死得干干净净,拓跋宏手中只剩万余军卒,想要同时守住瓮城、内城难如登天,只能将所有兵马收缩进内城。
夜幕昏沉,一排排羌兵在城头上来回巡逻,时而向外围张望着。虽然瓮城已无守军,但是沿着城墙一侧点起了数不清的火把用以驱散夜色,这样陇军若是潜入瓮城就会被提早察觉。
晚风吹过,火光在夜色中不断晃动,似乎有些许黑影贴着瓮城民房的墙角在前进,他们似乎对瓮城的布局极为熟悉,身影若隐若现,甚至诡异。
黑影在抵达内城外围之后全都停了下来,借着残垣断瓦隐藏身形,黑暗中隐隐露出裴守拙和君破渊两张冷漠的脸颊。
两人对视一眼,就此蛰伏。
他们在等,等玉门关火起大乱的那一刻,虽然他们想不到洛羽能用什么方式让玉门关满城起火,烧毁军粮辎重。
但他们相信大将军一定可以!
……
就在离玉门关不到十里的山峰之上,数百名陇军士卒正围着一只只竹条与薄纸扎成的奇特物件忙碌着,这些东西都是洛羽让将士们日夜不停赶制出来的,很多人对此物件见所未见。
那物件底部固定着盛满灯油的罐子,中央立着一团浸透了油脂的麻布作为灯芯,然后下方吊着稻草、竹麻等引火之物。
当士卒用火把点燃灯芯,昏黄的火光便嗖地亮起,热浪在纸罩内汇聚升腾,带动整个灯笼微微颤动。
“放!”
伴随着一声沉喝,士卒们同时松手,那些丈许见方的灯笼便晃晃悠悠地升空,初时还飘忽不定,但借着夜风越飞越稳,越飞越高,顺着风向飘向玉门关。
成百上千盏“灯笼”在夜幕中次第亮起,宛如星河倒悬。火光透过薄纸,晕开一团团暖黄光晕,远远望去,竟似天宫明灯飘落凡尘,场面蔚为壮观。
一众武将看得目瞪口呆,燕凌霄愕然道:
“这,这东西竟能飞天?”
“当然可以,只要热气充满灯笼,自然能借力飘飞。”
洛羽负手而立,嘴角含笑:
“竹为骨,纸为皮,以火为魂。热息充盈则升,夜风托举则行。看似玄妙,实则不过借天地之力。”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岳伍在一旁直挠头:
“这玩意叫什么?飞天大灯笼吗?”
“飞你个头!”
洛羽瞪着眼:“孔明灯,这叫孔明灯!你们能不能有点见识!”
“噢噢噢,孔明灯孔明灯。”
众将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洛羽白了他们一眼,抬手指向玉门关方向:
“今夜,我便要给拓跋宏送上一份大礼!”
夜风渐疾,数千盏孔明灯汇成流光长河,朝着玉门关飘去。有些灯盏会被疾风撕破,当即化作火团坠落;更多的却顽强地随风前行,直扑内城上空。
洛羽眯起双眼,嘴角微翘:
“好戏即将上演!”
……
城头上响起了羌兵嘟嘟囔囔的声音:
“今夜总感觉后脑勺发凉,不是个好兆头,都给我打起点精神!”
“头,用得着这么小心吗。”
边上一名老兵懒洋洋地说道:“上一次陇军攻城,在城内**那么多人,现在城外还有咱们三万精骑驻扎,他们有胆子来吗?”
“陇军一向擅长近战夜战,别掉以轻心。”
黑脸百户冷声道:
“拓跋将军可说了,谁敢**、疏于防备,立斩不赦!都摸摸自己的脑袋还在不在,不想死就给我瞪大眼睛!”
老兵还真就举着火把朝城外张望了许久,眼珠子瞪得滚圆:
“没人,头就放心吧,但凡陇军冒头,我一箭就给他们射个对对穿!”
“没人就好。”
黑脸百户松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眼皮:
“妈的,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了,这么搞下去谁吃得消。”
“你们看,那儿是什么!”
忽有一阵惊呼声响起,一名羌兵茫然伸手指向半空。
众人循声望去,远处的天空中似乎有许多火点在闪烁,一闪一闪,甚是诡异。
“啥玩意。”
黑脸百户使劲揉搓着眼睛:
“是我看花眼了吗?我怎么觉得空中有什么东西在飘过来?”
“没,没看花眼,真有东西在飘过来!”
满城羌兵都好奇地抬头张望,火光顺风飘动,越来越近,渐渐飘到了玉门关的上空,数以千计的孔明灯宛如一条火龙,横贯夜空。
“这,这是什么东西。”
此情此景让不少羌兵都浑身颤抖,感觉就像是有天劫降临,即将吞噬玉门关。
“快,快去找将军过来!”
“击鼓示警,快!”
“咚咚咚!”
“全军戒备!”
总算有人反应过来了,一阵阵示警的战鼓声响彻城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