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室这边,说起来,他们最近的动作的确不少。
毕竟无论怎么说,大夏已经立国三百余年,大夏皇室早已经深入人心,对于皇室忠心的人,并不在少数。
其中的代表就是黄岐范,王秉和和曹勋。
这三人,虽然都是文职,但是他们在看到近几十年军阀割据的情况之后,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复兴大夏,手里面必须要有兵权。
但可惜,他们明白的太晚了。
已经崛起的军阀们,不可能让他们重新掌控兵权。
特别是在冯友昌出任直隶督军之后,皇室的兵权进一步被削弱。
要说冯友昌起家,这跟皇室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皇室见大夏南方各省,军阀开始掌权,不再听从皇室调遣,特别是南方沿海各省,这些省由于有通商口岸,也是西方势力渗透的最严重的地方。
在西方势力的扶持下,南方各省的军阀开始崛起,靠着西方提供的资金和武器,很快就就建立起来了大量的军队。
甚至,在番禺,广南等省,还闹起过独立。
只不过当时西方并不想大夏分裂,觉得一个完整且软弱的大夏,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于是就帮助大夏镇压了叛乱。
可即便是镇压了叛乱,但是那一场叛乱的规模非常之大,几乎席卷了大夏南部九省,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可以说完全被打烂了。
虽然后来,叛乱被镇压,但是南方各省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听调不听宣。
为了应对南方各省,也为了防止再次叛乱,李锐的老爹,也就是孝宗皇帝李砦开始着手建立北方军阀体系。
其中,冯友昌,段义德,张庭芳都是被李砦提拔起来的。
这三人,在李砦还在世的时候,也算得上是忠臣良将。
冯友昌,段义德常年与南方割据势力作战,其中段义德的势力范围,巅峰时期,已经达到了东南沿海。
冯友昌的直军,甚至都打到了甘州。张庭芳一扫关外四省,当时的大夏,似有一种中兴有望样子。
但是好景不长,大夏还没有来得及扫清这些割据势力,李砦就突然暴毙。
随后,李锐继位。
李锐是李砦的嫡子,冯友昌,段义德,张庭芳又都是李砦提拔起来的。按理来说,冯友昌三人应该对李锐也是有相当高的忠诚度才对。
即便他们三人当时对李锐并不怎么感冒,但是李锐如果能够安抚三人,至少他们三个人不会直接作出反叛的事情。
但是奈何有猪队友。
之前说了,黄岐范,王秉和和曹勋是皇室的忠臣,他们也是李砦留给李锐的大臣。
但是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看不起武人,或者说,他们不希望看到武人脱离他们的掌控。
历史上有很多主少臣强,然后臣子反叛的例子,最着名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
所以,黄岐范,王秉和和曹勋都在防备冯友昌,段义德和张庭芳。
其中,黄岐范提出将三人兵权收回,然后另派人接手三人势力。
当时李锐还小,根本就不懂事,没有办法做主,所以当时的太后林茵就同意了黄岐范的提议。
其实要说林茵也是无辜,她那个时候才25、6岁,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军国大事,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她只知道,皇帝是天下共主,那么皇帝既然能赐予你,那也能收回。
于是,得到了林茵支持的黄岐范,王秉,曹勋三人就开始着手处理冯友昌,段义德,张庭芳三人。
而他们想到的办法,却是以皇室的名义,要求三人回京述职,然后趁机扣押。
到这里,可以说,三个只知道耍嘴皮的文人,坑了林茵这个头长发,见识短的女人。
而就在黄岐范他们商议要怎么借口扣押三人的时候,有人就给冯友昌三人通风报信。
所以,黄岐范他们的打算,全部落空,冯友昌三人直接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拒绝回京。
原本事情到这里了,黄岐范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聪明人的做法,应该是趁着事情还没有发生,立马给段友昌三人道歉,安抚一下。
虽然大家可能回不到过去那种亲密无间,但至少大家表面上没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