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抗清 傲骨铁心

第220章 王爷重要还是老贼重要?

小说:

抗清

作者:

傲骨铁心

分类:

衍生同人

《抗清》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谷城位于襄阳西北,此地向北就是河南南阳境,再向西北则是均县。

均县便与鲁虾、李恕等人潜居的淅川县境交壤。

这片地区可以用四个字形容。

穷乡僻壤。

三个县级地方总人口加一起也不过三五万人,同保康一样除了县城和有限几个镇子,大部属于无人区。

也正因此地条件恶劣,所以当年八大王张献忠投降明朝后,就被明朝廷安置于谷城。

没想到张献忠在谷城仅“老实”了几個月就再举义旗,重新点燃了已经平息的农民起义烽火,最终同李自成一起埋葬了明王朝。

让张天望带两千兵夺取谷城并占领附近的均县和光化,王五不是托大,而是收取这些地方的确就是探囊取物。

尤其是谷城,可以说只要明军过去,县城就能易主。

这还要感谢八大王。

因为八大王当年再次起兵时把谷城的城墙给扒了,城中除了夫子庙以外的建筑都被拆毁怠尽,以致于后来历任谷城知县连衙门都没有,只能将夫子庙作为县衙办公地点。

说是县城,其实就是个镇。

没有城墙,守备营兵了不起就两三百人,张天望要是搞不定不如找根绳子自个把自个吊了。

张天望出发前,王五又面授机宜,除夺取这三个县后要及时建立地方政权,安抚百姓,恢复民生、鼓励百姓耕种荒地,告知百姓三年免税外,要及时封堵自河南邓县进入这片地区的驿道。

必要时候,可以断道。

即有桥拆桥,有路拆路。

总之,能扒的都扒了。

如此一来,清军想要从河南进入襄阳,只能走新野这条路,或者绕道德安。

由于明军的骑兵力量太少也太弱,王五眼下根本不考虑北上河南深入中原。

那样做的话会让明军在战场上陷入被动。

平原地区以步兵为主的明军碰上集团规模的清军骑兵,哪怕这些清军骑兵战斗力实际早不如当年,但也是步兵难以消除的噩梦。

不客气的说,只要两三千清军骑兵,就能将上万明军按在地上磨擦。

到时走也不是,打也不是,最终只能被活活耗死。

而且河南被清廷经营了二十年时间,比起战火始终不断的湖北,清廷在河南的统治更为牢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王五是不会冒险挺进河南的。

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且现在进军河南他王五这个女婿真就成了老丈人吴三桂的马前卒。

为王先驱了。

想要挺进中原,除了拥有一支绝对规模的骑兵外,就是拥有强大的火力。

前者,以荆襄的地理条件和现实情况,明军根本做不到。

除非老丈人吴三桂豁出去把宝贝似的战马给他送几千匹来,不然还是老老实实经营荆襄的好。

后者,倒是可以。

虽然不懂具体办法,思路王五是不缺的,火器相关技术人材也储备了不少,投入的经费也很多,就等开花结果。

乐观估计,两年内明军的火器生产就能进入正轨,且领先于清军。

什么颗料火药,什么炸药包、地雷、药子定装、前膛改后膛之类、火石击发的基本武器常识,王五还是晓得一些的。

这些其实在现有火器技术基础上稍加改进即可,没有什么技术难题。

提出来,让“专家”去试验即可。

钱给的足够多,就没有什么造不出。

王五,天生就喜欢洒钱。

瞎子万四带300骑马步兵深入浙川营救被困在李官桥的吴世璠,问题也不大。

明军仅有的千余骑兵只能称为马上步兵,尚无法称之为真正骑兵,也就是无法与清军骑兵正面对决,但只要不攻城掠地,单纯救援几个被困的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王五让万四速去速回,途中绝不可做任何耽搁,救出吴世璠后立即回返谷城。

并且尽量做到保密,就是不能让吴三桂孙子落在明军手中一事被清军知道,也不能被虎帅他们知道。

王五不敢将此事告诉韩王、洪部院和虎帅、袁帅。

甚至与吴三桂秘密“勾结”,自个娶了人家女儿的事,王五也不敢透露半点。

不是王五想瞒着虎帅他们,实是担心顺营和吴三桂之间的血海深仇会让虎帅他们变得不理智,强迫他扣下吴世璠用以威胁吴三桂。

虽然王五的算盘也是扣下吴世璠,达到挟孙子以令爷爷的目的。

但强行扣下和代为抚养是两回事。

不管怎么说,王五终归是吴世璠的亲姑父。

有这层关系在,再施以合适理由,把侄子先交给小姑姑抚养,即使吴三桂心中不快,起码不会马上翻脸。

人与人的区别就在这里。

这要是由虎帅、袁帅他们出面扣下吴世璠,那吴三桂多半就会掀桌子。

真翻了脸,高大捷是听他王五的还是听王爷的?

弄不好,王五所有的努力都会在瞬间姓吴。

武安镇的会师宴比较简单,考虑到清军可能正在追击途中,次日队伍就离开武安镇向宜城进发。

途中努大海

等人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回归,被满洲大兵生生控制了几天的张天福是一点脾气也没有,为了脱罪其将防线沦陷的责任全推给了被杀的张朝义。

这场官司有的打。

毕竟张朝义他爷爷张存仁还在。

西山防线的其余清军将领这会也都叫明军突围成功给弄懵,一个个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张天福没有下令各部追击,而是派人到南阳请示因襄阳“沦陷”无法南下的征南将军达素。

不出意外的话,达素很快就会接管西山防线清军,如果其决定攻打襄阳,时间上至少得一个月。

达素首先得解决西山几万清军粮草问题。

说不定达素还得将西山这几万清军撤回河南,因为从河南往郧阳山区运粮的难度太大,光是损耗就得不偿失。

包括陕西清军也是这样。

漫长且极其难走的粮道不可能支撑他们深入湖北继续追击明军。

快要到宜城时,陕西清军代表、西宁镇游击胡定国终是“顺藤摸瓜”找到了明军后卫队伍。

有道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况胡定国是代表陕西清军与明军接洽俘虏交换的,因此担任后卫的总兵应绍第一时间将人带到了虎帅那里。

由于王五也不确定陕西方面是否同意交换俘虏,故而没有将此事告知虎帅他们,因此得知陕西方面竟愿交换包括郝摇旗和儿子李复国在内的俘虏,虎帅自是又惊又喜。

当下和洪部院、袁帅一起找到王五,问其详情。

王五这才将原委说了下。

“这种事鞑子怎么肯同意的?”

袁宗第对此事很是不解,他同鞑子打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看到鞑子肯交换战俘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

无论是大顺军还是忠贞营,在之前与清军作战中都没有抓到过清方的重要人物,有也不过是小角色。

反倒是顺军方面不断有大人物被清军抓获。

宋献策、牛金星、刘宗敏、李自成的两个叔叔、张鼐、田见秀等多了去。

如此,不是清军不肯交换俘虏,而是顺军没有俘虏同他们交换。

但这一次不同。

荆州一役,王五俘虏的不仅是三万多降兵,还有多铎的儿子董额、努尔哈赤嫡重孙特尔亲等于清廷极为重要的人物。

满洲八旗将校有好几十个。

从对等角度看,这件事对双方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王五让人叫来那个胡定国,问其同意交换俘虏是谁的决定。

胡定国很老实,说是西安将军富大人的决定。

“富喀禅?”

袁宗第对此人有些印象,因为当年这人曾跟阿济格追击过闯王,按顺治登基后的说法,这个富禅喀应该属于多尔衮一系的“余孽”,一直被闲置,直到顺治去世才重新被清廷启用为西安将军。

这就合理了。

因为明军手中战俘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多尔衮兄弟的“继承人”固山贝勒董额,随董额出征的两白旗将校也有不少。

作为西安将军且是多尔衮兄弟当年重用之人,富喀禅于公于私都不可能反对俘虏交换。

王五判断除了这个原因外,康恩倍于其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