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用抽卡在高危推理漫画中求生 白沙塘

第54章

小说:

用抽卡在高危推理漫画中求生

作者:

白沙塘

分类:

古典言情

合上电话之后,我突然又在想,商河星平时不爱给我打电话的。

难道是因为有急事吗?

可是如果有急事的话,他一向不会拐弯抹角,一般也会直接说。像是我推辞说有点忙,之后再聊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也就是说,这确实不是什么急事。

我看向面前的小庄。她刚才在我接电话的时候,自动回避了一下,转过身,在研究自己的手机。现在我合上电话之后,她才自然而然地放下手机,可又忍不住好奇地询问道:“是谁呢?”

“傅霖。”

“你为什么不接他的电话呢?”

“因为…”我看向我的电脑屏幕,“我在忙?”

小庄这时候瞥了一眼我的电脑,吓了一跳,“哦,我以为你现在做完了?我这样和你说话,不会打扰你吗?”

“不会。”我笑道,“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跟傅霖聊天的话,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因为商河星有个坏习惯,跟他聊天总让我觉得没完没了的。

我一般习惯别人先结束对话,比如说我说了再见,别人也回我一句再见,我就会下意识地再回一句。然后他就会再回我一句,甚至说起了其他的事情,总没有那么容易结束。可我总是得等他真的不回了。这在平时就没有所谓,但是我正在工作期间,还是不要浪费上班的资源。

相对应的,与小庄聊天时,我非常清楚,聊天时间也只是是不超过五分钟的聊天。

这是可控的。

不过在小庄听来,好像是有其他的意思,“你和傅霖这么好的吗?能聊那么久?老实说,在欢送会前,我都不知道原来你们那么好的,直到看到你给他写信。我才发现,我错过了一个亿。”

“要算关系好的话,不算和他是同乡商河星,跟傅霖关系最好的,应该是安轻言。”我仔细思考原来的傅霖的人设,“他和所有人关系都很好,所以我觉得我和他关系算是普通吧。他还挺容易和别人拉近关系的。”

我记得我有一次就挺着他的道的。

就是我单方面觉得他很容易让人对他产生一种亲近感。

这要怎么说起来呢?

虽然我是处在他们社交关系边缘的位置,但是毕竟我们相处过一整年,彼此之间总是也有发生点事情。

其中有一次解决了一个案子,是一个玩家和Anubi

s的人产生感情。玩家对NPC的想法就是玩玩而已腻了一个模式就换下一个并没有责任心。对他们来说这里的人就是游戏角色但是对于Anubis的人来说就是遭遇渣男。不过女人是高智商犯罪分子在男生劈腿成功前都没有让他与自己断开恋爱关系。且在长达四个月的恋爱关系中女人长期在精神和情感上控制玩家直到对方产生恐惧要逃离的时候他死于对方之手。

这个案子从读者角度来说设计得很好用尸体做了两层设计既给自己做了不在场证明又让另一名嫌疑犯以为是自己杀**玩家。

这种其实是在小说中才能经历的事情。

现实中大部分人有时间和能力的话都会尽可能地先把尸体毁损掉让人查不到尸源最好连尸骨都不存留。这样他们才能够很好地脱罪。

因为这件事傅霖还专门跟我聊了一下就是聊心事。

我那时就觉得嘛他在困惑Anubis的人到底是数据还是真的有真情实感的?又或者他也不太清楚他应该要怎么去面对Anubis的人或者就是所谓的相处之道?所以我寻思着他想聊的话就打开心门真诚地聊让他感受一下「活人」的真实感。

不过他自然没有说得那么明白就是问我我为什么看起来没什么心事?

我忘了他当时说的是什么反正就是跟这种话题差不多。

因为他后面就问:“你平常会和谁聊心事吗?”

我说会跟我爸我妈说。

这句话他当时愣是没反应过来然后自己突然笑了反正讶异当中带着哭笑不得无奈之中又自己理解了“你和家人的关系一定很好。”

那肯定的。

因为和家人关系太好了我对外界的感情也完全没有任何追求也从不会感觉孤独。

对于朋友也没有特别多的追求因为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去交朋友也不是所有交朋友的人都一定会遇到这辈子最适合自己的朋友。而这一辈子中最适合自己的朋友也不一定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该怎么说呢?有时候自己都不一定可以遇到爱孩子的父母

“我是幸运的。”

傅霖听完我说的话后就十分怅然“我和我家人关系不好比起回到家我更希望能一直有理

由不回家。我高中就选择读寄宿学校大学就立刻飞到父母都管不到的地方。”

这种话就很难接有没有?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他需要关心和安慰的话

如果他这是在感慨自己找到自由而痛快的话他也没有很开心。

如果他是需要倾听的话他会继续说下去这也没有体现。

我不清楚他的心态哪一点是他的点。

可是不说话就很尴尬于是我就说道:“现在也那么想吗?”

傅霖就说:“我只对我哥哥在的家会有感情所以也不想回去。”

这是个剧情点!

「哥哥」是关键词。

请容我先说一下。

我以前就看到过漫画漫画对傅霖的设置是比较复杂的。

他的记忆其实根据漫画时间段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读者对傅霖的印象是——他来自一个充满悲剧的原生家庭。生父嗜赌成性家暴成性生母发现改变不了这一点后在绝望之中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而生父也不再回家于是年幼的傅霖就由生父的亲弟弟收养。所以读者自然而然地就解读傅霖总是会对自己的成就持否定姿态是因为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不配得感。

后期漫画为了解决傅霖能够顺利摆脱掉「逃避家庭」这个问题又揭示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其实这段被自家叔叔领养的记忆是来源于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在傅霖出生时就已经来到了这个家。他们小时候的相处方式十分亲密哥哥也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可是这位哥哥却无法忍受傅霖母亲对他的言语和施压在抑郁症发作下选择轻生离开了这个家庭。而他父亲的不作为也被傅霖看在了眼里。

这是一个「爱成了伤害」的故事也造成了傅霖对家庭的排斥对感情的不信任。

我作为读者的时候感觉这个设定会比「不配得感」要更好一点。

因为这是把人物的内心世界上升到了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尤其是针对东亚背景的人来说是一种绝杀。

萨特在《禁闭》里面有一句话写得得非常好——「他人即地狱」可以简单讲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就是一种地狱的形式。而在东亚这种特别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只是一段关系就可能成为一生的枷锁。

即使很多人会对一段充满负面情绪的关系说

「这都过去了」、「算了」、「逃避可耻但有用」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