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都广建木

6. 第六章彩陶

小说: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作者:

都广建木

分类:

穿越架空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太阳女神有九十九任丈夫,但不论丈夫如何更迭,唯有情人从未更改,即无战神之勇力,亦无帝之威仪、海神之富庶、河伯之美貌的农神。

——节选自太阳女神《农神》

雪盲的第三天,聚落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一名名唤母橡的女子怀崽了。

大家发现后非常生气,大屋内满是激烈的争吵声。

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能感知到众人情绪的献很疑惑。“大家为何如此愤怒?冬季怀崽不是很正常吗?”

春季食物少,夏季产后大人容易生病婴儿容易夭折,因献遇到的每一个部落都会控制怀崽间。

秋季后半截到春季开始这段时间怀崽,分娩便在秋季与冬季,秋季分娩,食物充裕,冬季分娩,食物虽然不如冬季,但大人婴儿不容易生病。

“吾们下下个秋天就要迁徙,她这个时候怀上,迁徙时小崽都还不会走路,没法跟着吾们走,而一定要带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但迁徙时人力很珍贵。”拂晓叹道。“这个小崽一定会夭折,但生下来到夭折这段时间,吾们要给它食物吗?给,是浪费,不给,心会难受。所以吾们会在迁徙往前数的第三个秋天开始,不允许有人怀崽,她违反了传统。”

也给所有人带来了麻烦。

“那怎么办?”

拂晓说:“他们必须受到惩罚。”

“那个小崽呢?”

“看它的命。”

原始社会对犯错族人的惩罚简单粗暴又各有特色,尽量不杀人,人力太珍贵,一名族人能长大,耗费的资源也不少,死了太可惜,因此能不死人,都会尽量不死人。但惩罚也必须有,不同部落的惩罚方式不同,淇阳部这里是背石头上山,背上山再下来,下来后再重新背上去....周而复始,具体背多久取决于错误的严重程度,错误越重,背石头的时间越久。

献很好奇:“这种惩罚不是更浪费吗?背石头那段时间,受罚者需要吃肉,却不能参与采集狩猎,为部落带来食物。”

拂晓道:“汝所说的正是这种惩罚最大的意义呀。”

献茫然。

拂晓摸了摸献的脑袋。“劳动是人活着的最大意义,而背石头并非劳动,它没有任何意义,除了还能吃肉,这样的活着与死人何异?”

妇(对怀孕状态女子的称呼)橡必须受到惩罚,但肚子里还揣着崽,背石头容易小产,崽流了还是小事,大人也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惩罚放到分娩结束后。

但妇的惩罚可以推迟,对男的惩罚则不用。

唯一的困扰是,这个时代一名女性怀孕了,无法确定是谁让母橡怀孕的,但这个困扰没能难倒众人。

部落就这么点人,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发生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无法完全瞒过别人。

这段时间里与母橡睡过的六名男子都被找了出来,在漫天飞雪中背上满满一藤筐的石头去爬山。

献雪盲的第四天,部落留守的老幼带着缝补好的渔网,在拂晓的带领下前往聚落旁边的溪里。

溪面并不宽,约十二个拂晓(身高一米□□),冰面也不厚,老人与幼童拿着木棒就能凿开,但也不薄,人踩在上面不会破裂。

冰面甫一凿开,立刻有鱼从水里跃出,落向冰面,撞在冰面上凑热闹的献身上,将献撞得踉跄倒地。

离得近的同身高稚童笑道:“献真弱,居然被鱼撞倒了,羞羞脸。”

献辩解道:“吾是没有准备,吾有准备就不会被撞到。”

对于献的辩解,小伙伴们一边回以更大声的笑声将献气得面红耳赤一边上前砸鱼头,将鱼砸晕,再分出两名稚童将这条献一半身高的肥鱼抬回岸上。

一个又一个冰孔凿开,不时有鱼跳出,大人们只管下网,稚童们在冰面上忙碌的将鱼砸晕,抬回岸上。

到大人们将网全部下好时,稚童们已经抬了十几条鱼,见冰面上没别的鱼跳出,便开始自己凿冰孔,守孔待鱼。但稚童们力弱,凿的冰孔小,守到的鱼也很小,还没献的一半胳膊长。

拂晓看了眼,稚童们玩的地方离得都不远,有什么意外,大人也来得及救,便继续盯着渔网。

蓄养了春夏秋三季的鱼非常多,对渔网这种东西防范意识也不强,渔网很快便变沉。

“可以了,小崽子们,都别玩了,来拉网。”

“哦,来了来了。”

近百名稚童加十数名残疾、伤者、妇、老人与年轻力壮且健康的拂晓,很快将渔网拉上来。

渔网中满满的鱼,稚童们欢快的拿着木棒将努力挣扎的鱼砸晕,再用草绳穿过鱼鳃,将鱼串起来,堆在岸上。

渔网空了后,大人们再将空渔网换了地方重新撒下,再回来检查别的渔网,看哪个渔网差不多了就拉上来。

忙碌至傍晚时,已捕上来三网鱼,够整个部落吃四天。

“好多鱼。”献由衷道。“吾原来的部落,出海捕鱼,一日都捕不到这么多鱼。”

“汝等是每日都出海捕鱼吗?”

献摇头。“倒也不是,但十天也有四五天捕鱼。”

“经常捕,鱼就少了,吾们这里只在冬季捕鱼,溪里的鱼自然多。”

献不解:“为什么其它季节不捕鱼?捕鱼明明比采集收获更多,比狩猎安全。”

拂晓道:“可是水里有鼍,鼍吃人,平时打水洗衣都经常有人被鼍拖走分食,若是捕鱼,死人会更多。冬季就不一样了,鼍会冬眠,捕鱼是安全的。”

献了然。“原来如此。”

海里虽然也有各种海兽海怪,但能不能遇到全看运气,运气好并不会遇到,但淡水里的鼍,那是真多,运气只能决定能否活下来,至于靠近水边是否会遇到鼍,运气也爱莫能助。

献换了个话题。“吾摸着汝等的渔网,感觉很小,为什么不织得更大些?既然只在冬季捕鱼,网织得更大,也能捕更多鱼。”

“这已经是最大了,再大,渔网就很容易坏掉。”拂晓说完倏然看向献。“汝以前见过更大的渔网?”

“吾原来的部落,去海里捕鱼的渔网比汝等用的更大。”

“那汝会织吗?”

献挺了挺胸。“会。”

若是问她别的,她大概率不会,但织渔网不一样,只要有手并且投入的时间足够多就能学会,这也是年幼力弱的她为数不多的技能。

“那等汝眼睛恢复,汝教吾们怎么织更大的渔网。”

献欣然道:“好。”

暮色四合时,狩猎的大人们纷纷到来,每人背上背几串鱼,手里提几串鱼,将一日的鱼获带回部落,部分煮食,大部分同样用雪埋起来。

此后三日皆如此,直到更远处的淇水冰面也冻得足够厚,狩猎队停止了狩猎,带着渔网前往淇水捕鱼。

献与拂晓皆没去。

从部落到淇水的距离有点远,不带稚童,而拂晓需要留守。

闲着也是闲着,拂晓翻出部落里原本要用来织新渔网与纺织的纤维,让视力终于恢复的献教大家怎么织大渔网。

大渔网的织法与淇阳的织法并不相同。

东边纺线时,会在纺好后再将多股线编成一股麻花,编成一股后,再多股并做一股,更甚至还在织网时加兽皮条。

织起来成本更多,也更耗时,捕鱼队带着大量鱼获回来时,留守的老幼们连半张渔网都没织出来。

食物已经够吃,天气也寒冷得无法再出门,归来的大人们也加入织网中,直到冬季走到尾声才勉强织出一张大渔网。

冬季的尾声,雪还未融化,但翻开新雪已能寻到野菜发出的嫩芽。

一半的大人留在部落里纺线织布,准备天气暖和后的衣服,一半的大人带着六岁以上的稚童们出门采摘野菜。

翻开新雪,摘下以此卷耳放进嘴里,献道:“嫩,好吃。”

拂晓道:“新雪下刚冒出的卷耳是一岁最好吃的,但不能吃太多,还要留着肚子回去吃肉。”

献面露苦涩。“吾不是吃肉,吾想吃菜。”

“不行,雪快化了,肉不及时吃掉就会坏掉。”

“卷耳也会坏掉。”

“卷耳晒干了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献抱着拂晓的胳膊撒娇道:“可一天六顿肉,吾真的吃不动了。”

拂晓也苦着脸道:“吾也吃不动了,吾这段时间屙屎都要半天,但必须吃,不能浪费食物。而且春天的前半段虽然万物复苏,但食物是很少的,必须在这段时间多吃,多长肉,才能渡过之后的那段时间。”

献叹了口气。“难道不能将肉保存得更久吗?”

“比如?”

“用盐抹在肉上,再挂起来让风吹干做成肉干,可以保存很久。”

“汝原来的部落,吃的盐都是从何而来?”

“从海边礁石上刮的,若礁石上刮到的盐不够吃,还会煮海水,海水煮干后剩下的都是盐,怎么了?”

“虽然吾没见过海,也不知海是什么样的,但这一片没有海,吾们吃盐很困难,若非如此也会珍惜的将所有动物放血,从血液里补充盐。”

“可吾有看到汝等煮肉时放盐。”

“那是从盐池换来的盐,盐泽在很远的地方,来回要二十多天,这么远的路,每次换的盐都很少,只能煮肉时放,没法做汝说的肉干。”

献叹了口气。“盐啊盐,有汝的时候不觉得怎样,没汝的时候才知道汝真的很重要。”

拂晓笑着摸了摸献的脑袋。“这次去换盐,吾尽量多换一些。”

“汝要去换盐?”

拂晓点头。“去换盐的人必须有会操舟,识得路,要强大的人,部落里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可不多,吾都留守一个冬季了,想出去走走。”

献抓着拂晓的胳膊道:“吾也要去。”

“汝怎么也要去?”

“没去过,想去看看。”

“但行远路很辛苦的。”

“吾可是一个人从东海之滨走到,啊不,是飞到这里的。”

拂晓闻言道。“好吧,到时汝跟吾们一起去。”

一天五顿肉的“好日子”在春风一层层拂去积雪时结束,献过上了一天两餐吃素的“苦日子。”

野菜与粮食混着煮成糊糊,勉勉强强也能充饥,但春天是野兽繁衍的季节,若是狩猎,秋冬时猎物会减少,因此春天狩猎只能猎一些性情比较凶暴,可能伤害母兽的公兽,食物里油水太少,人饿得很快,尤其是春种之前这段时间是制陶的时间。

吃着少油水的野菜黍稻粥,献跟着大人们制陶。

趁着春耕未至,部落需要将损毁的陶器补充上,并制造更多陶罐。

粮食与盐若想保存得更久,需要放在干燥的地方,隔绝水分,再没比陶罐更合适的容器——虽然也可以将窖穴做得更防水更干燥,但那样需要耗费的人力太多,还是陶罐更节省人力。

损坏的陶器形状合适的留着用来掘土,形状不合适的砸成粉,与陶泥混在一起,再将陶泥捏成陶坯。

制作大得陶器,稚童们也无法胜任,但制作小的陶器,比如陶碗之类,却能胜任——实在捏得不好,问题也不大,陶泥阴干前,只要不满意就能重新捏。

献是唯一可以制作中型陶器陶盆的稚童,虽然制作得很慢,她制作一件的时间,别人可以制作五六件陶盆,但大家对稚童要求不高,数量多少不重要,捏得合格就行。

献艰难的将陶泥捏成盆,再学着大人的模样,用矿石研碎调和而成的颜料在陶盆上描绘人面、鱼纹、鹿纹。

“拂晓,吾做得怎样?”

拂晓凑过来看了看,陶盆的形状并不规整,但能用,而画的画,拂晓只能认出鱼纹,因为鱼尾标志太明显,但拂晓还是道:“献真厉害,第一次就能做出能用的陶器。”

献羞涩道:“吾以前学过制陶,不是第一次。”

拂晓面不改色道:“就算不是第一次,献的手这么小,这么力弱,能捏出这样好的陶盆,也是很厉害的。”

虽然活了五十多个春天,但年龄到了不代表身体也长到了夫诸五十多岁的模样。

外表只有夫诸六岁稚童模样的献,不仅身高矮,手和胳膊也很短,更弱小无力。

再学过技巧也架不住身体条件跟不上,能在这么短时间做出一件合格的陶器,甚是不易。

献被夸得捏陶器捏得更带劲了。

在捏陶器的时间里,一个人捏出了八件可用的陶盆。

众人捏的陶坯在阴干后被放入陶窑里,按照大小摆放,陶器与陶器间的空隙填满干草。

摆放好陶器,又填入大量木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