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天色本就亮得迟一些,若是再遇上了阴天便更觉得黑夜绵绵。
外面依旧飘着零星小雪,大堂里面昏昏暗暗,只有几盏琉璃灯亮着,人的影子被这灯拖得又长又宽。
两个人一言不发地吃了早饭,纪娍才开口,“我等下得回家一趟,看看李信哥哥和小婵把那些东西放在了哪里……”
“刚好,我也得出去看看那些粮食,四十辆马车断断续续运了整整三个月才运完呢……”
“看粮食?那你等会儿。”纪娍转身上了楼,未几就拿着一叠纸从房里出来了,她借着灯光从里面翻出一张给东客先生递了过去,“我昨日问过了也算过了,府城里有一百多位难民,这一百多位难民一个月大概需要大米三千公斤,盐一百五十公斤,木柴四百五十公斤……”
“三千公斤的大米是没问题的?我马上就能找人给那些难民送去,林子里打下来那些枝也够他们用上十天半个月,可那么多盐,我却是无能无力的。”
纪娍把纸叠好放进腰包,头也不抬道:“寺院都有信徒捐赠的功德盐,够用上一段时间,等受灾之事传到京中,朝廷也会特批调拨盐……”
“只是……”话说到这里,她突然抬起头,“棉衣和棉被都在四全县呢,可如今四全县都进不去……”
“若是能清条路出来就好了。”
“那就清一条出来呀。”
“说得倒容易,去哪里找那么多人呢?”纪娍一脸惆怅。
“那些能走到府城中的灾民,要么是身强力健的,要么是身边有身强力健之人帮持的。”
“你是说找他们?”
东客先生点点头,“他们的家已经被雪给毁了,到时候重建也是需要银钱的,不若招了他们去扫雪清路。”
“就连下面那些县城中的也可以一起招了,能做苦力的就做苦力,不能做苦力的就帮着煮饭烧火或是分发物资……”
纪娍想了想,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她道:“那得先找了大夫给他们看看病,他们冒着雪走这一路,也不知有没有冻伤或是冻病。”
“还得买上一些清雪的工具,鞋子也要是防水的才行……”
“那现在?”
“先找大夫,让陆掌柜帮忙盯着,我回家去看看仓房。”
“陆掌柜,他不是得了呆症,一个人能做的来么?”东客先生看着纪娍狐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私下悄悄问过他了,是他自己告诉我的。”
“能,他就算是得了呆症,做核验这些还是不在话下的。”
说完这些,纪娍就出门了,她跑了三间医馆里找到了四个大夫,把这些大夫交给陆掌柜之后才回家去。
何氏见到她很是吃惊,拉着她问个不停,可纪娍并没有太多时间同何氏说话,只伸出胳膊抱了抱了她就跟着小婵一起离开了。
“仓房不太远,往常只在早上和晚上去转一转就不打紧,可这些日子府城中来了不少灾民,李信怕出意外,就在仓房里住了下来。”
小婵边走边说,“纪祖父也没忘了你的交代,经常过来帮你翻晒……”
“就是柴火没能买到多少……”
“不妨事,”纪娍轻声道:“大雪下这么早也是意料之外。”
“那这些药材该怎么办?”
“你当初说有一大批药材质量又好价格又低,一时冲动就把它们收下来了,”说到这里,小婵抿着嘴笑了笑,“何祖母知道了可是气得够呛,但她又觉得你买都买了还有什么办法呢,大不了便宜些卖与村中的土郎中。”
“你这些药材送到的时候,她一看是这么大一批,又给气够呛……”
纪娍故作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开口,“眼下这些药材也卖不出去了,就这么放着也不是办法。”
“太康府遭了雪灾,受灾的百姓中定是不少冻伤冻病的,索性把这些药材捐出去,省得白白浪费掉。”
纪娍从仓房出来后就去找了陆掌柜和那几位大夫,她给大夫付了问诊的钱,同他们要了方子,又把自己所有的药材清单都交给了陆掌柜,让他看着抓药去了。
安排好边的事情,她就转头去了冶铁工坊买了许多铁锹和除冰铲,又到杂货铺买了油纸和麻绳,在街上找了几个夯汉把这些东西都运回了家,院子里一下子就被堆了个满满当当。
何氏已经看出来她想做什么了,回到屋里抱了个斗篷出来,“外头冷,出去办事要穿厚些。”
“嗯,我知道。”纪娍笑着接过斗篷,“祖母,我饿了。”
吃完饭,天上的最后一丝亮光也散尽了,纪娍披着斗篷提着灯笼去了寺院,那里面的灾民正在排着队打饭。
“怎么样了?”东客先生凑上来问了一句。
“清路的工具都买好了,就是防水的油鞋实在是太贵了,我买了许多油纸和麻绳,到时候在他们自己的鞋子上纳几层油纸,效果也是一样的。”
“你那边怎么样了?”
“招了七十几个,男女都有……”
“这之中可有冻伤冻病的?”
“有,但是都是些轻伤小病,那些伤势厉害病情严重的我都没招。”
“陆掌柜照着方子把药抓好了,煎药罐子也都买好了,寺院的僧人还在能遮风的墙角搭了个棚子专门用来煎药……”
纪娍绕着墙角走了一圈,看见了好几个衣着单薄的孩子,蓬着头缩着身子,脸都冻得像已经颗腐烂的苹果,手也被寒风割出来好多道口子,有的还在冒着血。
这种情景下再想起来四全县那些棉衣和棉被,她心里更加不是滋味,“我明日一早就出城。”
“到哪里去?”
“建文县,那儿离四全县最近。”
“府城离灾区到底还是有些距离,不如直接在那里招……”
东客先生伸手把她拦了下来,“你一个人?既无职务又无身份,不管是那些灾民还是城中百姓皆不会听命于你……”
“你这话虽有些难听……却是事实……”纪娍一怔,忽然又回过神来,她啧道:“不是有你在么,你东客公子的身份尊贵无比,名号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若你转天一亮就去找沈知府,让他帮你写封荐书给建文县的县令,我们拿了荐书再出发。”
“我把家里那些东西都交代给赵婶子和我祖母,让她们帮着分发给府城的灾民,这些灾民就负责清扫城外的积雪和道路。”
“日后不管是用来赈灾的物资还是来赈灾的大臣都是要走这条路的,自然应该早些清扫出来……”
前往建文县这一路上遇见不少灾民,纪娍有些纳闷,忍不住下马拉着灾民问道:“为何不在近处的县城待着,要大老远往太康府城去呢?”
“近处县城里面的寺院都住满了,粮食也不够,在那儿待着也是等死……”
纪娍把何氏塞给她的热饼子都拿了出来,让那些灾民趁着天色还早,快些赶路,她默不作声地重新坐回马背上。
一赶到建文县,东客先生就拿着荐书去找了县令,之后的事情做起来就顺畅了许多。
有知府的荐书在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