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中科院首席才三岁?国家疯了吗! 魔笛不让摸

第33章 不速之客

小说:

中科院首席才三岁?国家疯了吗!

作者:

魔笛不让摸

分类:

网游科幻


“蜗牛壳”方案的成功,就像给【天宫计划】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灌下了一整桶高纯度氮气,整个项目的进度条“嗖”地一下就蹿了起来。
原本预计需要数月磨合的各个模块化组件,如今像是打了鸡血,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拼接与调试。
戈壁深处的地下基地,与其说是科研场所,不如说更像一个巨型的乐高拼装现场,只不过这里的每一块“积木”都价值连城。
钱秉文现在的生活规律得像一台原子钟。
每天十二个小时,他会把一半的时间用来扮演魔鬼监工,确保几万名工作人员和上千个分系统不出任何幺蛾子;另一半时间,则画风突变,他会抱着一本比砖头还厚的《高等量子场论》,然后像个最虔诚的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坐在林天专属的儿童乐园里,进行每日一度的“求道”环节。
“林总工,关于这个‘任意子编织路径’的拓扑保护问题,教材上说需要构建一个复杂的哈密顿量来抑制退相干,可我演算了十七遍,总觉得这个思路不够……不够优雅。”钱秉文指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林天正叼着奶瓶,专心致志地用磁力积木搭建一个复杂的环形城堡。听到问话,他头也没抬,奶声奶气地嘟囔了一句:“钱爷爷,你看,我这个积木,只要接口对上了,随便怎么晃,它都不会散架。”他拿起搭好的小城堡晃了晃,果然稳如老狗。
“但是,”他小手指了指旁边一堆没按磁极吸好,歪歪扭扭的积木,“这个,一碰就倒。”
钱秉文的身体猛地一震,双眼瞬间爆发出堪比超新星爆发的光芒。
他看着那座稳固的磁力积木城堡,又看了看自己书上那堆繁复到让人SAN值狂掉的公式,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懂了!彻底懂了!
什么狗屁复杂的哈密顿量!什么抑制!思路又错了!
林总工的意思是,真正的拓扑保护,其稳定性是内禀的!是结构自带的属性!就像积木的磁铁接口,只要你“编织”对了路径,信息自然就固化在拓扑结构里,根本不需要任何外部的“加固”!
那些复杂的抑制算法,非但不是保护,反而是一种干扰!是画蛇添足!
“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啊!”钱秉文激动得热泪盈眶,恨不得当场给林总工磕一个。
他觉得手里的《高等量子场论》瞬间就不香了,跟林总工的“积木理论”一比,这书简直就是一本废话集。
就在【天宫计划】的科学家们沉浸在“积木哲学”的顿悟中,享受着科技一日千里的快感时,距离基地一百多公里外的连绵山区里,一支鬼鬼祟祟的队伍,也搭好了他们的“积木”。
霍夫曼,中情局资深特工,正一脸严肃地指挥着手下,将一台看起来傻大黑粗的“地质探测仪”对准了空旷的戈壁。
“各单位注意,启动程序,开始扫描。”霍夫曼对着通讯器低声说。他身边的几位金发碧眼的“地质学家”,则煞有介事地拿着小锤子,对着几块石头敲敲打打,演技堪比奥斯卡影帝。
那台伪装得天衣无缝的“地质探测仪”内部,真正的核心——量子信号截获器,无声地启动了。
一圈圈看不见的量子涟漪,如同水面的波纹,开始向四周扩散,贪婪地搜寻着任何非自然的量子信号源。
霍夫曼志得意满。
在他看来,龙国人就算运气好,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破,也绝不可能在如此精尖的量子侦察与反侦察领域有所建树。
这台仪器,是他们领先世界至少十年的杰作。
找到那个神秘的“天宫”,不过是时间问题。
基地主控室内。
钱秉文刚刚把“积木理论”的核心思想传达下去,引得一群物理学博士集体高潮。
他正端着一杯枸杞茶,准备享受片刻的贤者时间,突然,他猛地一顿,眉头紧紧皱起。
不对劲。
整个实验室的背景量子噪声,一直都像一片寂静的雪原,只有绝对的、随机的、无序的白噪音。
可就在刚才,他敏锐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又极不和谐的“杂音”。
那不是强度的变化,而是一种……质感的变化。
就好像在一首完美的交响乐中,混进了一个极其微小,但音调完全错误的音符。
背景噪声中,出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本不该存在的相干性。
“老张!”钱秉文脸色一变,对着控制台吼道,“立刻调出背景噪声的全频谱分析!快!”
几秒钟后,一张频谱图出现在大屏幕上。
在代表随机噪声的平滑曲线底部,有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周期性的小小凸起。
“被动式量子探测!”钱秉文的瞳孔骤然收缩,手里的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这就像一个绝顶的窃贼,试图通过分辨主人呼吸声的微小变化,来判断保险柜密码。
对方极其高明,极其隐蔽,但他们终究还是发出了一点声音。
而这声音,被“蜗牛壳”磁笼放大,被钱秉文这只耳朵已经进化到量子级别的老狐狸,给精准地捕捉到了!
“立刻上报陈部长!启动最高等级反侦察预案!有老鼠进来了!”
国家机器的反应速度超乎想象。
从钱秉文发出警报,到安保部门锁定信号源,前后不过十分钟。
很快,那支正在山里“专心科考”的“国际能源考察团”的全部资料,就摆在了陈部长的桌上。
“呵呵,国际能源合作?跑到我们这鸟不拉屎的戈壁滩来勘探页岩气吗?”陈部长看着资料,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既然是‘友好’来访,我们作为东道主,可不能失了礼数。给他们安排一场接风晚宴,就说……我亲自出席。”
当晚,一场规格极高的“友好晚宴”在当地招待所举行。
霍夫曼团队虽然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