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昨天庄楚生等带着人抢着干了不少活,所以今天也没有那么多要搬的东西。
没让食肆准备今天食材的帮工们插手,李工等就把新宅子的用品倒腾完工了。
柳倾雪又在新宅子支起两口大锅,面对面的两个宅子都敞开门,一个宅子门口放一个大炉灶。
“姑娘,这石锅好大好特别啊!”小梨在旁边看着那大石锅,啧啧称奇。
柳倾雪道:“当然了,这是我下次大集要推出的特色,当然特别了,我可花了不少心思呢。”
于是,张妈、婶婆、还有庄家兄弟,李工等都在一旁看柳倾雪亲自操作。
柳倾雪先是把平日里炒料的大铁锅端出来,吩咐人在里面烧好水。然后又让人拿出一个浅口平底的石板材质锅子出来。
众人只见这平底石料子锅锅口特别浅不说,锅底还有不少小圆孔,都好奇不已。
柳倾雪道:“这是为了做土豆粉,地瓜粉的工具,算不上锅子,只能叫石网笊篱。”
这个时代还没有不锈钢,更没有不锈钢做成的那种带标准空洞的漏勺,笊篱也都是竹子做的,满足不了她做土豆粉,地瓜粉的需求,因此她特意坐了一个石头料子的笊篱。
浅口石锅子底凿出来的那些空洞,就是为了将土豆粉,地瓜粉露出去的。
只见柳倾雪把自己做的地瓜粉先掺水在干锅里炒成粘稠的粉条初品材料,然后将这些粘稠的粉条初品倒入架在烧水锅子上面的石料子笊篱锅里。
已经粘在一起的地瓜粉料便顺着浅石锅底的孔洞流出来,流到下面沸腾的开水里,一根根的红薯粉条就成型了,看得众人惊叹不已,没多久就流出一大锅来。
婶婆和张妈还有媳妇们帮着柳倾雪把红薯粉捞出来,放在旁边凉水盆里,柳倾雪如法炮制,继续做了更多的红薯粉和不少土豆粉条。
因带孔洞的浅口石锅孔洞有粗有细,粉条也是粗细都有。
张妈捞起那刚成品的红薯粉和婶婆等人尝了尝,都说又香又好吃。
“姑娘,你这是打算新增加一种面条吗?”
“这种粗粗的红薯粉条还真是有嚼劲啊!”
“土豆粉也滑溜溜的,加上咱们的底料肯定好吃。”
面对各种询问,柳倾雪笑道:“当然没那么简单,这种宽粉条加在汤面里也行,但我准备了这个。”她指着最开始架起来的那两个大石锅,说道:“我要用这个做火锅的食材。”
没错,柳倾雪新出品的石锅子就是现代社会的火锅,圆形的石材锅子,中间带一条弯曲的隔条,将石锅一分为二,就是鸳鸯锅的模样。由于本地打铁水平有限,想做出鸳鸯锅有些困难,于是柳倾雪就用石材做出了石料子的鸳鸯锅。
柳倾雪把改良过的汤面底料放在两口鸳鸯石锅里,一面是麻辣的,一面是不加麻辣的,然后将切好的肉片端出来,一股脑下了进去,汤底早就放了泡好的海带,菌子,土豆片,鱼丸,虾丸等等,味道不是一般的鲜香。
等下面的炉灶火把两口石锅子都烧开的时候,众人没有不流口水的。
“来来来,可以开吃了!”柳倾雪将各色蔬菜,豆皮下到锅子里,就赶快招呼大伙儿尝尝自己的新菜品,让他们提意见。
可众人吃起来后一点异样的声音都没有,纷纷说太好吃了。
大伙儿拿着筷子,围在锅子旁边,一人手里拿一个小碟子,随便从锅子里捞食材吃,柳倾雪还让他们沾自己调好的芝麻酱汁,是用芝麻酱和各色调料葱蒜调出来的蘸料。
“有麻辣、酸甜、酱香、原味四种底料,蘸料也可以选择加不加辣,咸淡都能调。”
柳倾雪一边给众人解释,一边让他们尝试所有的味道,她自己早就用小锅子尝过了,所以这会儿只当服务员,服务大伙儿,自己并不吃一口。
柳倾雪不断给石火锅里加上各种肉丸子和肉片菌菇红薯粉土豆粉,加上婶婆提前带来的糖馅甜饼,众人一时过足了瘾。
“太,太好吃了!”小梨吃完之后,这才能空出嘴来说话,刚才只顾着跟方子等抢着吃,完全顾不得说其他的。
“嗯嗯。”柳倾雪又详细地问起吃完的人,都有什么感受,还需要加什么感觉会更好等等,她把大家的意见认真记录下来,打算趁这几天还没有开始大集,集中改善一下。
比如,有人提议,说锅子下面的炉灶要是大一点就更好了,这样整口锅子都能沸腾起来,涮肉片等就更快,柳倾雪听了赶紧吩咐李工去打造一批新炉灶,有人又说,端着的盘子要是有地方放就更好了,一直端着吃有点累。柳倾雪又赶紧吩咐庄楚生去购置一批特制的桌椅板凳,专门用来吃石火锅。
婶婆和张妈等想得更周到,说起来,他们这次试验是在室外,如果在屋子里,炉灶产生的烟要怎么弄出去?
这个柳倾雪早就想好了,她设计的是在每个包间留一个出风口,在出风口搁置两个只要拉绳子就能来回转动的扇叶,每个包间留一个接待客人的帮工,随时给客人加菜,烟大了就扇一扇,把烟扇出去,其实只要告诉客人们怎么使用拉绳扇叶,客人就能自己扇烟了,因为能去包间的客人,一般都带有自己的随从,有时候还不止带一个。这是前些日子通过在柳家食肆吃汤面的包间客人发现的。
“现在增加了这个石火锅,包间就要用来弄石火锅了,要是再有要进包间吃汤面的客人,恐怕就不够用了。”李工担忧道。
柳倾雪点头,确实如此,他们二楼的包间算下来也就只有八间,要是全改了石火锅,这两天越来越多的包单间吃汤面的客人就不太方便了,因为桌子中间如果多了一个大洞,看着还是不太舒服的。
庄楚生道:“那能不能在一楼加两个简单点的包间呢?”通过众人观察,来包间吃汤面的,多数是一些夫人和小姐类的女眷,这两天柳家的汤面已经传到了内院女眷圈子里,不少派丫鬟小厮出来打包买“外卖”汤面的,但这种东西,还是现场吃最好吃,所以渐渐开始有大户人家的女眷包一间包间来吃汤面。
她们带着好几个婆子,但真正吃汤面的不过两个三个主子,有时候是夫人小姐母女,有时候是富户的几个姐妹媳妇,因不愿意在一楼和各色男子混在一起挤着吃,这才额外花钱包了包间。
“我看这样把。”柳倾雪也是知道情况的,她提议干脆把一楼每张桌子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