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卫的兵马隶属兵部,训练有素,又有人数上的优势,很快控制住局势。
出手突袭的梁州县兵们完全没料到骁骑卫会来得这般神速,一时进退两难,纷纷缴械投降。
马车被护送回了官道。
消息也很快被禀至御前 ——
魏王马车突然失控,奔至华青山道,随行的梁州兵卫追寻赶来,出手重伤魏王,此时生死未卜。
事情传开,众伴驾朝臣们顿时哗然,围至临时搭建的御帐前询问始末。
孝德帝原就病重,此刻听闻云桑一同遇刺,撑坐在屏风后气急攻心,剧烈咳嗽。
少顷,被擒住的梁州骑兵武将由骁骑卫押至御前。
云桑亦被送了过来。
太子看了皇后一眼,走到帐前,斥问武将:
“谁给你们的胆子,居然在圣上回京的途中行刺皇族!这是要谋反吗?”
一旁的陈王,脸色难看。
梁州的县尉是他母族谢家的姻亲,太子这一通罪名安上去,实可谓心机险恶。
武将伏地道:“末将不敢!只是看见魏王马车突然离了官道,以为他要逃跑,才追去阻拦的。”
太子道:“什么荒唐之言,堂兄为何要逃?”
武将道:“魏王在河域以治水为名,强占民田,引发公愤,害怕朝廷弹劾追责,自是有逃离的理由。”
他微微直起身,朝戚皇后的方向觑了眼,想起提前备好的说辞,又朗声道:
“某等出身河域梁州,自当忧百姓之忧,怜民生之艰,眼见朝廷迟迟不决,便只能自警自戒,捍卫公义,为民请命!”
说完,又瞄了皇后一眼。
戚皇后暗掐掌心。
一群蠢货!
明明吩咐过他们等过了昭兴关再动手,事后再层层上报到御前,将罪名推到以梁州县尉为首的河域官员头上,届时自己也已让云桑在圣上面前禀明了玉玺之事,就算圣上有所怀疑,也会顺水推舟,判一个河域官员携私愤刺杀宁策,让这件事不了了之,堵住悠悠众口。
可谁知宁策的马车突然失控,看似生异,所以这帮蠢货就自作聪明提前动手了!
皇后示意太子,让禁卫先将武将等人押下去,转身询问御医:
“魏王怎么样了?”
御医刚从宁策的马车回来,禀奏道:
“殿下经臣施针,人已转醒,身上刀伤不轻,失血甚多,虽暂无性命之忧,但头上所受那一击颇为严重,目前看来……”
皇后提着一口气,“看来如何?”
御医跪地请罪,“回娘娘,目前看来气血逆行,目窍受阻,光弱已不能视,将来……恐会彻底失明。”
他话音落下,周围诸臣俱是一惊。
戚皇后提着的那一口气,却是落了下来。
宁策要瞎了?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皇后面露痛惜,转向屏风后的孝德帝:
“陛下,魏王遭此横祸,实是令人扼腕,还请陛下派遣医官,随魏王返回封邑,以便路上照料。”
宁策成了瞎子,还有什么可忌惮的?
打发回封邑,由他自生自灭,将来若再行暗杀之事,得手的机率也远胜从前。
可这时,朝臣中一名发须花白的老者踏出列来,反对道:
“陛下,魏王身负重伤,前去魏郡之路又险阻重重,更遑论河域诸官已起杀意,现下强送其折返,实为不妥。”
说话之人是中书令杜龄,早年曾做过孝德帝的老师。
他与如今当政的大部分朝臣一样,都是出自昔日赵王府的利益圈子,多多少少,其实都视宁策为当今皇权的潜在威胁,换作从前,他多半不会为宁策求情。
但这一两年,太子与陈王暗地党争,各派官员各自站队,同气连枝,但凡触碰到了其中一员的利益,就会立即被群起而攻之,互相遮掩,混淆黑白。
河域治水之事,就是这样的例子。
明明是官员政务懈怠、赈灾失利,却反过来参奏兴修水利的魏王,仗着能拉帮结帮,朝内又有陈王作保,便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杜中书是饱读诗书的清流端臣,又曾三朝为官,见多了公事私办致朝政紊乱、帝王蒙蔽的例子,如今眼见政局紊乱至此,再做不到眼见不公,却还要闭口不言!
“魏王遭逢行刺,陛下若不加安抚照护,便是等同纵容奸臣所为!圣贤有云,为政之道,当持公允,方能下安民心,上定国基,魏王殿下在河域推行利民之策,却因触动小人之辈的利益而屡遭弹劾,此风绝不可长,更不可纵!否则将来何人再敢为百姓谋福祉?”
杜中书门下弟子甚多,如今都是三省要员,见老师出列谏言,众人也纷纷上前跪地附和:
“中书令所言极是,惟宽惟公,方能载道!”
党派争权的倾轧,在朝堂上必然导致正直之人受打压,清流之士遭排挤,没什么根基的就算站了队,也会被踢出去挡箭。时间久了,人人自危,再想明哲保身的人都难免情绪起伏,忍不住激昂宣泄。
御帐内,孝德帝急促地咳嗽起来。
太子和陈王连忙前后进帐,侍疾之际,又都争着各自谏言。
皇帝挥手制止住儿子,平复住气息,朝外问道:
“阿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的目光,集聚到帐前云桑的身上。
云桑被侍女扶着,胳膊上裹压着之前御医包扎的药巾,神色中似仍透着些许怔然。
“甥女去给魏王哥哥送行,马匹突然失惊疾奔。”
云桑轻声道:“一直到了山林里面,随车的侍卫才把马控制住。然后梁州县衙的骑兵就追来了,用兵器击破车厢,上车行刺,魏王哥哥……”
她顿了住。
脑海里,又浮现出宁策自伤的那一幕。
她现在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敌兵钢刀劈下的那一刹,宁策没有躲。
他就是想受伤,就是想示弱,就是让朝臣心生同情,让对手放松警惕!
只是他没料到,自己会帮他挡下了那一刀。
满地伏跪的朝臣之中,陆进贤亦朝云桑望来,神色凝重。
云桑明白,自己此刻的回答,能定宁策生死。
数年来,他偏安一隅,连兴修水利这样的事都会反过来遭人弹劾,可见处境艰难、夹缝求生,自己此时只需斩钉截铁,当众哭闹揭发,必是能毁他所有。
可无论她与宁策恩怨若何,杜中书的那些话确确实实没有错。
她亲睹过河域流民的逃亡,见识过泾阳县牢的惨状,宁策生死成败是一回事,但说出真相,让那些颠倒黑白的地方官员反过来得偿所愿,她也绝不想看见。
云桑心绪纷杂迷惘,良久,微垂视线:
“魏王哥哥……只一心护住我,自己却被那些贼兵打伤了。”
少女姿容殊丽,纤弱盈盈,停顿垂眸的片刻看着不似犹豫,倒像是被吓坏后、不得已又回忆起惨烈的无助,实是引人怜惜。
伏跪着的朝臣们,顿时再度俯身进言,一片力谏彻查河域,肃清朝纲。
御帐内,孝德帝咳嗽了片刻。
“诸卿起身吧。没能好好处理河域之乱,皆乃朕之过!咳,咳……”
他挥开欲劝的太子和陈王,长叹一息,“敬怀皇兄只有策儿和诩儿两个儿子。诩儿生来带疾,如今策儿又……咳咳……朕自是会彻查到底,还他公道。传朕口谕,让魏王随朕一同回京,着御医署为其疗伤,竭尽所能,不惜代价。”
*
是夜,御驾与随官行至昭兴,入住行宫。
此处行宫殿舍有限,不设行台,禁卫与内侍忙着为各位贵人安置寝所,奔走穿梭,指挥催促。
陆进贤跟着宫人,走到偏殿的角落,朝墙下负手之人行礼:
“殿下。”
太子转过身来。
陆进贤斟酌了下,再度行礼:“殿下将来若再有什么动作,烦请提前知会臣一声。”
太子冷笑:“怎么?见你未婚妻被牵连受伤,找孤兴师问罪来了?提前知会你?你求娶阿梓,怎么没提前询问孤的意见?”
陆进贤忙道:“臣只是觉得东西没找到,魏王现在还不能死。至于臣求娶永安郡主,也只为让她答应监视魏王举动,替太子殿下查明容氏账册的下落。”
“那找到了吗?”
太子说到这件事就心烦意乱,“你跟孤分析说,容家从前是东齐人,堂兄也有一半的东齐血统,小时候还去那边住过,所以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往来。一会又说容氏钱庄的人在浮梁山失去踪迹,偏偏堂兄那晚也在浮梁河,定是有什么牵连。可你不觉得这话听起来自相矛盾吗?他跟容家有交情来往,然后又堂而皇之让对方消失了?他如今一个无权无势的郡王,无兵无卒的,敢戏耍富甲天下的琅琊容氏?说到底,这件事明明是陈王和谢贵嫔捅去父皇面前的!”
陆进贤道:“可臣问过陈王,消息并不是他自己寻来的,而是有人悄悄递了密信去谢贵嫔身边。”
太子嗤了声,盯着陆进贤:
“孤现在倒是怀疑,你假意向孤投诚,实则还是跟陈王沆瀣一气,帮他洗脱嫌疑。毕竟他有兵权、有世家支持,你妹妹又是他的正妃,来日他若继了位,你就是当朝国舅,自是比跟着孤来得风光显赫。”
陆进贤忙跪倒在地:“殿下明鉴,臣绝无此心!”
太子目光停在夜色晦暗处,用力平复了一番情绪:
“算了,总之这件事你尽快办妥。不管事情到底跟堂兄有没有关,你既怀疑他,就赶紧动手查清。母后已经让医官又去看过,确认他目络受损,夜不能视,迟早要瞎。对付这样的人你再不该有什么借口,若再拿不到让孤信服的证据,就别怪孤送你去陈王面前对峙,看看你到底是三姓家奴,还是两面细作!”
*
夜幕渐深,行宫之中灯火通明,宫人们依旧忙碌如织。
云桑跟着女官穿过渡廊,前往临时用于安置的居所。
远处廊桥的另一头,葛嬷嬷横眉冷眼地领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