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古代社会改造计划 西洲风雨

6. 第 6 章

小说:

古代社会改造计划

作者:

西洲风雨

分类:

古典言情

卫大被县令扣在了驿站里,说是要等着时日先在村口打完板子再拖回县里行刑,以儆效尤。

至于叶游知呢,悲田养病坊也不用去了,流放也给免了。

按叶游知自己在公堂上的话,那就是她不仅破案有功当赏,此前出手也是因为知道卫大的本性,那是为民除害。

再者,卫大也没死嘛,连胳膊都没少一根。孩童顽劣,怎么会真的用斧头劈人呢?于情于理,叶游知这事儿和卫大连杀两人比起来也不严重了。

卫七拉着叶游知的衣袖就跟着她走了,出去时没少遭人白眼,还听到有人在唾骂“不孝女”的。

路上,卫七问她的生辰,“我都不知你是我姐姐还是妹妹。”

叶游知摇头,她也不知原主的生辰,按着自己的过法,三月份的人应当是她的姐姐。

卫七于是就认了个姐姐。

“阿姐。”

待到叶游知回家,天色已经暗了。叶松坐在凳上,也没点灯,眼神被黑暗挖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卫大的处决下来后叶松才知晓叶厉死去的消息,什么反应也没有,还说要给前来报消息的衙役倒碗水喝,只是没走两步路就晕了。

叶松的胃空得泛酸,酸水把心下也倒腾得凉飕飕的,她反应有些迟钝,慢吞吞地回头看了一眼,道:“游知回来啦。”

“阿姐,她父亲卫大要死了,屋里能再多个人吗?”

叶松扯起勉强的笑,回道:“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也不容易,留着就留着吧。”

叶游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不大会安慰人,但见着叶松精神萎靡的样子又十分心疼。

卫七说她想去把家里的米拿过来,叶游知便自己搬了一个矮脚凳在灶台前放着。

这样热的天,灶孔里的灰都是凉的,可见叶松一整日都没吃饭。

叶游知没用过灶锅,一个人点火加柴,下菜煲汤。柴放得少了,一会儿就没了火星子,她又估摸着加柴,结果火舌直往她下巴舔,烟气把叶游知呛得泪流不止,却又不敢咳出声音来。

“饿了吗,我来吧。”

叶游知被叶松稳稳抱下矮脚凳,看叶松熟捻地往里头放盐,菜汤盛出来后扫锅加柴煮饭。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和灶孔里的火有感应似的,时不时加一根木头进去,或是一些杂物进去。没见火熄也没见火冒出来。

饭做好了,小七推着一辆小车就来了。

她不大敢看叶松,招呼来叶游知帮忙。

叶游知一看——

好家伙,这是把她家都搬来了吧。

小推车里有一布袋米、六个碗盘、两条凳子……甚至连今儿劈人的那把斧头都带过来了。

两人都小,一个一个地搬,后背的布都被汗水浸得深了一坨。

“我来吧。”

叶松把饭菜端上桌拍拍手就来了,一把将叶游知和卫七手里的凳子夺过,蹒跚地向前走去。

第二趟来时还特地照顾了小七,“刚才对你冷淡也别放在心上,我知道事情和你没关系。既然游知都叫我阿姐,你也这样唤我就是。”

一顿饭,三人没有一句话。

驿站却很热闹。

大家伙买了好酒好菜庆祝,嫌犯抓到,他们终于能回洛阳县了。

县令也高兴,这趟不算白跑,回头又能在他的功绩簿上加一笔。猪五花爆炒辣椒,辣椒用泡红椒,既很好的去猪骚味,酸辣口还特别开胃。

吃了几年好饭,人吃的膀大腰圆,脾气也跟着上来了。最底下办事的衙役有事禀报他都不见,叫人给打发走。

“明府,那卫大非说有个东西要给你瞧瞧看。”

他皮笑肉不笑地搁下筷子,道:“什么好东西非要给本明府看。”

小吏神色恭敬了些,手掌张开露出一块银鱼袋,战战兢兢地等县令反应。

“传卫大来。”

卫大手上绑着链,神色却全然不像在公堂上时那般谨慎小心,迈着大爷步岔腿坐下。

卫大一来就问:“知道大真主吗?”

“这银鱼袋就是大真主的。”卫大扫了眼桌上的残羹剩菜,不由咽了咽口水,眉头挑得更加跋扈,“没错,那什么富商就是我杀的,如何?大真主吩咐我杀的。”

县令不动声色,等他再多说些话再决定要不要留他。

“那个叶吏,他就倒霉喽,谁叫他看到了大真主的教徒来找我。”

银鱼袋,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并非特别厉害的大人物,但也绝不好惹。

县令收起了油光满面的态势,稍敛了点腻味,道:“你帮着朝中官员杀人?一个四五品官员朝中能整的人多得是。自称大真主?圣人若是知道了你们一个都活不了,我正好现在就拿你去邀功。”

闻言卫大哈哈大笑:“得了吧,你衙门就有大真主的人!你现在知道这事儿了,要不被我们杀死,要不归顺大真主。”

“恶毒刁民,满嘴胡言!你以为本明府会屈从于你们吗?”县令起身去找笔,喃喃道,“本明府这就上一封奏疏!”

他题字:臣奉命巡查……

十个字不到,冰凉的刀尖便已经抵着他喉咙。

“明府,你对我有提携之恩,我本不愿动手。倘若你愿意同我们一道,这把刀今夜就不会沾到血。”

县令眼球斜走过去,看到那人下巴上的一颗大黑痣,手中的毛笔霎时掉到地上,粗浓的墨在衣衫上画出一柱黑条。

他脸色涨红,怒问:“你、你就不怕圣人怪罪!”

“圣人如今十三,谁不知晓权力都握在那几个贵人手上。”

县令为他们所做的事所不齿。

他今年四十五,父亲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自小耳濡目染觉得应该读书考个官做,奈何资质平平。三十五才中了明经,靠家里上下打通才能有个县尉做,熬到四十等着县丞死了做了县丞,又等两年原县令调任京城得了这个县令。

在县令做的这三年他自认没做过什么好事,油水揩了不少,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从不含糊,就连地主家的儿子杀了人他都敢判斩,为洛阳县解决了多少恶霸。

能得天家眷顾厮混如今他已感激不尽,怎可与奸人狼狈为伍?

不过此刻刀抵着脖子,他也不敢说重话,只问:“大真主是其中哪一个?”

“不知道。”

刀尖又往脖子里钻进一分,他脸色吓得煞白,原本红胀的脸瘪下去不少,他立刻道:“刀放下!我答应不把事捅到上头去!”

“不够!”

“和和和、、和你们一道!”他又举起手发誓,吓得瞳孔比眼珠子还要大,说话都结巴了。

颤颤巍巍坐下来,吃了好几块小炒肉才能尝出其中味道。他想多问些话,一问到大真主得到的回答不是“不知道”就是“不该问的别问”。

“我们哪儿知道那么多,不过听令行事罢了。”

“让你杀了兰姓富商的人是谁?”

“万真寺的方丈。”卫大风卷残云般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