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朝两侧散开,纷纷为她让出一条路来。
但走出庭院的江岁华神色却并没有轻松多少,柳青霜和晏柔烟敢如此开口,必定有所仪仗。
她记得,刚刚被周茹慧拉进院子时,最先开口的是温氏之女,萧薇,同是支持三皇子的党羽,互为依靠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晏柔烟方才所说的两件事,比起她身陷险境被霍重九救起这件事,她更在意前者。
周柏安是萧胤明手下的副官,周茹慧自然会对温氏言听计从,温氏从她这里得知霍重九去曲城救她的事并不奇怪。
可她送给霍重九的弓袋...那时她为了让霍重九带她出门,特意做了弓袋送给他当报酬,霍如云扔下来的绣活儿便全交给了兰芷和云蝉,那段时间,主仆三人一得闲便同在房里烤火绣花。
所以,弓袋一事,除了兰芷和云蝉之外,没有旁人知晓。
那这件事,晏柔烟是如何知晓的?
“姑娘,别急,等公子回来了定要让这群烂嚼舌根的家伙好好长长记性。”云蝉见江岁华出了院子仍紧锁眉头,以为她是在为方才平白无故受屈而伤神,安慰道。
看着云蝉一脸担忧,江岁华心底的不安却更加明显,她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好似要有大事发生。
不多时婚宴开席,依旧是男女分开的席面,座次排开,温氏和刘氏一左一右坐在长桌两侧,萧薇和江岁华跟在自家长辈身边,正好打个照面。
其余的除了方才见过的柳尚书家现任主母和晏家的主母外的其余大部分都是生面孔,只有少部分在赏秋会那日见过。
众人觥筹交错,对方才小院中的闹剧权当没发生过,依旧推杯换盏谈笑说话。谈论着四司六局的菜式,讨论着不同酒类的口感,你夸夸我的儿子,我赞一赞你的女儿,再论一论京中时兴的新鲜事儿,这席面便也热闹起来。
最高兴的当属陈氏,拉着温氏和刘氏不住地敬酒感谢,虽有大半都被两人挡了回去,但仍架不住她热情,连一向能装会演的温氏表情都有些的难以捉摸。
江岁华两只耳朵一只耳朵听陈氏聒噪,一只耳朵被众人此起彼伏的交谈声充斥,只觉食不知味,心底越发烦躁起来。
天色渐渐暗淡,就在周府的侍女们纷纷捧着灯烛进来添灯的间隙,一道身影从厅外走进,附到刘氏耳边小声说着些什么。
江岁华余光瞥去,那身影不是旁人,正是刘氏身边的贴身嬷嬷,本该和云蝉等人守在厅外的,为何会忽而进来,而且似乎面有急色。
只见刘氏越听面上的笑意越僵,最后竟是直接放下了筷子,同陈氏抱歉开口。
“弟妹,实在不好意思,家中来人说是怀止那孩子也染了风寒,太夫人吩咐人来叫我回去瞧瞧,这席面怕是吃不成了。”
陈氏方才听温氏说起的她的幼子才上官学一般的年纪,不由关切道。
“七八岁孩子正是娇弱,嫂嫂何必同见外,孩子要紧,要是实在喜欢我家的茶饭,下次再来便是。”
刘氏客套地笑笑,旋即起身带着江岁华离开厅上。
门外,云蝉和太师府跟来的下人早已等候多时,马车马凳已备好,两人先后钻进车厢,车夫便迫不及待扯动缰绳赶起了车。江岁华盯着被寒风吹动的车帘,又想到临走前温氏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心头陡然一跳。
霍怀止身子不算孱弱,为何会突然风寒,即便风寒,府中有府医照料,何需急匆匆遣人来报?
车轮滚滚而过,两刻钟后,马车停在太师府正门,江岁华下了马车,府门前一切如旧,但隐隐透露出一股凝重的气息。
进了府门,刘氏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担忧,原本端庄的步伐加快,裙摆和披风的下摆随着匆匆的步履大幅度地摆动着,像骤雨在水面激开的水花,急切、不安。
江岁华在一众丫鬟仆妇的簇拥下,也不得不加快了步伐。
可刘氏去的既不是饮绿院,也不是芙蓉院,而是慈安院。
一向清净的慈安院此时却被围的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仆妇把守着,还有神色匆匆的侍女端着盥洗的盆盂进出,而院中的空气中若有若无地弥漫着药味,让江岁华本就紧锁的眉头皱得更紧。
“太夫人,大夫人和阿满姑娘回来了。”齐嬷嬷见到刘氏和江岁华,向内通传。
进了房,原本若隐若现的药味铺面而来,余光中,江岁华瞥见左侧寝屋的纱帘后的竟有一府医半跪在床前,而床上躺着的赫然是郑氏幼子,霍怀礼。
她尚未从眼前震惊的景象中回过神来,一声凄厉的惊呼便从右侧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