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渊无奈挥手,吩咐人证上殿,随着王内官尖细的嗓音响起,一直守在宫门外的人证被带上殿来。当萧胤明看清人证时,脸色骤然一僵。
“微臣/草民给陛下请安。”只见上殿的几人中有一道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男人身着太医官袍,中年容貌,露在袖外的手掌略显苍白,分明是他亲手送进宫的襕诃,萧胤明死死盯着男人的身影,咬牙切齿恨不能将人就地格杀。
“民妇曾是秋狝猎场的侍女,嘉庆二年,陛下携贵妃与朝中诸臣前往的猎场秋狝,是夜,民妇奉命送热水供娘娘身边的温黎姑娘沐浴,却发觉帐外无人值守且帐中有异动,民妇偷偷观察却看见贵妃与一男子正在帐中行云雨之事,而彼时陛下正在皇后娘娘帐中,此后,民妇越想越害怕,在秋狝结束后便大病一场回了老家。”率先开口的妇人三四十岁的模样,打扮朴素,正是太子从京畿找回来的人证。
赵承渊眉头紧皱,十六年前的事忽然在脑中浮现,他记得当时刚登基不久皇后母家势力庞大,他虽不喜皇后为了安抚朝臣不得不带上皇后同行,第一夜他歇在贵妃帐中,第二夜太子发热,他不得不去探望皇后,可他实在思念阿霁,等太子和皇**睡他便起身独自回了贵妃帐中,却意外发现阿霁不在帐中。
他派人四处去寻,先是撞见衣衫不整的萧胤明和温黎,接着才看见被太监和侍女寻回的柳霁。柳霁声称自己发现贴身侍女温黎不见,深夜又不好派**肆去找,便只身去寻,去没想到温黎是和萧胤明一起。而萧胤明当场表明自己钟情温黎多年,愿聘其为妻,赵承渊也没没多想当即便给两人赐了婚。
阿霁和温黎是主仆更是姐妹,他和萧胤明是君臣更是兄弟,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实在难得。此前他从未疑心,因为他的阿霁从秋狝回宫后不久便身怀有孕,而次年,大婚不到半年的萧胤明夫妇也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如此喜事,乐得他根本无暇顾及太多。
“若真如你所言,出宫是为了活命,为何十六年后的今天你又会随江岁华上殿作证?”柳尚书仍在试图反驳。
“那是因为民妇不忍看当朝天子被人愚弄于鼓掌之间,十六年,民妇没有一日不在胆战心惊,生怕哪日娘娘和将军知道要**灭口。”妇人眼含热泪,言辞恳切,短短几句话就让人感到辛酸动容。
江岁华拂去额上渗出的冷汗,从同样跪在地上的僧人手中拿过一卷手札,朗声道。“若是臣女没记错,柳尚书老家便在曲城,萧将军老宅坐落在崖城,同属靖州府,萧将军钟情多年的只怕不是温黎,而是贵妃。”
“当然,臣女的揣测不足为据,但这本长生寺主持的手札却清清楚楚地记载了当年之事,还请陛下亲观。”手札被交到赵承渊手中,手札中详细记录了主持年轻时在长生寺的诸事,手札外皮早已褪色,新旧字迹也有不同程度的褪色象征着时间跨度,柳霁和萧胤明的在书中被称为柳家大小姐和萧家长公子,从两人相携在寺中拜佛许愿求神算卦,到踏青赏景亲手在长生寺后山种下牡丹,两人在老僧眼中俨然是一对门当户对的金童玉女。
赵承渊越往后翻,越是不可置信。玄宁二十八年,也就是赵承渊登基前两年,柳霁前往的长生寺休养,而与之一齐住进长生寺的还有数名身怀有孕的妇人,且负责护送这些孕妇的人竟然“藏铠甲于衣下”,显然是军士。也就说明,或许他疼了十几年的二皇子根本不是他的孩子,而负责运送孕妇进长生寺的除了柳家,极有可能还有萧胤明的手笔。
“贫僧善水,乃是长生寺主持广源大师座下弟子,贫僧可以向佛祖和已故的师傅起誓,这本手札乃师傅亲手所写,绝无虚假。师傅临终前,除了手札,还有一物交予贫僧。”善水从袖中取出一物,一枚古铜色的小锁,斑驳的锈迹、锁下遗留的一点红色的穗子都昭示着这枚锁年代久远。站得靠前的大臣之中已经有眼尖的看见同心锁上刻着的赫然是柳霁和萧胤明的姓名。
赵承渊看着那錾刻两人姓名的同心锁,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他很想告诉自己这一切不过是江岁华搞的把戏,可毫无纰漏的人证和物证又不断提醒着他真相就是如此。他闭了闭眼,看向殿中最后一个人证。
刘太医,不,或者说,襕诃更合适,他猛地一拜。“微臣..微臣有罪!陛下近来身体虚弱,并非积年劳病之患,而是、而是贵妃娘娘暗**害的缘故,微臣本无意入太医院,是萧将军胁迫微臣进宫,听贵妃娘娘差遣…”
“昨夜太子殿下急召,微臣这才得以逃离魔爪,医者仁心微臣实在不忍看陛下受此荼毒,这才将实情告知太子殿下,冒死与江姑娘前来告发,微臣死不足惜,但请陛下保重龙体,肃清前朝后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