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那片青瓦下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如同被时光精心打磨的琥珀,凝固着最温暖的记忆。老家的供销社便是这样一处所在,它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宝藏殿堂,稳稳地坐落在村子的正中央,青砖砌就的墙体在岁月洗礼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瓦楞间偶尔探出几株顽强的狗尾巴草,在风中轻轻摇曳。这里不仅承载着狗娃童年里数不清的欢乐与温暖,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的乡村,生活节奏缓慢得如同饲养处井上的辘轳,吱吱呀呀地转着,转走了春夏秋冬,转来了岁岁年年。娱乐活动匮乏得可怜,一台电视机便能成为全村孩子眼中遥不可不可及的稀罕物。而供销社里肖大伯家的那台十四寸黑白电视机,更是像一块强力的磁石,深深吸引着狗娃。那台电视机放在一个精致的木质柜子里,屏幕上蒙着一块绣着牡丹花的布罩,每次开机前,肖大伯都要小心翼翼地取下布罩,仿佛在举行什么庄严的仪式。
每至傍晚,天边的晚霞将天空染成橙红色,云朵像被点燃的棉絮,在天际缓缓飘动。忙碌一天的爸爸在全家吃完晚饭后,总会坐在门槛上抽一袋旱烟,烟圈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上升,最后消散在空气中。这时,他会笑着对狗娃说:"狗娃,走,带你去供销社肖大伯家看电视去。"他一听,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如星辰,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大声喊道:"好嘞,爸爸,咱们快走吧!"声音清脆如银铃,惊起了院中枣树上的麻雀。
出了家门,便是一条直直通往供销社的土路。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房屋,青砖黛瓦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就像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饭特有的香气,偶尔还能闻到谁家炒菜的油香味,勾得人食指大动。狗娃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跑着,鞋底与地面摩擦,扬起一小股灰尘,在夕阳的照射下,那些灰尘仿佛变成了金色的微粒,在他的脚下飞舞。爸爸则双手背在身后,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时不时叮嘱他:"狗娃,慢点儿跑,别摔跟头咯。"声音里满是慈爱。
村子中间的十字路口旁边,几个老人正在下象棋,见他们经过,抬起头来笑眯眯地打招呼:"又带狗娃去看电视啊?"爸爸笑着点头回应:"是啊,这孩子,就爱往肖大哥那儿跑。"狗娃则害羞地躲到爸爸身后,探出半个脑袋偷偷打量着这些满脸皱纹却总是笑呵呵的老人。槐花的清香在傍晚的空气中弥漫,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构成乡村特有的味道。
供销社是一座略显陈旧的瓦房,木质的大门饱经岁月的洗礼,斑驳陆离,门上的铜环被磨得锃亮,见证着无数次的推开来往。门楣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红旗供销社"五个大字,虽然漆色已经斑驳,但仍然透着一股子庄重气息。当他们推开那扇门,"吱呀"一声,仿佛是岁月的低语,又像是老友的问候,这声音在狗娃听来,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一跨进门槛,一股独特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那是生活用品、布匹纸张、油盐酱醋等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的气息,专属于供销社的味道。空气中飘散着煤油的刺鼻味、糖果的甜香味、布匹的棉麻味,还有干货的咸香味,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而又令人安心的味道。狗娃总是要站在门口深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熟悉的味道永远留在记忆里。
供销社在当时可是村里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就像一个物资集散中心,村民们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大到锅碗瓢盆、农具种子,小到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都能在这里找到。每逢初一十五,这里更是人头攒动,村民们拿着各种票证来采购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大家都来这里采购年货,它承载着村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村子里最具烟火气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买卖的场所,更是信息交流的中心,谁家有了喜事,谁家遇到了难处,都会在这里传播开来。
高高的柜台是用厚重的实木打造的,表面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隐约可见无数双手抚摸过的痕迹。柜台后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左边是副食品区,花花绿绿的糖果整齐地排列在玻璃罐里,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中间是日用品区,摆着暖水瓶、搪瓷盆、手电筒等日常必需品;右边是布匹区,一卷卷色彩鲜艳的布料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文具柜台,那里有各式各样的铅笔、橡皮、作业本,还有让人爱不释手的小人书。
五颜六色的头绳挂在柜台前的铁丝上,在从门缝溜进来的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召唤着村里的姑娘们。狗娃最喜欢站在文具柜台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印着卡通图案的铅笔和橡皮,心里盘算着要攒多久的零花钱才能买上一件。每次走进来,他都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眼睛应接不暇,被那些新奇的玩意儿深深吸引。就连柜台上的算盘声在他听来都格外悦耳,肖大伯的手指在算盘珠上飞快地跳动,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
穿过幽暗的柜台过道,地面有些坑洼不平,走在上面能明显感觉到微微的起伏。过道两旁堆满了高高的货物,一袋袋化肥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一捆捆农具靠墙而立,让人行走时不得不小心翼翼。昏暗的灯光下,这些货物投下奇怪的阴影,若是晚上独自经过,狗娃总要加快脚步,生怕阴影里会跳出什么怪物来。
最西边的房间,便是肖大伯家。房间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壁上贴着泛黄的年画,画上的鲤鱼跃龙门图案已经褪色,但依然可见当年的精美。一张四方桌稳稳地摆在屋子中间,桌腿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摇晃,下面垫着折叠的纸片。几把椅子整齐地围在四周,椅背上的雕花已经被磨平,露出木材的本色。靠墙的条几上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天线拉得老长,经常发出滋滋的杂音。
肖大伯一看到他们,立刻满脸笑容,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像盛开的菊花。他热情地迎上来,大声说道:"狗娃爸,你可算来啦,快坐快坐。"说着,便手脚麻利地给爸爸沏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茶叶是普通的茉莉花茶,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经是待客的最高礼节了。茶杯是印着"劳动最光荣"字样的搪瓷杯,杯口有一处掉瓷的地方,露出黑色的底胚。
爸爸和肖大伯坐在桌前,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白炽灯泡发出昏黄的光线,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壁上,随着他们的动作轻轻晃动。他们谈的大多是村里的琐事,比如哪家的庄稼长得好,哪家的孩子最近又有了什么进步。爸爸微微前倾着身子,认真地听着肖大伯说话,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还插几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肖大伯则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的表情十分丰富,讲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爽朗而洪亮,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颤动。茶水的热气在灯光下袅袅上升,模糊了两人亲切的面容。
狗娃呢,早就迫不及待地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那时播放的大多是一些经典的老电视剧,画面偶尔会出现雪花点,声音也时常断断续续,可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兴致。看到精彩的情节,他会兴奋得忍不住拍手叫好,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看到搞笑的片段,他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太有意思啦,太好笑啦!"爸爸和肖大伯听到他的笑声,也会跟着笑起来,肖大伯还会笑着逗他:"狗娃,啥这么好笑呢,给大伯也讲讲呗。"他一边笑,一边手舞足蹈地给他们描述刚刚看到的搞笑场景,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有时看到入神处,连手中攥着的糖果化了都浑然不觉。
春节期间,供销社里的热闹程度达到了顶峰。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玻璃柜台擦得锃亮,里面陈列着各色糕点糖果。什锦糖、花生糖、芝麻糖散发着甜蜜的香气,让人路过时忍不住要多吸几口气。红纸包裹的鞭炮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专门的区域,仿佛在等待着人们将它们点燃,奏响新年的乐章。墙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对联和福字,金色的字迹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息,大人们在货架间穿梭,仔细挑选着年货,脸上洋溢着对新年的期待。孩子们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好吃的好玩的,眼睛里满是渴望。肖大伯忙得不可开交,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算盘声、欢笑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热闹的新年交响乐。有时人多得转不开身,后来的人只好站在门口等候,嘴里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
肖伯母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总是满脸笑容,眼睛眯成弯弯的月牙,眼角的鱼尾纹像阳光下的涟漪般荡漾开来。看到狗娃在供销社里玩耍,她便会从柜台后面走出来,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他身边,轻轻地拉住他的手,温柔地说:"狗娃,来,伯母给你好东西。"说着,便从一个小盒子里拿出一些卖剩下的零碎鞭炮递给他。那些鞭炮用红纸仔细地包着,虽然有些已经受了潮,但在狗娃眼里却是最珍贵的礼物。
狗娃一看到鞭炮,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满是惊喜和兴奋,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鞭炮,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谢谢伯母,谢谢伯母!您真是太好了!"他能感觉到肖伯母手上因为长期劳作而生出的老茧,但那双手却是那么温暖,让他想起早已过世的奶奶。
拿到鞭炮后,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找了个空旷的地方放起来。他先拿起一个小鞭炮,用颤抖的手点燃引信,然后迅速捂住耳朵,眼睛紧紧地盯着鞭炮,心里既期待又害怕。"噼里啪啦",鞭炮声清脆响亮,火星四溅,在黄昏的暮色中划出明亮的光轨。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鞭炮声中又蹦又跳,大声欢呼着。鞭炮的红纸屑像花瓣般洒落一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特殊气味,这味道在他闻来,就是过年的味道。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新年的喜悦和欢乐在心中无限蔓延。
小哥是肖大伯家的儿子,比狗娃大几岁,他有一把帅气的**,在狗娃眼里,他拿着**的样子简直酷极了。那把**有着暗红色的木质**和锃亮的金属**,枪身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小哥总是很爱惜地擦拭着它,就像战士爱护自己的武器一样。
那天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供销社后面的空地上,将地上的石子照得发亮。小哥拿着**在那里玩耍,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裤子,裤腿上沾着些许泥土,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狗娃满心羡慕地凑了过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把**,怎么也挪不开。阳光照在**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晃得他有些睁不开眼。
小哥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来,笑着问他:"狗娃,想不想学打**呀?"他一听,连忙用力点头,兴奋地说:"想,想,小哥,你快教教我吧,求你啦!"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手心也开始冒汗。
小哥耐心地给他讲解**的使用方法,一边说,一边做示范。他拿起**,身体微微下蹲,眯着一只眼睛,全神贯注地瞄准远处的一个小目标,然后轻轻扣动**,"砰"的一声,目标被精准击中。狗娃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佩服,心里暗暗想着:小哥可真厉害啊,我要是也能像他一样就好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味,这味道让他莫名地兴奋起来。
轮到狗娃了,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双手紧紧地握住**,手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比想象中要沉得多,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按照小哥教的方法,他深吸一口气,眯着眼睛瞄准目标。可是他的手却不听使唤,怎么也稳不住,枪口在空中画着圆圈。小哥在一旁鼓励他:"别紧张,狗娃,放松点儿,稳住手,慢慢扣**,相信自己。"声音温和而坚定。
在小哥的鼓励下,他又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终于,他鼓起勇气扣动了**。"砰",虽然没打中,但那一瞬间的后坐力和响声让他心跳加速,他激动地大喊:"我开枪啦,我开枪啦!"小哥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不错,第一次能这样已经很棒了,再来几次肯定能打中。"小哥的手掌很有力,拍得他肩膀发麻,但这感觉让他觉得很踏实。
经过几次练习,他终于打中了目标。那一刻,他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我打中啦,我打中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夕阳的余晖照在他汗津津的脸上,将他的笑容染成了金色。从那以后,他逢人便炫耀自己会打**了,一开始,小哥还会陪着他笑,可渐渐地,他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太好看。有一天,他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对狗娃说:"狗娃,别老跟人说你会打**了,这有啥好一直炫耀的呀。"狗娃当时心里特别委屈,不明白小哥为什么突然不高兴了,眼眶里忍不住泛起了泪花,小声嘟囔着:"我只是觉得很厉害,想和大家分享嘛。"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小哥是怕被大人知道后把枪没收了。
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为了能攒点零花钱,狗娃和小伙伴们漫山遍野地挖药材、四处寻觅废品,随后满心期待地拿到供销社去卖钱。每个周末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大地,他们就会背着竹篓,拿着小铲子,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般飞向山林。
春日的山林是最迷人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随着微风的吹拂在地上跳跃。漫山遍野都是各种各样的草药,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给他们的宝藏。嫩绿的柴胡叶子在阳光下闪着油光,金银花爬满了山坡,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还有地黄、丹参、枸杞……这些在大人眼里普通的植物,在他们看来都是珍贵的宝物。
他们一群孩子像欢快的小鹿,在山间奔跑、嬉闹,同时目光敏锐地搜寻着草药的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