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临宣武四十年六月初二,宜嫁娶。
杨府早几日就挂上了红绸和红灯笼。
这日一早,迎亲的队伍就出现在了杨府外的接头。
郡王迎亲的规格很高,乐队、侍卫、侍女等就是一大批人。
一路吹吹打打,喜气洋洋的到了杨府门前。
刘氏领着杨如月和杨如雅陪着新娘子梳妆,冯氏在前厅待客。
杨如慧凌晨就起身梳妆了,一身行头足足装扮了两个时辰。
她这厢刚装扮好,外面那头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
康宁郡王头戴金银缠丝镶嵌红宝石冠冕,身穿红绸绣紫纹蟒袍,脚踩金线祥云靴,骑着毛色发亮的大宛马亲临杨府迎亲。
只听门口的丫鬟在外面喊道:“来了来了,新郎官已经到了大门外了。”
屋里的喜娘立马拿起了盖头。
“吉时就要到了,新娘子该盖盖头了。”喜娘笑着看向杨如慧。
看了一眼身旁的家人,杨如慧对着喜娘微微点了点头。
红色的盖头落下,挡住了杨如慧的视线,也挡住了屋子里的人看向杨如慧的目光。
“慧丫头,要好好的。”刘氏拍了拍杨如慧放在膝盖上的手,语气有些低沉。
杨如慧安抚性的回握了一下刘氏的手。
“大姐姐,你要幸福,要经常回来看我们。”杨如雅语气哽咽。
杨如月也有些伤感,来到武都四年,杨如慧也教了她四年。
从教她练字,到礼仪,再到弹琴刺绣,杨如慧都毫无保留。
她早已习惯有事没事就跑去找大姐姐,如今分别在即,只觉鼻尖酸涩。
“大姐姐,一定要保重身体。”
“愿姐姐跟姐夫白头到老,恩爱一生。”
杨如月郑重告别。
杨如慧抬起两只手,一手牵杨如雅,一手握杨如月,姐妹三人依依不舍。
杨如慧是大姐姐,后头都是弟弟妹妹。杨锡和杨榆年岁小,学问不高,拦门都不顶什么用。
杨骏和杨泽也年纪尚轻,绞尽了脑汁也就拦了康宁郡王一柱香时间。
这厢告别的话刚说完,康宁郡王都已经到院门外了。
“新娘子出门啦。”喜娘尖锐却带着喜气的嗓音响起。
房门打开,杨如月和杨如雅扶着盖着盖头的杨如慧走到了门口。
十三岁的杨骏半蹲在门前,杨如月和杨如雅放开了扶着杨如慧趴上了杨骏的背。
外面吹吹打打,一片喜气洋洋,可是松开杨如慧的那瞬间,杨如月忍了很久的眼泪还是流出了眼眶。
她赶忙捏起帕子擦干眼泪,抬脚追随着人群的脚步往正厅去了。
杨家正厅,新人拜别父母。
杨家众人都在旁观礼。
杨如月见大伯父和大伯母虽面有喜色,可眼中也是隐有泪花闪烁。
堂上二老喝完新人敬的茶后,一声啰响,两位新人在喜娘的带领下走出了正厅。
杨家小辈们跟在这对新人的身后,看着大姐姐上了花轿。
礼乐声再次响了起来。
俊秀文雅的郡王面带微笑打马街头,身后是六位轿夫抬着的花轿。
杨如月忽然觉得康宁郡王有些可恶。
仪仗队吹吹打打的离开了杨府。
直到街角再也看不到迎亲队伍的身影了,杨如月才收回了视线。
她心里有些难受,索性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杨府嫁女,外面还要热闹一日。
距离族学考核的日子也快到了,杨如雅也回了自己的院子去温书。
杨如慧三日回门后,杨如月就专心的在自己的院子里研究棋谱。
直到一个月后,杨泽和杨如雅提前通过了族学考核的消息传来,杨如月这才拎着棋谱,往松涛苑去了。
今日正好休沐,下人前脚刚给杨颂和季老太太通报了这个好消息,杨如月后脚就来到了松涛苑。
“祖父、祖母,月儿来向您们讨赏来了。”人未到,声先至,杨如月还没进门,她带着笑意的声音就传到了屋内。
“你这丫头,今日该你二哥哥和二姐姐来讨赏,有你什么事儿。”
季老太太笑吟吟的调侃。
杨如月走到近前,一本正经的回复道:“祖母,您别打量着孙女不知道,孙女没回来之前,哥哥姐姐们可没有这么用功。”
“你这丫头一肚子歪理。”老太太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
杨如月一只手捂着头,故作夸张道:“好啊祖母,您说不过我还动手,这回您可得大大的赏我,不然我可不依。”
老太太被她这副样子哄的眉开眼笑。
“好好好,祖母都依你,你哥哥姐姐能这么努力,确实是离不开你的激励,说吧,想向祖母讨什么。”
“祖母,这回可要便宜您了,孙女这次想向祖父讨点东西。”杨如月话音一转,勾着嘴角看向了坐在一脸严肃的杨老头。
杨老太太瞥了一眼一脸笑意的孙女,也把目光集中在了杨颂身上。
杨颂公务繁忙,四年来,除了给他请安之外,杨如月跟杨颂几乎没有其他交流。
所以杨如月跟老太太打得火热的时候,杨颂也只是在一旁默不作声。
他跟这个孙女可谓不是很熟,实际上,他跟孙辈们都不亲热。
所以当杨如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杨颂是吃了一惊的。
不过看着盯着自己的一老一小,杨颂轻咳了一声,对着杨如月道:“你想要什么?”
他以为杨如月想要的东西很贵重。
“孙女想要祖父陪着孙女下一盘棋。”杨如月拿出了藏在身后的棋谱。
杨颂一愣。
“早听说祖父棋艺精湛,连从前的国手都败在您手下,孙女去年从族学结业后就开始研究棋艺了,一年时间小有收获,所以趁着祖父今日休沐,厚着脸皮向您请教。”
“祖父会答应孙女的吧?”杨如月眼含期盼的望着杨颂。
季老太太最受不住她这副模样,见杨颂没接茬,老太太急得伸手推了推他。
杨颂是没想到还有不怕他的小辈。
他浸淫官场几十年,养成了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所以小辈们从不敢亲近他。
眼前笑吟吟盯着自己的孙女胆子倒是不小。
杨颂接过杨如月手上的棋谱翻了翻,发现她在很多地方都注释了心得体会。
从棋谱上看,他的这个孙女对棋艺的理解,远不像只钻研了一年的新手。
看来她不仅在读书上有天赋,在棋之一道上也天赋非凡。
放下棋谱,杨颂起身道:“我们去书房下。”
看着往书房走去的杨老头,杨如月笑着和季老太太对视了一眼,也连忙跟了上去。
杨如月下棋根本不是老头的对手,不过下赢老头也不是她的目的。
杨颂见杨如月能跟他走上几招,也来了点兴致,一局棋终了,老头主动提出再来一盘。
杨颂有意试探杨如月的水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