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红楼之路人修仙记 修垣

16. 第十六章 拜师

小说:

红楼之路人修仙记

作者:

修垣

分类:

穿越架空

刚过七月,山间桂子却隐隐有暗香浮动。林安安向玄素道长郑重提出拜师之请。

老道士暗自可惜。他何尝看不出林安安确是百年难遇的修道根骨。这些时日谈经论道,他常在心中暗叹若是真能收入门下,观中后继有人。

他凝视了林安安许久:“小姑娘,你可知这栖云观的青灯,照不亮金陵城的锦绣前程?老道残躯尚在红尘飘零,怎敢误你明珠前程?”

林安安道:“道长,与我而言,这栖云观的晨雾,比金陵城的云锦更干净;这松涛声,比深宅大院的丝竹更清耳。世人追名逐利,求的是锦衣玉食,攀的是朱门绣户。可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做困在黄金笼里的画眉,也不愿当系着红线的纸鸢。人活一世,各有执念。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功名利绿,皆不是我所求。我的执念,是只想求得心似行云,身如野鹤。”

老道长枯瘦的手指轻抚过褪色的道袍:“即便如此,你可曾想过家中高堂,岂会容你斩断这荣华丝萝?”

林安安凝望着香炉中将尽的线香,灰白的香灰无声断裂。她唇角泛起一丝浅笑:“道长,事在人为。”

老道长默然不语。

林安安执礼告辞:“我离家许久,不日便要归府。待我禀明高堂,必当再赴云深之处,聆听道长教诲。”

林安安回来时还不曾日落,绿汀与秋叶二人见到她安然无恙还面带喜色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绿汀忙着给她端来茶水:“姑娘,你可回来了。”

秋叶也笑道:“姑娘一出门,绿汀姐姐的魂也跟着飞出去了。她这颗心一整天七上八下的,现在终于能安稳了。”她一面说道一面端来一叠她做的绿豆糕。

林安安喝了口茶,又拿了块点心:“连累你二人担心了。秋叶这厨艺越发的好了,看来我让你给厨娘的银子没白给。”

绿汀见她眉眼间皆是喜意,便问道:“姑娘,此行可是遇到什么好事?”

林安安回到:“是个大好事!”

随后林安安给二人说了玄素道长的事情,二人皆惊奇不已。

第二日一早林安安主仆几人便回了林府。

晚间吃过晚饭,林安安便迫不及待的寻到林如海。。

林如海最近身子略有起色,他吃过晚饭正在无聊的看书打发时间。见到林安安前来便问道:“这么晚了过来,可是有事?”

许是前世的父母的行为让林安安过于恶心,让再世为人的林安安对父母的要求降低了许多。在林安安看来,林如海是一个有些缺点但是还能称的上是一位慈父了。只说这段时日,林如海对林安安亲密不足关心有余,衣料首饰一样不缺,平日里闲来也教姐妹二人一起读书。

林安安其实也是心有疑惑的,当年她出生之时也没见他过问过,如今倒还算的上是慈父了,她不得不感叹“父子之道,天性也”,古人对于血脉相当执着。

林安安郑重行了一礼,跪倒在地:“父亲,我想请求您允许我一件事。”

林如海闻言纳闷:“什么事值的你如此郑重?”

林安安道:“我想皈依道门,出家清修。”

林如海先是一愣,随即眉头紧锁,断然拒绝:“胡闹!你年纪尚小,懂得什么出家清修?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林安安神色不变:“我懂得。”

林如海反问道:“你懂得什么?”

林安安并不退缩:“女儿见过荣国府簪缨鼎食的煊赫,也见过破庙里乞儿颤抖的双手;见过绣楼千金描金绣凤的玉指,也见过田间农妇皲裂的掌纹。这世间众生,无论贵贱,无不为名利所驱,为尘缘所困。”

林安安微微仰首:“女儿不愿做锦缎裹身的傀儡,不愿成为后宅争宠的怨女,更不愿做被黄金牢笼困住的雀鸟。天地这般广阔,为何偏要女儿困在四方庭院里,将一生消磨在针黹女红、妻妾争斗之中?”

林如海垂眸凝视着不及书案高的幼女,神色竟有些恍惚。这般勘破世情的言语,便是饱读诗书的士人也未必能说得如此透彻。一时不禁感叹,长女黛玉的灵慧如珠玉生辉,幼女安安有着超越年岁的通透。原来他膝下竟养着两颗稀世明珠。

可这明珠偏偏要投入空门。他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青瓷盏沿,仿佛触碰着那些即将被打破的世俗纲常。

林如海长叹一声:“安安,你如今方及垂髫,怎知白云观里的晨钟暮鼓,不会成为他年枕畔的夜半惊鸿?”

林安安坚定道:“父亲,我不会后悔的,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心意已决。”

父女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倒有一法。”父女二人闻声向门口看去,原来父女二人的话,恰巧被前来送药的林淇听见了。“既然族兄忧心,不如让安安拜在栖云观玄素道长座下,做个俗家弟子。每逢朔望及三六九日上山修习,平日仍归家侍奉长辈。如此既全了她向道之心,又不违闺阁礼数——便说是为病中慈亲祈福修行,岂非两全?”

林安安心道也好,既然不能即刻割舍红尘,那便先结一段俗世道缘。

林安安对林淇行礼,又看向林如海:“父亲,女儿愿依族叔所说。待到女儿及笄之年,若道心依旧,再行决定是否正式出家。”她语气平和,眼神却异常坚定,将那“修道之心不可阻”的意念清晰地传达给林如海。

林如海看着女儿那双清澈而执着的眼睛,心中复杂难言。二女儿沉静疏离,与黛玉的敏感多思截然不同。或许,她真的与佛道有缘?强行阻拦,只怕适得其反。做俗家弟子,倒是个折中的法子,既给了她一个寄托,也未完全脱离家族,将来仍有转圜余地。

林如海骨子里终究存着几分离经叛道的底色。这位探花出身的士大夫,既能将诗书礼易讲得字字珠玑,也能把嫡女黛玉充作男儿教养,由着她读四书五经、习策论文章。这般胆识,原就与寻常腐儒不同。

沉吟良久,林如海终是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罢了……你既有此心,为父也不便强阻。便依你之言,许你拜那玄素道长为师,做一俗家弟子。只是需谨记,功课不可荒废,规矩不可逾越,每逢朔望及家中大事,必须回府。”

待林安安细细说了观中清修光景,尤其提及玄素道长已年近百岁却精神矍铄时,林如海与林淇相顾愕然。林淇当即抚掌称奇:“这般人物,合该前去拜会!”

林如海到底持重,暗中遣人将栖云观并玄素道长的底细查了又查。待回报确认那确是座香火断绝的荒观,老道更是修道六十年的方外之人,他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地。

对于林安安的决定,陆姨娘心中不愿。陆姨娘指节绞着帕子,将满腹劝阻的话又咽了回去。她看着小姑娘单薄却挺直的脊背,忽然明白这株幼苗早已生出自己的根脉。也罢,待来年及笄时,或许此林安安便会改变心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