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百老汇永不停演!【综英美+美娱】 七甲

14. 特训

“行步,小踢腿,再踢腿,跳跃,点步后踢,脚尖点地.....”

利贝嘉带着两个学生,面朝镜子练习舞蹈组合。

她教的内容是和百老汇接轨的。利贝嘉大学刚毕业时去百老汇闯荡过一段时间,虽然最终因为家庭事务回到哥谭,但在那段时间里见识到的东西一直没忘。

一些长寿音乐剧,像是《芝加哥》《魔法坏女巫》之类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面临人员变动的情况,基本每半年就需要招新一次。

要编出能在最短时间内看出演员特质的舞蹈题目,自然不是简单的事。选角导演为了减轻工作量,大多会沿用过去面试里的舞蹈组合。

眼下这些动作,就是她当初在百老汇一家又一家跑面试时记下的。

利贝嘉倾囊相授,哪怕卡里亚和杰克这次未能如愿得奖,记住这些舞步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也是助力。

就是可怜了杰克·道奇,被这些变幻莫测的动作搞得头昏脑胀不说,再看旁边的卡里亚,基本是看一遍就能完美复刻,这份差距让精英男高中生差点心态崩掉。

事关比赛,他也不顾什么面子和自尊心,在中途休息时向卡里亚请教其中的关窍。

卡里亚也不知道该怎么答:上辈子她主要是混迹于综艺秀,这种演出可没有连贯的剧情,每个演员自备一个小节目,按照剧场经理的安排依次上场——放在现代,有点像livehouse和联欢晚会的模式。

有点咖位的综艺秀演员是要找作曲家一对一定制曲子的,但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传真,一些音乐家又喜欢卡死线,卡里亚经常在演出前几天才收到曲谱,再急吼吼地找人根据歌曲排舞,因此早早练出速记的本事。

但这种话不好说出来,她只能举个别的例子: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记住——你想嘛,莫扎特也经常拖稿,《唐璜》的序曲是在演出当晚完成的,但那些歌手不照样完美地完成演出了吗?如果几百年前的人能做到,没道理我们不能!”

杰克语气幽怨:“你的意思是要把我当德国佬整?”

卡里亚;“?莫扎特不是奥地利的吗?”

杰克:“都是说德语的差不多啦!而且德奥不分家,不要纠结这种细节!”

他不甘心地追问几句,发现卡里亚是真没什么可以教他的,杰克深深叹了口气。

这种天才而不自知的人真是讨厌!

也没别的办法,杰克只好硬着头皮上,继续跟在白天鹅后面当丑小鸭,为了不让自己在镜子里看起来太可悲,他干脆压缩睡眠时间练习。

下了一段时间的苦功,杰克还真咂摸出点门道,肌肉记忆也练出来了,芭蕾的基本动作全都运用娴熟。

虽然和卡里亚比起来还只是刚及格的水平,但放在同龄人里绝对算优秀。

利贝嘉看到学生如此神速进步,欣慰地夸奖一番,然后在杰克的哀嚎声中微笑着开始了全新的爵士舞练习。

“如果你们是冲着冠军去的,那就不要满足于现状。”利贝嘉给了一人一只冰淇淋作为奖励,“就在今天,全国92个参赛者的名单已经全部出来了。你们俩运气不太好呢。”

今年的热门夺冠人选,都是难得一见的强敌。

拉蒂法·劳伦斯,密歇根州的萨顿·福斯特奖得主,17岁就有美国最高戏剧荣誉在身的高中生。

她10岁时出演了百老汇的《玛蒂尔达》,和另外三名演员共同饰演女主角,并一同获得了当年的托尼奖特别成就奖,在百老汇的观众缘一骑绝尘。

拉蒂法是黑人,有着很强的种族声音特点,声压、共鸣、音域等等方面的实力都强得离谱,又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如果抛开演技和舞蹈不谈,光是站桩唱歌,她绝对可以和卡里亚一拼高下。

罗兰德·亚当斯,加利福尼亚州的杰里·赫曼奖得主。

这个奖光看主办方就不一般——好莱坞百老汇之星,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吉米奖的举办者尼德兰组织。光是这点信息就足够让人遐想一些幕后交易了,尤其罗兰德的父母据传是好莱坞颇有实力的制片人兼投资商。

不过,后面公布的一段演出视频让所有人闭了嘴。

罗兰德的得奖剧目是《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在无数男歌手翻车的那首《客西马尼》中,他贡献了10秒堪称完美的G5超高音。

这段视频甚至被《汉密尔顿》的主创,《客西马尼》(Gethemane)的翻车代表人林·曼努尔·米兰达转发了,着实火了一把。

音乐剧爱好者都看得笑嘻嘻,但杰克嘻嘻不出来。

卡里亚和杰克一起看了罗兰德的演出视频,唱到“看着我死去吧(seehowIdie)”时,伴随着画面里带着圣洁美感的少年长音,卡里亚感觉到旁边杰克的精神值在疯狂往下掉。

在杰克绝望地拿头撞墙前,她赶紧按了暂停键:“视频里唱得好又算什么,我们比赛是看的现场表现,又不是看的演出录像!”

看着杰克脸色稍微缓和一点,她又趁热打铁道:“而且你想啊,演出的时候又不是光比谁会飙高音,现场的气氛,还有选择的曲目,这些也很重要!重点不是网友喜欢看什么,而是评委们想看什么!”

根据观众的偏好调整表演,是卡里亚上辈子学到的重要一课。

上辈子,她的主打曲目叫《playboy》(花花公子),要扮演一个追求平民女孩不得、最后还被捉弄一番的傲慢公子。

她会提前咨询剧场经理。如果那天的观众以男性居多,她会加入一些滑稽的动作,让花花公子看起来丑陋可笑,让这些中下阶级的男士们获得满足感;

而如果是日场,来看戏的是附近工厂的女孩们,那么她就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笨蛋美男,被捉弄了也能激发女性们的怜爱心。

一首歌的实际效果如何,不能光看歌手的技巧,对于场合和观众的观察也是成败关键。

所以,为了增加胜率,卡里亚和杰克在接下来的基础训练时思忖,该为可能入选的八强比赛选择哪首曲子。

跳舞占比太多的不能要。

八强比赛时,他们基本是站桩唱歌,音乐剧演员的三大技能,唱功、舞蹈、演技,只能发挥其中两项,而跳舞占比多的曲子,一般不会把声乐难度拉的太高,因此舞曲是首先pass的。

太大众的不能要。

这就好比去参加国际电影节,旁边人问最喜欢哪部电影,回答说《阿凡达》——不是不可以,但在这种全是内行人的场合,很容易被先入为主地打上“跟风随大流”的标签。

英国的也最好不要。

虽然提到百老汇时,人们都会想到《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这些名剧,但严格意义上这些都是英国人——麦金托什,韦伯,勋伯格——从伦敦西区带来的舶来品,在80年代百老汇青黄不接的时候乘虚而入。

一些美国百老汇人,哪怕他们祖上都是外国人,对这种英国音乐剧是抱有相当大的排外心理的。

放在尼德兰组织,这种情况就更特殊了,因为引进这些英国音乐剧的制作方是尼德兰的最大对家,舒伯特组织。

虽然年轻一代对这种“纯血主义”不太感冒,但为了避免让来观赛的尼德兰先生回想起几十年前的腥风血雨,为了拿下那座闪闪发光的奖杯,还是尽可能地避开雷区比较好。

这样一看,虽然吉米奖官方授权的音乐剧有十几张纸的量,但真正适合的寥寥无几。

最“安全”的,应该是罗杰斯&汉默斯坦二世,这对祖师爷组合的曲子了。

《音乐之声》太烂大街,但二老的作品还有其他几十部,并且作品大多创作于音乐剧发展初期,留有轻歌剧的痕迹,舞蹈少声乐多,正适合吉米奖这种场合。

利贝嘉给卡里亚推荐的是《俄克拉荷马》中的女声独唱《我无法说不》(Ican'tsayno),其中的情绪递进层次丰富,还要使用多种不同的声乐技巧,炫技和基本功平衡得刚刚好。

卡里亚答应先练习着,但心里仍有点犹疑。

最安全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

《俄克拉荷马》是很好,田园风光的喜剧,简直是长在她的舒适区内......但就是因为太舒适了,反而有点没意思。

就像学校食堂卖的素食无麸质有机三明治一样,在各个方面都很安全,但吃到嘴里时是那么的寡淡无味。

她这边还犹豫不决,倒是杰克早早定下了。

得益于《俄克拉荷马》的启发,他也选择了一部名字来源于美国州的音乐剧,《泽西男孩》。

“我可是吉米奖历史上第一个真·泽西男孩,当然要唱我们新泽西州人的曲子了!”杰克大咧咧地说,“反正我也赢面不大,不如挑我喜欢的曲子唱,说不定在情感方面还能加点分嘞!”

这下轮到卡里亚羡慕杰克了。

有时候,没有太多选择也是一种幸福。

《我无法说不》练习出雏形时,她按照利贝嘉说的,试着表演给身边的人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恰逢周末,斯蒂芬妮叫上卡里亚,还有之前见过的提姆、杜克,一起到卡拉OK去,给她来点建议。

没想到达米安这次也在:“我和父亲一起去听过不少歌剧,乐理的知识也早就精通了,这种时候当然需要我。”

斯蒂芬妮:“难道不是因为我们都不在家,你一个人待着寂寞了?”

达米安:“布朗,现在是白天,说梦话留到晚上去。”

此时卡里亚已经预备完毕,进入角色:“别吵吵啊你俩,大家伙儿都和和气气哒来!”

达米安别过头去,斯蒂芬妮吐了吐舌头,拿起铃鼓,开始准备给卡里亚打拍子。

卡里亚也拿起麦克风:“《俄克拉荷马》啊,是老早老早的个音乐剧咧。听我这口音就晓得啦,这是讲西部农村的事儿。然后啊,这首曲子呢,是说有个闺女,被两个爷们儿搁那三角恋里整得可犯愁咧,就跟她好姐妹唠:‘我没法对那些殷勤的小伙子说个不’啊!”

在其他几人因为这大土碴子的口音笑出声时,卡里亚趁着现在的氛围打开伴奏,“这闺女说,虽说我也晓得这不中,可我不想让那些想亲吻俺的小伙子伤心哩!”

话音落下时,伴奏音里响起轻快短促的小提琴音,卡利亚踩着点开嗓:

“我是个不会说‘不’的姑娘

I'mjustagirlwhocain'tsayno

我现在可真是麻烦大了!

I'minaterriblefix!”

《俄克拉荷马》大部分是胸声发音,卡利亚加入了适度混声,让声音听起来欢乐且充满穿透力。

就像是拉开窗帘时,太阳光洒满房间的那一刻,感觉屋里一下子就亮堂起来!

配合着她大刺刺的跨步,现在她看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