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瓦冷集市结束之后,这座城市一下少了很多人。不过,市面并没有因此呈现出冷清的场面,因为还有两周左右就要到来的圣诞节,让人们不得不立刻开始准备起来。
如果是普通的城市、乡村,可能11月末就要开始准备圣诞节了。特鲁瓦因为举行冷集市,普通人也忙着赚那些行商一笔,准备圣诞节已经算迟的了!
当波拉格王国的求婚使团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作为使团的大使,切尔尼男爵颇为振奋,对担任副手的年轻人说道:“不管怎么说,布鲁多的巴尔扎克伯爵是瓦松最富有的领主之一为了这顶后冠,我想伯爵是不会吝啬的。”
波拉格王国,乃是慕伯汉地区,或者说新罗马帝国,最强大的诸侯国——慕伯汉有四大世俗贵族,其中波拉格王国居于首位,它也是唯一的‘王国’,其他都只是大公国而已。
就是不知道慕伯汉国王怎么想,自己王国内部有另一个王国?也幸亏,这个国王虽然法理上是‘罗马人的国王’,实际是国王一级的,但还有一个‘罗马帝国’做幌子。经过教皇加冕(有时没有加冕),还能称皇帝。
国王的王国内不能有王国,皇帝的帝国内勉强可以有吧。
波拉格王国这样奇怪的存在,一看就知道,当初建立时一定是一阵腥风血雨——实际也是这样,最初波拉格其实和其他慕伯汉强大诸侯一样,法理上是大公国。但因为其强大,也因为其和慕伯汉主体民族不一样(慕伯汉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波拉格是斯拉夫人),靠实力和骑墙日耳曼族群、斯拉夫族群两边,这才半强迫当时的罗马帝国皇帝给封了波拉格‘王国’。
不封的话,他们就不效忠了。而且打又打不过,能怎么办?
这也算是特例了,就西方中世纪时的惯例,是没有‘伯国—公国—王国’这种仿佛游戏升级一样的晋升之路的。
伯爵、公爵等代表的是一片土地的法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国王身上挂着伯爵、公爵头衔,那代表的是他们对那些土地的所有权。一个伯爵要当公爵的方式,并不是将自己的伯爵领地升级为公爵领地,而是谋求一片有公爵法理的土地。
之所以波拉格能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是‘斯拉夫人’.嗯,招抚蛮族嘛,用特殊方法很正常。就
像华夏封建王朝自大汉‘非刘不王’开始对‘异姓王’也很忌讳的。但如果是用来招抚蛮族那就不能用内部的政治潜规则了封王很常见‘顺义王’‘忠顺王’什么的。
不管当初是出于什么理由现在的波拉格的确是大家都承认的王国没错了。所以使团大使切尔尼男爵认为自己这一趟肯定会受到布鲁多宫廷的极大礼遇——他们是求婚使团来此的目的是为他们年轻的国王求婚的求婚对象是巴尔扎克伯爵的次女。
一个伯爵
这里面不只是面子还在于很多实实在在的政治军事利益.就算布鲁多和波拉格不太挨着这桩联姻也足够给巴尔扎克伯爵带来巨大的声望以及让他在一些行动上有所倚仗了。
充作切尔尼男爵助手的年轻人对此没什么积极性有些倦怠地说:“不管怎么说求娶一位伯爵的女儿还是.嗳!国王陛下是可以娶一位真正的公主的就算不是王国公主慕伯汉那么多大公国公国公主几乎是随便挑选。不然还有那些斯拉夫人的公国公主像罗斯公国不就对促成联姻很积极吗?”
一般的助手是不该这样说话的但这位年轻人不同他是现任波拉格国王的表亲。和切尔尼男爵一起来求亲可以将他看作是波拉格国王本人的代表——他也是波拉格国王的眼线会将看到的一切留到回去后禀报国王。
“哦先生可别再这样说了.在国内时您不就看明白了吗?正是无法在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之间平衡我们才选择来到瓦松。一位瓦松的贵女或许他们都不会太喜欢但同样的也都不会不能接受。”
切尔尼男爵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往好处想我们的巴尔扎克伯爵不会吝惜女儿的陪嫁特别是这个女儿要嫁给一位国王时。我想当初国王决定要求娶‘布鲁多的伊娃’时也是考虑到了这点。”
“我们刚刚才打了一场大仗国王也需要一笔收入暂且充实自己的内囊。相比起一些贫穷公国甚至王国的公主‘布鲁多的伊娃’至少能带来钱很多很多的钱呐!”
“就为了钱?”似乎是接受不了这个说法年轻人摇了摇头:“如果真是为了钱
那也应该争取求娶‘布鲁多的路易莎’而不是她的姊妹。未来会成为布鲁多女伯爵的女孩儿所代表的金钱不是多得多吗?”
“那太难了!您知道的‘布鲁多的路易莎’虽然只是个伯爵的女儿但她还是未来的布鲁多女伯爵呢!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她并不比任何一个强大王国的公主来的差。那些公主的陪嫁里能有一个伯国吗?还是如此富庶的伯国!”
“最重要的是
年轻的副手知道切尔尼男爵的话才是对的但依旧很难满意当下这种妥协下的选择他可没法像切尔尼男爵那样乐安天命尽往好处想人一旦来到布鲁多了就觉得布鲁多的贵女也不错。
在这样的心烦意乱之下波拉格使团到底还是来到了布鲁多宫廷。
这时候即将要过圣诞节了在外巡游的伯爵当然也返回了特鲁瓦正是由他作为主人招待了波拉格使团——提前来禀报的骑士早到了一天半所以宫廷早准备好了欢迎宴会以及其他种种周到服侍。
伯爵和伯爵夫人站在城堡台阶上领着其他人首先迎接波拉格使团。路易莎就在伯爵夫妇下手的位置因为站位显眼一下就被使团成员注意到了。
“哪位是‘布鲁多的伊娃’?披猩红色斗篷的那位吗?我猜那是她应该站在自己姐姐旁边的位置的.我是说未来的布鲁多女伯爵实在是太显眼了谁能不首先看到她呢?太可惜了居然不能为国王求娶这位贵女。”有使团成员忍不住对身边的人说道。
“是啊那样出众的风度不能做一位王后实在是太可惜了!”他身边的另一位使团成员这样回道。他甚至不是为自家国王可惜而是先为路易莎可惜起来。
跟着还补充了一句:“这样出众的女子若也不能戴上一顶后冠倒是让人怀疑那后冠的价值了——总是选择平庸之人人们要怎么相信它的不凡呢?”
“哦别那样说你不能否认‘布鲁多的伊娃’也是个美人坯子。瞧啊她应该长得像自己的母亲都可
想象出她未来的模样了。若未来有一位这样的王后,也很体面了。就我所见,慕伯汉的贵妇人们,从皇后到诸位公爵夫人,大多没有这样漂亮。
伊娃要过完今年才13岁,放在后世还是个孩子。但在此时,看做半个成年人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被如此打量、品评,也没人认为有任何不妥。
被品评的伊娃也不会对此有任何不满,事实上,当她注意到使团中有不少人看着自己时,越发注意保持自己的姿势。一只手轻轻搭在斗篷的前襟上,另一只手则微微揭开斗篷一角,这是典型的宫廷女性姿态,很多图画上都画过。
当然,最初画的时候可能只是画家的某种设计,觉得这样入画很美。又或者,只有作为被画对象的那位宫廷女子,才做那种姿态——而通过画家们不断地强调这个姿态,现在已经倒逼宫廷女性们人人如此了。
这种场合之下,就算路易莎觉得这挺矫揉造作的,也只能‘从众’。
伊娃此时内心的激动和外表的紧绷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她当然知道波拉格王国的使团来布鲁多是为了什么!这在布鲁多宫廷也不是秘密。
对于自己很有可能戴上后冠,成为一位王后,伊娃激动地难以自持。事实上,从伯爵夫人那里确定这个消息开始,她就经常兴奋地睡不着觉。夜深人静时想到这件事,她就觉得心跳得更快,血流得更欢畅,脑海里忙着设想未来种种!
嫁给国王,成为王后.这可是路易莎都没有的好事儿!
路易莎‘抢了’自己的婚约,不也就是和一个不可能继承王位的王子结婚吗?一个不能继承王位的王子,父王在时看起来和自己的兄弟们差不多。可一旦老国王去世,新国王上位,境况就会立刻不同!
路易莎的未来,就是那样了,而她还可以做王后!这样未来两姐妹见面,路易莎反过来还得向她行礼呢!
如果路易莎知道,得知自己很可能要和一位国王缔结婚姻后,伊娃想的最多的是,未来自己得向她行礼——她是真的会无语。怎么说呢,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小姑娘,尤其是被自己母亲洗脑了的小姑娘,会有的想法吧。
而且她一直保持这样的想法也挺好的,对路易莎有好处。她要是认真思考未来怎么借助夫家的势力,觊觎布鲁多,路易莎才会头痛!
波拉格使团在台阶下按照他们的礼仪向巴尔扎克伯爵行礼。双方走了一遍礼仪流程后伯爵便邀请他们一同进入早已安排好坐席的大礼堂——从波拉格使团进一层一层的堡场再到主堡台阶下这样一出欢迎仪式。这时候天就快黑了正是适合开晚宴的时候。
一进入大礼堂布鲁多宫廷的富贵的确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侧目:首先就是临近圣诞节天黑得很早很快。刚刚趁着外面欢迎大礼堂里就由专管烛火的小管家就点满了蜡烛。这会儿进来真是灯火通明!
为了欢迎波拉格使团这次礼堂内点的都是蜡烛没有火把。而且蜡烛中蜂蜡蜡烛占多数油蜡只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使用。
大礼堂有二三十盏悬挂在顶部的枝状吊灯每盏点几十支蜡烛。还有墙上的壁灯也是小的有一支蜡烛大的有三五支蜡烛安着。再加上餐桌上几乎每隔一个座位就会放的三叉烛台.算下来一个礼堂就点了大约2000支蜡烛照得一切都亮堂堂的!
在这样辉煌的烛光下
华夏古诗‘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不明写富贵却富贵至极。也是因为灯火亮起、熄灭由此代表的‘贵气’扑面而来吧。
古代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因为夜间‘光明’非常难得所以贵族就越要制造一个‘光明的晚上’以显示自身的不同。
这次的晚宴波拉格使团成员大多都得了好位置。不过能和路易莎一家一起坐主桌的只有作为使团大使的切尔尼男爵以及他那年轻的助手。后者当然是因为他和波拉格国王亲密的关系才有这个优待的。
因为是刚来切尔尼男爵倒也没着急立刻求亲。太过急切了就仿佛波拉格的国王娶一个伯爵之女还要争取一样。所以这一晚大家只是尽情享受欢宴好像根本没有求亲那回事儿一样。
“的确瓦松的淑女有她们的过人之处。”在布鲁多宫廷呆了两天之后切尔尼男爵的年轻助手承认了这一点:“相比起国内的女士她们可要娇媚动人多了我只是担心未来的王后是否会将这样的风气带进波拉格宫廷。
”
相比起波拉格瓦松的风气就算是比较开放的了。如果说瓦松已经有了一点儿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前期的意思那波拉格就还基本维持着一百年前的禁.欲保守。
至于这位年轻的波拉格贵族的想法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