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故作惊讶:“丞相大人此言何意?
我不过一普通官员岂敢参与丞相大人与各位同僚的高谈阔论。而且大家本就同朝为官何来加入不加入一说?”
胡惟庸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老练与深沉对江临说道:“江大人别装傻了。
我也不怕明了的跟你直说自古以来朝廷就是斗争的漩涡哪朝哪代没有个斗争?
今日你若不斗别人那来日别人就要斗你!
选择一方站队才有利于你的仕途。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二品官员未来不可限量。
要是站好队哪怕来日接替我的丞相之位也并非不可能。
可要是站不好队只怕是前途未卜啊。
江大人你好好想想是愿意做那随波逐流的浮萍还是愿意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主宰?”
江临故作惊讶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随即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话语耿直地说道:“哦原来如此丞相大人你是想要我加入你的党派?
可丞相大人你这么清廉有能力的一个大臣已然是丞相高位为什么要参与党争呢?
毕竟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的党争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都只会损耗国家的力量兜来兜去的甚至还有无数因为党争灭国的例子。
唐代最有名的‘牛李党争’
丞相大人你如此睿智应该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胡惟庸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反驳道:“江大人你有所不知。党争并非全然是坏事它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你就如同宋朝分属各方的士大夫都是忧国忧民怀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他们之间的争斗往往也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福祉。
比如范仲淹与吕夷简的‘庆历党争’以及后来更为著名的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富弼、欧阳修、苏轼、范纯仁等名士大夫悉数都卷入其中。
他们之间的争斗虽然激烈但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生计。
而我所创的胡党也是为了这个国家更好为了大明江山永固。”
江临闻言眉头微皱反驳道:“丞相大人此言差矣。
宋朝的党争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力量的损耗。
范仲淹与吕夷简的争斗虽然推动了庆历新政的实施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新政被废除国家并未因此受益。
而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斗,更是让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动荡之中,百姓疲于奔命,国家实力大损。
丞相大人,你所说的胡党,难道就能避免这些弊端吗?你就能保证胡党不会成为大明江山的蛀虫吗?”
胡惟庸闻言,冷笑一声,说道:“江大人,你太过片面了。
宋朝的党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
而我所创的胡党,却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目标,那就是让大明江山更加富强,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我所创的胡党,正是要吸取前朝教训,避免党争的弊端,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先。
江大人,你若加入我胡党,咱们共同为国效力,岂不美哉?
我们胡党成员,都是一心为国、忧国忧民的忠臣良将。
江大人,你若加入我们胡党,定能一展你的才华和抱负。”
胡惟庸一番慷慨激昂,仿佛在给江临描绘什么美好蓝图!
江临心中不由得叹气,这个胡惟庸,好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皮!
要是江临是一个当代热血青年,说不定真就被他忽悠的激情澎湃,兴奋的吃下他的大饼了。
可惜,江临是个头脑冷静的人!
胡惟庸的话绝不能信!
江临摇了摇头,说道:“丞相大人,党争的本质就是权力的争夺和利益的分配。
在党争中,往往会为了个人的私利和党派的利益而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这样的争斗,又怎能称之为为了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呢?”
胡惟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