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落难后成了清冷权臣白月光 林间不落弦

31. 思过室

小说:

落难后成了清冷权臣白月光

作者:

林间不落弦

分类:

古典言情

就在厉思远拜别严恒,打算离开回府的时候,就被一个老嬷嬷拦住了。

太后冯氏请他去一趟长乐宫。

厉思远摸了摸袖子里的玉镯和信笺,是林阿婆给汤婆婆的信,敛烟拜托他送的。

他看了一眼天色,那今日恰好就将这封信送过去吧。

冯氏是明帝在乡野的时候的母亲。

以前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她夫君早逝,一个人把明帝拉扯大,所以身子骨不好又很瘦弱,整个人像是被藏在宽大的锦袍中。

她头上并没有多少珠钗装饰,因为她觉得麻烦不习惯。

此时她正在宫殿外的院子里,低头侍弄着一院子的花草蔬菜。

当了一辈子的农户,忽然之间锦衣玉食,前呼后拥地几十号人伺候,很多事情不需要动手,动动嘴就可以了,冯氏是有些不习惯的。

所以她还是亲自在长乐宫的院子里开辟了一间菜园,不肯其他人帮忙,亲手种一些花花草草和蔬菜。

亲手种的蔬菜还会自己亲自下厨,做给明帝吃。

她身边的人也很少,除了一些丫鬟婆子外,就只有一个汤嬷嬷和她最亲近。

汤嬷嬷,就是林阿婆想要找的汤婆婆。

敛烟也着实没想到,林阿婆在宫中当值的好姐妹,竟然是太后身边的人。

厉思远迈进长乐宫大门,就看到丫鬟们提着水桶朝菜园方向而去,他就知道,太后又坐不住了。

丫鬟婆子们站在菜园外,忧心忡忡地朝里面张望,看到厉思远来,都仿佛看到了救星:

“大人,您快劝劝娘娘吧,这日头正晒着,她身子骨不好,已经在菜园里面待了一个时辰了,再这样下去病倒了,奴婢们可怎么向陛下交代呀!”

厉思远走进菜园,里面流水潺潺,有约莫四块地,一个穿着锦袍的老妇将袖子和衣服下摆都卷起来,露出瘦弱的胳膊和小腿,正蹲在地里面查看蔬菜的长势。

在她旁边站着一个有些胖的老嬷嬷,正拿着水瓢替旁边的花草浇水。

厉思远走到那位锦袍老妇身边,朝她恭敬行礼:“娘娘。”

冯氏抬起头,皱纹满面的脸上浮起笑容:“阿远来啦?”

她想要从地上站起来,却有些体力不支,厉思远小心避开蔬菜上前两步,搀扶起了冯氏。

冯氏叹了口气:“老啦,不中用了。”

厉思远连忙道:“不如我们进殿里喝口水,这日头正毒辣,等会儿我再陪您一起我院子里看看蔬菜如何?”

冯氏笑着抚上厉思远的手,假意嗔道:“还是你好啊,他们只会让哀家回去歇着,除了汤氏外,没有一个人愿意陪哀家一起种地。”

汤嬷嬷这个时候也放下水瓢走上前来,朝厉思远行礼后,也从另一边搀扶好冯氏。

三个人说说笑笑,进了宫殿,宫女们连忙迎上前,扇风的扇风,倒水的倒水,拿水果的拿水果,好一番忙碌。

厉思远和冯氏讲了自己在临州的见闻,隐去了其中一些细节。

冯氏对彦儿非常感兴趣,忍不住追问:“你说的那位彦儿画师……当真把枯骨的容貌都还原出来了么?”

厉思远点点头:“我也很意外,我寻访各大名画师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当真是被他一个平民做到了。”

冯氏展颜一笑:“当真是民间出高手啊,有机会的话,把他带到宫里面让哀家好好瞧一瞧。”

“说来也巧,他有一封书信拜托我转交给汤嬷嬷。”厉思远从怀中掏出了林阿婆的信物和书信。

“他原本是想亲手交给汤嬷嬷的,但他刚到京城,也没有传召,便没有擅自入宫。”

汤嬷嬷一直站在旁边替冯氏捏肩,听到自己竟然有书信,忍不住愣了一下:

“大人,您、您是说这个是给老奴的书信?”

汤嬷嬷低下头看到放在厉思远掌心里的玉镯,瞬间意识到这是谁给她的,眼眶忍不住瞬间通红。

“临州的林阿婆不知道您有印象么?彦儿他和林阿婆关系亲近,知道彦儿要来京城,林阿婆便托他把书信带给您。”

汤嬷嬷看向冯氏,冯氏点点头示意她接下来,汤嬷嬷这才把手放在衣襟上擦了擦,颤着手接过来了那玉镯和书信。

她和林阿婆已经有许多年未见了。

以前二人还时常通书信,但自从入了宫,宫里面规矩森严,三年可能才能通一次书信。

最近的一次还是三年前,她想要给林阿婆寄一些银子,却被林阿婆狠狠拒绝了,说自己过得很好不差那点银子。

“那个……林儿她怎么样了?我知道她儿子在临州找到了一份捕鱼的工作,还不错吧?”汤嬷嬷有些担心地问厉思远。

林儿,是林阿婆的乳名。

林阿婆这人自小固执,当初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要嫁给那个一穷二白的渔夫,汤嬷嬷很担心她过得不好。

但自从她离开临州到京城闯荡以后,林阿婆的书信里都是报喜的。

她虽然心中担心,但还是希望林阿婆能像她信里面说的那般好。

听到汤嬷嬷的询问,厉思远沉默了。

半晌,他才缓缓开口:“林阿婆她……已经去世了。”

汤嬷嬷抿住唇,红了眼眶,颤抖着打开了书信。

信中,林阿婆和这位远在京城的姐妹,终于说了实话。

说了这些年自己的苦楚,说自己智力不健全的儿子,说自己被骗光了全部家产,最后落得一个孤苦无依的下场。

但她也说,说自己遇到了许多好心人,遇到了一个像小太阳一样明媚耀眼的彦儿,她又觉得这辈子,其实也没那么苦。

她说,彦儿似乎有一些难言之隐,希望汤嬷嬷若是有机会,能够帮帮他。

汤嬷嬷一字一句看着书信,不知不觉间老泪纵横。

她抬起手,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那平平无奇的玉镯,那是她离开临州前,和林阿婆互相交换过的信物。

车马很慢,路途遥远,她们知道日后很难再相见了,只希望对方能够过得很好。

可没想到,真的就这样一辈子都没见了。

汤嬷嬷颤着声开口:“她、她去世的时候,是一个人么?”

厉思远沉声道:“我和彦儿一起埋葬的阿婆,她去的很安详。”

汤嬷嬷抬起手擦了擦眼泪:“谢、谢大人……”

*

厉思远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京城已经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笼。

开门的侍卫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看到是自家大人以后吓得原地立正:“大、大人?您怎么回来了?”

厉思远斜睨了他一眼,神色古怪:“怎么?我不能回来?”

那侍卫有些心虚地朝里面瞥了一眼:“这……邱管事说您今日可能宿在宫中了,所以才……”

厉思远没有等他解释什么,抽身便朝里面唯一亮灯的房间大踏步走去。

自己睡眠始终不好,每日都会有一套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才能休息好。

但最近由于彦儿的出现,自己的作息时间也有了些许混乱,以前从来不睡懒觉的自己,竟然破天荒睡过了头,晚上也能很快入睡了。

按照以前的惯例,今日冯氏都会安排自己在偏殿小住,然而这次厉思远却回绝了。

就连冯氏都觉得很是惊讶,她原也是知道厉思远因为寒毒,有头痛难以入睡的毛病,也是算准了他要睡觉的时辰让他去住的。

不过冯氏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让厉思远回来了。

但厉思远没想到回来就看到侍卫一脸心虚,也不知道自己不在府里的时候,这些人都在偷偷做些什么。

他大步走到亮灯的房门前,听到里面的嬉笑声后顿住了脚步。

是那个小画师的声音。

厉思远原本是可以直接推门而入的,但是他却鬼使神差地绕到了窗子旁边,用手指调动一丝内力轻轻在窗纸上破了个洞,偷偷朝里面望过去。

正对着窗户的,就是敛烟毛茸茸的后脑勺。

只听见她清脆的笑声传来:“我看看——哎!没有我的大,不好意思啦,邱管事!”

接着就是哗啦啦的碎银入袋的声音以及一些小丫鬟咯咯咯的笑声。

邱容的声音从里间传来,懊恼中透露着不甘:“怎么又是你赢?你是不是出老千了!”

敛烟摇头晃脑地数着钱:“哎,莹莹她们可都看着呢,我出老千了嘛?”

黄莹莹的声音就小了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厉思远的错觉,总觉得这姑娘语气里带着娇羞:

“邱管事,我们在这儿看的清楚,彦儿哥哥确实没有小动作。”

然后就是其他人艳羡的声音。

这时黄莹莹出现在了厉思远视线里,她似乎喝了点小酒,可爱的苹果脸有些红,有些崇拜地看着敛烟:

“彦儿哥哥,你推牌九有什么诀窍吗?教教我们嘛!”

两个人凑得很近,旁边响起了很多人起哄的声音,邱容挤到两个人中间,挥着双手阻止其他人起哄。

黄莹莹的小脸更红了,不好意思地别过头去。

敛烟抬起一只脚翘在桌子上,竖着一个手指头洋洋自得地道:“其实没什么诀窍,主要是……”

大门忽然吱呀一声从外面打开,大家朝门外看去,瞬间噤若寒蝉。

只有敛烟闭着眼睛还在摇头晃脑:“主要是要算牌,至于说怎么算……”

厉思远没什么表情,垂着眼睛看向得意洋洋的小画师:“本官也甚是好奇,说说怎么算?”

敛烟的动作一顿,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眼前面无表情的厉思远,小心翼翼地将腿从桌子上拿下来,把手里的牌九往前一推,嘴角勉强扯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大、大人,你……要来一把么?”

厉思远低头看着敛烟大眼睛滴溜溜转着,心虚的脸色涨红,却不知自己哪里来的火气,冷声道:

“在府衙重地敢公然赌博,今晚不许吃晚饭,去思过室呆上三日,好好反思一下。”

黄莹莹这时忽然开口:“大、大人,彦儿哥哥他、他只是玩闹,没有真的赌博……”

彦儿哥哥?

哼,倒是叫的亲密。

“五日。”

厉思远冷冷看了敛烟一眼,随即大踏步离开。

*

敛烟看着小窗户外面投下来的一缕银白色的月光,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她轻手轻脚来到思过室的墙边,从怀中掏出木簪子,插入砖块之间的缝隙中,往上一撬,一块砖轻轻松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