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我很喜欢。谢谢。”夏至有些莫名的不好意思。
“客气。”沈方与脸上是夏至熟悉的笑。他笑起来时眼神格外柔和,让人不自觉想起澄澈的湖面。
“明天,我去送你吧。”她早就想说了。
沈方与看着夏至热切的眼神,实在不忍拒绝:“那你打车回家,到家给我报平安。”
“好!”夏至得偿所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沈方与看着她的背影,又轻轻笑了。那就好,她喜欢就好,能保护她就好。
大概因为沈方与走的这天是阴天,夏至再次来到机场时体会到的是和上次来送江承时完全不一样的心情。沈方与只拎了一个不大的行李箱,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他今天穿的是夏至第一次见他时穿的那件衣服。
夏至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嘴角勾了起来,她第一次见沈方与那天,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来送他上学。
“回去吧。”八月底,盐城的清晨已经有了些凉意。夏至没穿外套,沈方与看着她露在空气中的半截胳膊,总是觉得她冷。
“你七天假回盐城吗?”即使知道他平时还挺忙,回来的可能性不大,夏至还是没忍住问道。
“回。”他笑了笑。
“那我走了。”夏至被他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转头走了。
“到家给我报平安!”沈方与对着夏至的背影喊了一句。夏至没回头,拿出手机给他发消息。
【summer:你也是】
沈方与用手指点了点聊天框里的几个字:“再见。”
这两天夏至学习格外用功,除了撸猫遛狗,就是坐在书桌前,从早到晚,连她平时最爱的电脑都要积灰了。
晚上十一点,老夏切了一些水果送到夏至房间,看到女儿还没有睡觉的打算,老夏出声劝道:“早点睡,明天还要上学呢。”
“知道了,一会儿就睡。”夏至头也没抬回道。
老夏不是没见过夏至这么努力的样子,她的成绩“忽高忽低”,偶尔从第一名的“宝座”上掉下来,她就会一改往日“劳逸结合”的学习态度,变得非常认真,直到再次得第一名,然后再次开始“劳逸结合”。
不过他很少看到夏至从一开学就这么用功,看来上高中还是让夏至体会到了危机感。不会有家长嫌自己家孩子学习太好,老夏不再管她,他对夏至很放心,她从小就心里特别有数。
林诗画也发现了夏至的变化,她这几天给夏至发消息,后者总是说自己正在学习。她忍不住发消息问夏至:
【大明星:你怎么了?】
【大明星:突然这么用功,和打了鸡血一样】
过了一会儿夏至才回她。
【summer:我要考黄阳大学!】
【大明星:?】
【大明星:为什么?】
【summer:我想和白糖去一个地方上大学】
【大明星:恋爱脑……】
【大明星:黄阳的学校多了,你为什么非要考黄阳大学?】
【summer:要考就考最好的】
【大明星:……】
【大明星:算你半个事业脑】
因为有了目标,夏至早起都没用老夏叫,元气满满地洗漱吃饭就催着老夏赶紧走了。
老夏觉得新奇,他送夏至上学这么久,第一次被她催。他赶忙几口吃完饭,拎起夏至的书包:“走走走。”
老夏把夏至送到一中门口,刚要开车离开,就看到一个嘻嘻哈哈的男孩走到自己女儿身边,还要抢她的包。
校园霸凌?
“你干什么呢?”老夏打开车门向俩人冲过去,“不许动!”
宋辰舒被吓得在原地站起了军姿。
“爸,你吓到人家了。”夏至一边说一边退了两步,离这个自来熟的宋辰舒远一点。
老夏看到夏至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误会了,但有外人在,他实在放不下面子:“学校门口不要拉拉扯扯,快进去吧。”
宋辰舒赶紧听话地走进了校门,夏至则表情平静:“你再不去上班就迟到了。”
“这就走。”老夏马上变脸,对夏至笑了笑。
夏至叹了口气,也走进了学校。
高一一班在A座2楼,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排,这层只有一班和二班两个高一班级,剩下的都是高二的班级。
夏至走进班级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十几个人了,教室还算大,一班人又少,认识的人都凑在一起坐了。
许沐薇一看到夏至进来就招手叫她:“夏至,这儿!”
有人听到夏至的名字,好奇地看了她两眼,夏至顺着几道打量的目光看了回去,最终对上了宋辰舒的视线。后者对她笑了笑,拎着书包坐到了许沐薇身后。
夏至的步子顿了顿,不过还是抱着“算了,管他呢”的想法坐到了许沐薇旁边。
“一班的氛围就是不一样啊。”许沐薇压低声音,凑到夏至耳边小声说。她来的早,刚坐下就注意到有好几个人已经拿出书看了。以前她虽然不是班里几乎雷打不动的第一,但要说努力程度,在班级里她说排第二那绝对没有人敢说自己排第一。即便如此,她依然对班里的现象感到震惊。
“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夏至叹了口气。
“你和宋辰舒很熟吗?”许沐薇偷偷向后瞟了一眼,小声问夏至。
夏至摇摇头:“他这人还挺自来熟的。”
是吗?那怎么没见他对别人这么自来熟?
许沐薇还想说什么,见夏至已经拿出一本笔记来看,就闭上了嘴巴。她从没见过夏至上初中的时候有这样的态度,估计是被这里的气氛影响了吧。
没过一会儿,于老师挎着包走进了教室。要不是夏至记得她的长相,她都要以为这个人与在校门口见到的于老师不是一个人了。
那天见面,于老师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今天站在讲台上的中年教室却一脸严肃,身上带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你们也看到分班表了,今年咱们一班只招了35人。全市的最好的学生都在咱们班,咱们的目标和其他班不一样,你们所有学生都有冲刺顶尖学府的能力,”于老师顿了顿,拿出一张表格,“排名你们自己心里都有数,我再说一遍。这表我会留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