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迟暮龟

44.永王于剑南称帝,召回四方平叛军

小说:

穿越杨玉环,重揽长安月

作者:

迟暮龟

分类:

古典言情

李璘拉了满弓,在混乱的人群中屹立。

举着火把的士兵在他面前跑来跑去,好像划过的流星,像是玄宗的一生。

美丽绚烂,又轰然坠落。

在黑夜中,移动的火把是他瞄准的唯一光源。

他松开了拉着弦的手,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稳稳地插在郭千仞的喉间,温热鲜红的血喷涌而出。

郭千仞似乎还想说什么,但他很快就向后仰去,直挺挺倒在地上,双腿还在抽搐着,瞪大了眼睛看着士兵手中的火光在眼前逐渐模糊。

我上一刻刚成为了大唐的皇帝。

他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

“郭千仞聚众谋反,今已伏诛!”李璘喊道,郭千仞原本的部下见状四散而逃,又被乱刀砍倒。

李璘踩着士兵们的尸体,一步一步地向台阶上走去,他的衣裳下摆扫过台阶上一滩滩血迹。天气已经没有那么炎热,丝丝缕缕凉风和火焰的温度混杂着,李璘觉得这混着血腥味的空气竟如此清新。

他走进玄宗遇害的宫殿。

迈进门的那一瞬间,他有些不敢往左看。

怎么样了?

郭千仞有没有动手,有没有替他杀死自己夺权路上的最大障碍?

他幻想着,那染血的龙袍会告诉他,他胜利了。

李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宫殿半步,他看李璘进来,站在一旁没有作声。

李璘也没有管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脸兄长,只是扭头去看自己的父皇。

如自己所料,他躺在地上已经没了气息。

完全没有一代帝王的骄傲,他走得如此狼狈。

李璬打断了他的思索。

“父皇口述了遗嘱,要你暂且掌管朝廷,等寿王班师回朝。”

他并没有说等寿王班师回朝后又怎么办,并没有说寿王回来后会继承帝位。

按照这句话的意思,似乎继承帝位的是李璘,而寿王则只是为他出征的将士。

李璬知道,李璘来这里的目的,不仅仅是来“救驾”。

他要成为父皇遗嘱中“子承父业”的那个人选,他要的就是父皇的遗嘱。

其他在场的人证,如果不能对他有利,那只会被灭口。

李璬还不能被灭口。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行宫里发生的一切,不能让李璘来书写。

他必须要把发生过的事情传出去,让别人知道这里的真相。

他毕恭毕敬地对自己的皇弟说谎,他看着李璘站在自己父皇的尸体前大逆不道地捧腹大笑。

父亲的尸体还没有完全冷掉,他就要扒掉他身上的龙袍。

这就是皇家的亲情,李璬在心底默默叹了口气,他无声无息地看了一眼地上摔碎的那个瓷碗,还有洒了一小摊的汤。

窗边的壶里还有些汤没喝,说不定已经凉透了吧。

李璘听了这话,嘴角的笑意再也掩藏不住。他在李璬面前来回走了两圈,又抬手拍在他的肩膀上。

“父皇还说什么了?”他的眼中有威胁的意味。

“父皇说,接下来,就要交给你了。”李璬脸不红心不跳的撒着谎。

他知道李璘想问的是帝位的最终归属,但他就是不愿说出那句“由你继位”,就用其他各种话去搪塞他。说完,似乎是怕李璘还不信任自己,又补了一句:“愿随你共复盛唐大业。”

李璘这才满意地看了他一眼,说:“出去,然后告诉大家,先帝的遗言。”

生母位份卑微,那又怎样?

他靠着自己,坐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第三天,李璘登基了。

就在成都的行宫里,他穿上了很合身的龙袍。

可能唯一一个让他推迟两天登基的理由就是龙袍的定制需要时间,否则他恨不得当天晚上就自立为帝。

李璘身着龙袍,端坐在成都行宫那象征皇权的龙椅之上,俯视着下方战战兢兢行礼的群臣。

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是召回李琩,以及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

韦见素提议不要动摇军心,不应该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召回主帅,而是要派人去慰问,稳固平叛的力量。

但是李璘他在意的不是军心。

他要的是民心。

他要李琩回来,要郭子仪和李光弼回来,他要他们认可自己。

他是篡位获得的皇位,他必须要李琩这个“准太子”亲口承认,自己是九五至尊的帝王。

如果他不遵从,那么李琩就是逆贼。

在安史之乱平息后,他们就是异党,是威胁自己权力的源头。

逆贼和异党是要被清算的。

同时,李璘也派人给李琦下令,要李琦来成都见自己一面。

李琦本就是为了牵制李璘,才被派往成都的,如今李璘也是时候清算一下这个占据着江陵地区的兄弟了。

他丝毫不担心李琦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因为玄宗给李璘留下了两个人质——李琦的长子李偿和次子李佩。

他们还在宫殿中软禁着,虽然没有受到牢狱之苦,但是出不了宫门半步。

他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天衣无缝,就派人去宫中,加强李偿和李佩身边的防御。

可是派去的人却回来告诉他——他们逃跑了。

吕諲和裴冕站在李琦面前,手中拿着一封信。

在他们身边的,还有李琦的两个儿子。

他们刚经历了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哪怕吃饭睡觉都在马背上,眼睛周围乌黑一片,头发也乱糟糟的。

他们逃出来了。

在李璘去鲜于叔明府中之前,他已经观测到郭千仞似有反意,又发现李璘四处游说成都的本地官员,已经猜测到不过几天这翻腾的暗潮会掀起巨大的浪花。

鲜于叔明在李璘离开后,就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去江陵,说成都似有动荡之象,并派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救走了李偿和李佩,给了他们两匹骏马,让他们赶紧去江陵去找李琦。

他们和乞丐一样站在府邸门口时,士兵没认出来他们,还差点把他们拦在门外。

李琦知道,这大唐内部,要变天了。

他猜到在李璘行动后,必定会派人来找自己,让自己去表明衷心。

若是去,自己不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